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如何提高建筑施工中混凝土强度

2019-10-21 05:42郭亚华
西部论丛 2019年25期
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

郭亚华

摘 要: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让人口密度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为了缓解人口与土地之间存在的必然矛盾,大型的高层建筑开始成为城市建筑的主流。混凝土作为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施工材料,虽然其自身具备着诸多优势,但是面对越来越严格的施工要求,它的作用强度却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与改善。文章从多个方面阐述了加强混凝土强度的方法,希望能借此给相关的施工技术人员提供一些可行性的改革方案。

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强度提高

众所周知,建筑规模越大就对建筑施工的材料要求越高。所以,作为主体结构重要施工材料的混凝土,就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其自身质量。大多数情况下,混凝土的好坏都与它抵御严寒和防止磨损的能力息息相关。因此,若不能有效地加强施工中混凝土的强度就会造成建筑物的快速老化,进而缩短其使用寿命。除此之外,混凝土的质量若无法达到标准,还会给后期的维护和保养带来困难,所以混凝土的强化是当前建筑施工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明确其中的关键。

一、施工中混凝土的比例配比要合理

让混凝土质量得以显著提升的关键就是水灰的配比方案。一般来说,正确且合理的配比都需要精确的实验来得出结论,因为这除了对材料强度和耐受性的规定之外,还要符合施工规定所要求的和易性以及流动性。故此,实验室在设计合理的水灰配比方案时,就需要同时对砂、石和水进行取样,然后在依据这些合格的原材料的基础上,得出优质的配比数据。这里水泥需要在强度、细度和安定性方面做好把控,而砂却除了需要控制细度以外,还要明确它的含水率和含泥量。最后就是上文所提到的石子所需要的标准是含水率、含泥量和针片状的含量多少。当以上这些条件都满足之后,配置出的混凝土才能达到一定强度,也这样才符合最后的验收标准。

二、骨料的保存于与选择

施工前应当加强所有原材料的保存,因为如若骨料发生了变异,那么必然会对混凝土的质量造成一定影响。这也就意味着相关的管理者应当对原材料进场前的质量做好把控,严禁不合格产品流入工地。前期验收合格的建筑原材料应当在进场后及时送检以备用,只有在检验合格之后方能使用。再者,对于骨料的二次污染情况也需要相关人员起到足够的重视,因为在堆放过程中可能会有油污或者水污的现象发生。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堆放过石灰的场地严禁再去放置骨料,管理人员应当提前做好预防,让骨料的质量得到最大的保证。事实上,在砼具有相同的强度时,碎石是会比卵石的外表面更加粗糙的,所以我们说它有比卵石更好的粘结性。而在水和灰的比例一样或者配置比例相同的时候,以碎石为主要原料配比的混凝土就比卵石要强很多。故而,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会使用碎石来配置混凝土,那么混凝土的粗骨粒粒径就要限定在20-40毫米之间。细骨料对施工所需的混凝土强度影响比粗骨料要小,所以混凝土的骨料选择很多时候就都是以细骨料为主。这是因为骨料(砂和石子)在混凝土中所占的比例大都在百分之七十以上,所以骨料的选择在混凝土配置的过程中就显得至关重要。

三、外加剂的添加

加强混凝土强度的方法还包含一种外加剂。外加剂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一种附加材料,因其能借助不同性能的规格,使混凝土适应各种施工需求而闻名于世。举个例子来说,在寒冷的北方如果进行建筑施工,若想要混凝土在浇筑之后可以自然而然的硬化,还要避免冻结。那就需要在混凝土搅拌的同时加入一定量的防冻剂。这样防冻剂添加之后,即使温度是在零下的范围内也不會出现结冰现象,确保了水热化现象在混凝土内部的发生。而施工技术人员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混凝土可以在正常的情况下凝结和硬化,这可以有效地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达到人们预期中的标准。现今,在混凝土的配置中外加剂的使用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因为其种类多样化、使用方便,为建筑施工带来了极大的便捷条件。故此,技术人员对外加剂种类和性能必须要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在施工中更好的改善混凝土的质量强度。

四、设计配合比与施工配合比的换算

在检定过砂和石子的含水率之后,技术人员要把设计的配合比转换成用于施工的配合比。如果配比的过程中出现阴雨天,那么含水率可能就会发生改变。因此,这时候要重新测定好新的水分值,然后再次换算施工配合比。工程管理人员要按时检查好使用的原材料是否与设计所设定的材料参数相符,这就需要原材料的供货单位提供两份样品以供检测和验收。这两份样品一个需送实验室检验,另一份则送至工地,然后收料人员以此为标准进行验货比对。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发现实物与样品不符,那么就应当立刻将此情况向主管领导作出汇报,然后及时按实际原料重新制定新的施工配合比。

五、以机械振捣替代人工振捣

目前,新型的混凝土浇筑过程均以机械振捣替代了人工振捣。因为机械振捣的方式力度更加均匀,这会加强混凝土的密度和强度,同时使土质的和易性增加。机械振捣的方式还能让混凝土在模板里顺畅地流动,进而减少出现气泡与间隙的存在,让其结构更加紧密,使得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得到更大的改善。

六、混凝土的养护原则

混凝土在初凝阶段需要做好相应的养护,因为若没有全面的养护程序,那么混凝土就会在在成型的过程中出现开裂,进而影响到其使用寿命和质量。一般而言,混凝土的养护需要相关人员注意好温度和湿度两个方面即可。这是因为如果温度过低可能会让混凝土的水化过程出现问题,水化受到影响那么混凝土的强度就无法得到保证。再则,湿度也是养护的关键之处,因为在混凝土的水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这热就会带走混凝土中的一部分水分。所以,如果不能保证湿度达到既定标准,那么混凝土必然会出现收缩和干裂的现象。

结束语

总而言之,加强混凝土的强度需要从比例、骨料、外加剂、换算比例、振捣和养护等六个方面进行。由于混凝土的强度决定了施工的质量,所以相关技术人员一定要准确地把握其中的关键,这样才能在让建筑施工顺利的竣工和验收。当然,工程建设中其它方面的因素也一定要考虑进去,但是我们却要一直将安全和质量放在工程的首要位置。

参考文献

[1] 史会春,在建筑施工中提高混凝土强度的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建筑工程.2019:304-305.

[2] 李丽丽,浅析建筑施工中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措施[J].科技创业家.工程技术.2012.12(上):30.

[3] 赖思军, 浅析如何提高建筑施工中混凝土强度[J]. 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 2018(三):172.

猜你喜欢
建筑施工混凝土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提高建筑施工安全
浅谈商品混凝土使用控制技术措施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的运用
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研究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混凝土
浅谈建筑施工协调管理(2)
浅谈建筑施工管理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