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正贵
摘 要:本文总结了幼儿园有效开展自主游戏的策略:一是给幼儿选择游戏的权利;二是幼儿参与自主游戏环境创设;三是加强教师对自主游戏的指导。
关键词:幼儿园;自主游戏;策略
幼儿常常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游戏为幼儿学习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氛围,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学习场域,对于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强调了自主游戏在幼儿学习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即满足了幼儿的兴趣与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了幼儿的学习自主性,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使幼儿可以创造性地开展游戏活动。本文仅结合教学实践总结有效开展自主游戏的策略,以期促进自主游戏的健康发展。
一、给幼儿选择游戏的权利
“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这是《指南》所着重强调的。虽然传统的幼儿园游戏化课程进行了大量的生活化、游戏化的探索,但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在游戏内容的选择、游戏主题的确定等方面存在“高度管控”的现象,幼儿鲜有自主选择的机会,结果游戏活动的质量与效果并未达成预期的设想。根据这一现实情况,在自主游戏的时间里,我们允许孩子们从自身的生活实际出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游戏主题,从而使游戏活动更富有创意,更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游戏积极性与主动性。
如有的孩子家里是开超市的,自主游戏时他会主动邀请小伙伴一起玩“开超市”的游戏,有的扮演收银员,有的则扮演顾客,幼儿间的互动非常频繁,如“请问,这块橡皮多少钱?”“一元。”“这个棒棒糖是什么味的?”“今天促销,大家可以多买一些。”“欢迎下次再来。”孩子们非常投入,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来。这样的游戏是对幼儿眼中生活的再现,有效提升了他们的已有经验。当然,我们还可以用谈话、视频等形式激活幼儿的已有生活视象,引导幼儿将熟悉的、真实的生活内容搬进游戏,从而通过大量的“假装”类游戏学习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了解周围的世界。给幼儿选择游戏内容、主题的權利,将会使游戏变成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并促使他们长时间专注于游戏。
二、幼儿参与自主游戏环境创设
在游戏环境创设方面,教师常常亲力亲为,却不给幼儿参与的机会。因此常常发生费时、费力创设的“高大上”的游戏环境,却无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尤其是形成文字的游戏规则对幼儿游戏来说缺乏实用价值,无法充分发挥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首先“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而环境的创设过程亦是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在自主游戏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邀请孩子们参与进来,通过师幼互动,运用孩子们的作品来创设环境,将会使环境更富有童真童趣,更使孩子们关注环境,从而使幼儿与环境进行充分地互动。如娃娃家游戏时间到了,孩子们来到房间,发现床、娃娃、桌椅柜子等玩具,反复使用这些材料孩子们会感到厌倦。于是师幼就可以共同讨论:接下来的游戏应该把房间设计成什么样?在小房间里玩些什么?有些玩具还可以怎么制作?用什么来代替一些材料?需要教师提供什么?等等。在幼儿参与游戏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还要为孩子们提供大量的动手操作的机会,此时孩子们会用几块不同形状的积木来代替原来高结构的桌椅板凳,但这些成年人往往想不到。在幼儿参与环境创设时,教师要给他们充足的时间与空间,鼓励他们进行独立思考,与小伙伴进行分享、交流,当他们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时,教师会为他们提供帮助,从而使他们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
三、加强教师对自主游戏的指导
有效开展自主游戏,推动幼儿深度学习,必须加强教师指导,而教师的游戏指导要植根于观察。通过有效的观察教师可以了解幼儿的游戏水平、兴趣爱好、发现存在的问题,接下来通过专业分析制定促进幼儿发展的指导方案,并为幼儿游戏提供恰当的支持与帮助。
在自主游戏中,教师努力转变角色,使自己成为一名称职的观察者,观察幼儿游戏时的具体游戏行为、他们的想法、游戏时所使用的技能、使用了哪些材料、有没有与小伙伴合作的愿望,等等。在自主游戏中,教师还是一个保护者,即需要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安全的游戏环境,认真观察幼儿游戏过程,发现安全隐患立即付诸行动消除不安全因素;教师还是幼儿自主游戏的合作伙伴,特别是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讲,教师可以和孩子们一起游戏,通过角色示范引导孩子们模仿,给他们及时的回应,促进游戏的顺利进行。
幼儿园自主游戏给了幼儿自主选择、自主探究的机会,他们拥有大量的时间与空间在自然状态下借助游戏的方式学习并获得发展。对于自主游戏的实践与探索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结合自主游戏组织与实施的具体情况展开探讨,以期为教育同仁开展自主游戏,构建游戏化课程提供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 熊新洁.让游戏点亮孩子的童年——主题背景下幼儿自主游戏的开展J:.课程教育研究,2017(35):28.
[2] 陆玲.我的游戏我做主——浅谈幼儿园自主游戏的开展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