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改革问题探讨

2019-10-21 05:40吴亮莹
锦绣·中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问题探讨国际贸易课程改革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成为各高职院校的必修课程,其目标是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术的应用能力。国际贸易学科种类繁杂,涉及范围广泛,导致在教学问题上面临着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兴致不高等现象,影响课程的有序进展,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改革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国际贸易;课程改革;问题探讨

前言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这也就意味着企业对于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加大,对人才的筛选也更加的严格。要求学生在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上还需要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既要精通一定的外语、国际商务等知识,还要熟练掌握贸易业务、知晓单证处理技能等。但目前高校对国际贸易这门学科的教学改革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严重影响了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水平。鉴于此,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改革问题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院校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滞后于实践

国际贸易即时性较强的特点,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专业性用语等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但教材的编写是依照当时对外贸易的发展形势、发展现状进行编写,观点、理论知识等都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教材的滞后性导致学生不能够及时有效的掌握有关国际贸易的最新动态[1]。国际贸易是一门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在学生对实践技能进行学习与掌握的同时没有理论知识的完善和跟进,会导致学生不能够及时的将知识有效吸收。此外,具体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为基础,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学时要对教材进行严格的挑选,根据本校的教学方式和学生能力选择即时且适合的教材,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活动相同步。

(二)“双师型”教师短缺

本文对“双师型”教师的定义为教师在具备理论知识、进行理论知识课堂教学的同时还需要具备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在进行授课时,普遍教学模式为教师传授,学生听讲为主,部分教师虽拥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却缺乏实践能力。因为国际贸易课程其本身的特殊性,它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更高的标准,所以需要老师在进行理论授课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做到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的有机结合,达到学生能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对具体的实际操作进行有效的灵活运用。“双师型”教师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国际贸易课程的特殊性对“双师型”教师有着很大的需求。

(三)缺乏实训平台与实习基地

高职院校对于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实用型人才,这就要求了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教学方式要和普通院校有所区别[2]。目前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实训发展空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学方式仍就以教师传授为主,学生完成课程听讲,学生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同时缺乏了实际操作的能力,对课程的掌握存在一定的缺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是否有效吸收的最佳证明。目前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实训平台、实习基地建设有限,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有一定的影响。学生对于实务课程的兴趣较大,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践证明,会极大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养成,所以高职院校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实训平台和实习基地,扩大其发展空间。

二、高职院校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改革的完善建议

(一)选择合适的教材

对于教材的选择要具有即时性,学校要根据最新的国际贸易发展动态进行教材的严格筛选,及时掌握国际贸易的发展变化以及国家对待国际贸易的相关方针、措施的施行。教师要随时掌握国际贸易相关知识的最新动态,在传授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跟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变化,及时有效的传授给学生并进行案例分析讲解。此外,学校要根据国际贸易社会发展的动态进行教辅资料的收集整理,实现学生对于国际贸易的有效跟进。在进行具体实践中学生可以根据掌握的课程内容,对实践进行有效的灵活运用,增强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二)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

教师是学校开展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成员,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引导学生在所学专业的研究学习方向。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成果有一部分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对待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等,这就要求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需要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组成,“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对培养学生成为技术型和应用型的人才有重要作用。教师在进行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要组织实践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与学生共同探讨课程实践中所出现的问题并给予解决,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3]。

(三)完善实训室与实习基地的建设

在教学环节中,实践教学课程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培养出优秀的技术型人才,学校要完善实训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逐渐的加强和完善教学基础设施,使学生在实训平台中感受工厂、进出口商等不同角度的体验,深刻体会不同角度工作的处理流程和其工作之间的关联。完善实训平台与实习基地的建设,尽可能多的给予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机会,加大学校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力度,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教学从而让学生加深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學生对课堂知识的接受能力。枯燥的理论知识课堂以生动的具体实践向学生进行传授,加深学生对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操作能力和提高解决问题水平。

结论

高职院校对于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要和普通高校有所区别,通过教学课程的改革,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应对国际发展的变化,在丰富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积极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课程实践的参与度。高职院校国际贸易课程改革刻不容缓,教学手段、师资力量等需要很好的相结合,发挥其最大的优势。通过先进的教学设备以及教学模式,形成良好的校园学习环境,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技术型、实用型人才,使其在自己的行业领域发光发热,实现其自身最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舒红,赵东明,高职院校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J].山西青年,2016(8).

[2]董清霞.探究高职院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教学改革[J].今日财富,2019(7).

[3]徐丹丹.高职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5(25):151-152.

作者简介:

吴亮莹(1988.11),女,汉族,籍贯:广西北海,职称:中级经济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猜你喜欢
问题探讨国际贸易课程改革
商务书屋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年底前我国将实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全国口岸全覆盖
Y/d11联接组别变压器高压侧AC相接反问题探讨
传统中国画色彩的当代审美问题探讨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