我国古代的“朗读者”

2019-10-21 09:42赖晨
科教新报 2019年24期
关键词:朗读者朱熹古文

赖晨

近些年,央视的《朗读者》节目吸引了众多观众,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其实,我国古代许多文人墨客也是著名的“朗读者”,如韩愈、司马光、朱熹等文人。

唐代韩愈提出了著名的“四到”读书法——手到、眼到、口到、心到。他认为,在翻书的同时,要把阅读、朗读和思考结合起来,只有如此,才能专心致志,提高读书效率。

北宋司马光推崇“诵读法”。他认为,要大声朗读阅读过的文章,一边朗读一边思考其内容要义,如此才会有所收获。

南宋朱熹提倡“熟读精思”的读书方法。他说:“大抵观书先需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朱熹认为,书读得多了,自然熟知;想得透彻了,自然有所得;读得多和读得少有很大的区别,读十遍与读一遍不一样,读百遍和读十遍也肯定不一样;朗读和思考是互相促進的,如果既能熟读,又精于思考,自然就能理解透彻,永远不忘。

明末清初的陆世仪提出了“阶段读书法”。陆世仪把读书的过程分为3个阶段,即诵读(5岁~15岁)、讲贯(15岁~25岁)、涉猎(25岁~35岁)3个阶段。他认为,人在15岁之前,记忆力好而理解能力差,所以要多朗读、背诵经典名著;15岁以后,理解能力渐强而记忆力不如以前,要进行分类研究;25岁以后,要广采博览,有所成就。

清代郑板桥推崇多朗读以探研精义。他说:“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他主张书要多朗读、读熟,追求过目成诵对求学无济于事。多朗读、熟读的目的是能够探究书中的思想观点,把握书中的主旨内容,“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

清代曾国藩提出“看、读、写、作,不可缺一”。他认为朗读古文的时候,“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而朗读文章如坚守所得之地,然后要经常写作,否则就不能学到古人的方法,领会不到古人的思想。

有道是:朗读背诵解千愁。古人提倡用朗读、背诵来学习经典古文,以提升记忆力、培养语感、加深对文意的理解,从而提升创造力,这对今人学习古文很有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朗读者朱熹古文
绿豆发芽(小古文版)
春日
称象
嫦娥奔月
流行语译成古文也有腔调
EnglishReadingTeachingBasedonSchemaTheory
评小说《朗读者》中《奥德赛》的隐喻
一封关于《朗读者》的信
《朗读者》:冰冷的历史沉思与深刻的人性寓言
第二场:品鉴《朗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