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考察:改革开放以来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2019-10-21 05:42常璇
西部论丛 2019年25期
关键词:制度优势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几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认识,并且它们有着共同的特征,即都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都与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紧密相关、都贯穿着以民为本的价值取向、都围绕着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展开、都在逐步拓展和深化,由此也积累了中国共产党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经验。新时代党要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需要在继承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理解;联系实际和实践,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知;拓宽认识视角,形成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全面性、整体性认识;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关键词: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本质;制度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党在推进伟大事业的实践中不断拓展和深化着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知,几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先后对其进行了深刻阐述,学术界也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的研究呈现出以下两大特点:一是对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论述的分别研究较多,而将它们联系起来进行的研究欠缺;二是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历史演进、科学内涵、重要意义等方面,而对其蕴含的规律、遵循的逻辑、呈现的特征、引发的启迪等方面进行的研究相对欠缺。

本文试图在全面回顾和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历次重要认识的基础上,从遵循逻辑、价值取向、主要线索等方面归纳出其呈现出来的基本特征,进而提出关于新时代党如何深化相关认识的思考,以期为有关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一、回顾与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历史演进

(一)邓小平:首次阐述社会主义的本质

在党的历史上,是邓小平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一范畴,并对其本质进行系统阐述。

1980年5月,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1]313,但如果不能科学理解、不能采取正确政策、不能搞好,就无法体现其本质。由此他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

1985年8月,一部分人质疑“改革会使中国放弃社会主义”[2]134,对此,邓小平指出,改革是“活了社会主义”[2]135,并没有伤害其本质。在此,邓小平第二次提及到“社会主义本质”的范畴。时隔一周后,他又谈到,关于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过去我们没能“完全搞清楚”[2]137。因而,此后他继续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进行着探索。

1990年12月,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2]364,这是体现其本质的一个东西。在此,他把共同富裕看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在其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373在此,他完整阐述了其本质,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手段和目的、过程和结果等有机结合了起来。

(二)江泽民:进一步论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对其本质的认识。2001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指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3]294 。在此之前,他曾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4]由此,江泽民把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结合了起来,从最终目标的角度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本质论。

(三)胡锦涛:深刻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在邓小平、江泽民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论述的基础上,胡锦涛注重更加紧密地结合中国实际,进一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2006年10月,胡锦涛在十六届六中全会的相关决定中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5]这一新论断。由此,胡锦涛从社会主義的应然状态即它应该是和谐发展的这一角度深刻论述了中特的本质属性,从而进一步深化了认识。

(四)习近平:创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前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基础上,继续探索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

早在2014年2月,在强调我国人民民主与西方宪政的本质区别时,习近平就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特“最本质的特征”[6]21。在此,他作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论断。

2014年9月起,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十八届四中全会、纪念建军90周年大会等多个场合,习近平又先后指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好人民政协工作、全面依法治国、强军兴军等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从多个具体的角度进一步强调了他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

2017年10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制度的最大优势”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7]19。在此,他从整个中特事业发展全局的总体战略高度再次重申了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从充分彰显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即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这一角度深刻论述了中特最本质的特征,成为又一重大理论创新。

二、比较与归纳:改革开放以来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基本特征

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必须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即通过比较,既对它们分别进行个性考察,更对它们整体进行共性探究。归纳出共性特征,也就是总结出改革开放以来党在认识社会主义本质过程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

(一)都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不论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如何发展、如何创新,它们始终都没有背离或丢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正如习近平所说,科社“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8]22。具体来讲,邓小平的认识体现了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不断发展生产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以及消灭剥削两大基本原则,江泽民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体现了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高度发展,逐步向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过渡的基本原则,胡锦涛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体现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等基本原则,习近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体现了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的基本原则。

另一方面,基于比较视阈,形成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整体性认识。社会就是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体,因此有必要加深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整体性认识,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立足比较视阈,通过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来形成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整体性认识,因为二者是当今人类社会并存的两大社会形态,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并且并存和斗争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将持续。此外,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这也要求中国共产党用世界眼光来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

(四)归宿: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中国共产党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绝不能就事论事,而必须把最终落脚点放到实践中,使人们在全面、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过程中进一步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特别是“四个自信”,从而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一方面,在理论上要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把能够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东西提炼出来。另一方面,在实践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来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使人民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论述的,如果没有扎扎实实的发展成果以及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那么空谈理想信念、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都是行不通的。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 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 江泽民.紧紧抓住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利时机 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社會全面进步[N].人民日报,1997-05-27(01).

[5]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9(01).

[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7]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8] 习近平谈治国治理[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9]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0] 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作者简介:常璇(1993-),女,山西运城人,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制度优势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因改革开放而生 因改革开放而兴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认清制度优势 坚定制度自信
陕甘宁边区县政制度的设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