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青
发展蚕桑,是新形势下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最终目的是要让蚕桑产业脱颖而出,以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值。本文总结分析了古城镇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并提出了几点发展对策。
古城镇自2004年起发展蚕桑产业已有1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市场经济和市场价格起落影响,种植面积不断增减变化。蚕桑产业具有生产成本低、周期短、收益快的特点,是“短平快”产业。在全县聚力脱贫攻坚之际,为全面解决好脱贫攻坚过程中农户产业覆盖促进增收的问题,我镇将蚕桑产业定为着重培植发展的特色产业之一,采取“党支部+企业+农户”的模式,发挥产业精准扶贫增强农户“造血”功能。蚕桑产业成为切实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农户有稳定的产业增收途径之一。
1、镇沅县古城镇蚕桑产业发展现状
根据古城镇气候条件限制和烤烟产业分布特点,蚕桑产业主要分布于中低海拔地区的古城村、桂海村、河西村、建民村、京联村和新建6村,现有养殖农户280多户。2014年桑园面积曾达到4000余亩,而截止目前全镇现有桑园面积只达2200多亩,通过技术指导,用嫁接的方法将低产桑树品种改造成良桑品种,从而保证桑叶质量和数量,现有桑园中1200多亩已经嫁接完成。我镇桑树嫁接生长较好品种主要有:农桑、女桑、云桑1号、云桑2号。
蚕的饲养方面,利用小蚕共育既有利于消毒防病,控制蚕病的发生,又有利于省叶、省工、省力,实现降本增收的目的[3-4],在1-3龄蚕饲养方面,通过建设小蚕共育室大大提高养蚕成功率。在大蚕的饲养方面,我镇通过指导鼓励农户建养殖大棚,改变老式的蚕架蚕簸养蚕方式为大棚养殖,不仅为成蚕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也方便了农户桑叶的投喂等饲养过程操作和环境的消毒处理。2018年政府协调蚕桑贴息贷款发放107户,每户30000元,连续贴息3年。支持新养殖户建盖蚕房和发展种植面积,户均不低于6亩。现全镇共有养殖大棚135间,小蚕共育室36间,为提高蚕桑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根据我镇气候条件,部分村全年养蚕从之前的春、夏、秋、晚秋4批次增加了晚晚秋蚕的养殖发展为5批次,不断为农户创增收。2018年全镇共养殖1967张,鲜茧产量达69.18吨,均价达49.02元,产值达339.14万余元。其中,建档立卡户63户。近年企业收购价有所提高,进一步增强桑农的积极性,养殖农户也将不断增多。
2、镇沅县古城镇蚕桑产业发展对策
要想蚕桑产业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桑农共同努力,仅依靠某一方力量都不能很好的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①政府层面:一是加强宣传,强化产业意识。加大宣传力度,让养蚕致富的理念深入人心,让更多的老百姓加入到养蚕的事业中来。二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为桑农提供有力保障。加大政府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积极帮助协调小额贴息贷款,减轻蚕桑户负担,激发养殖热情。三是人オ引进、提高综合软实カ。建立技术培训机制,完善体系,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培训一大批农民技术员,大カ提高蚕桑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技术素养。四是休闲观光,打造蚕桑新亮点。结合乡村旅游和农家乐的同步发展,为蚕业发展赋予新的内容。
②公司层面:一是科技兴蚕,提质增效。加强科技兴蚕,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品种、新方法,技术服务人员做到下地能修剪,上门会指导,切实提升科技兴蚕效应。二是适当让利,激发蚕农养蚕热情。实行保护价收购、二次返利、加大让利幅度,使蚕农和企业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达到双局面,激发蚕桑户的种植热情推动蚕柔产业的稳定发展,让蚕农也能享受到产业发展成果。三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多级开发示范和推广。重点在桑树生长间套种地膜洋芋、蔬菜等矮杆作物;在桑材生长期进行桑园养殖;利用桑枝栽培食用菌,有效拓宽蚕业发展领域,提升蚕业整体效益。四是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发展生态循环经济。坚持多元化发展思路,把蚕系副产物作为生物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大カ发展桑园、桑、蚕、蛹、蛾、茧、丝循环经济、进行多道、多层次的开发利用,形成多用途系列蚕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从而使单一的养蚕缫丝向多元化开发转型,提高蚕桑资源的综合经济效益。
③桑农方面:合理布局种植地块,做好桑园深耕翻挖、施肥、除草、伐条和嫁接,认真学习好种蚕养桑的各个环节技术,不断提高种养殖水平,并不断探索桑园“三高”(三高,指桑叶产量高、蚕茧质量高、养蚕效益高)的措施,不断增加收入。努力成为致富带头人,带领本组本村农户共同致富。
蚕桑产业对我镇经济的促进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其发展潜力仍十分巨大。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挑战,蚕桑产业的作用将更加凸显。我镇应结合蚕桑产业发展的现状,掌握市场发展的动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产业的发展,不断促进蚕桑业的發展,使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作者单位:666502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古城镇农业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