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源
摘 要:儒道释三家的思想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但是在最终的目标上,都包含着“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因此对于审美的研究,可以将这三家进行对比,通过把人作为世界运行的中心的原则,给予人足够的重视。儒家认为人的秩序和伦理是个体人格修炼的主要方向,道家认为人道体现着天的运行法则,禅宗认为人心经过一定的修炼和升华之后才能够成为佛心,本文将从这三家的思想入手,对中国传统美学展开讨论,以期待从古代的审美角度入手为现代审美带来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儒家 道家 禅学 美学审美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9)10-0292-02
一、前言
我国的审美历史源远流长,在传统艺术中,中国的美学思想形成并发展于封建社会,我国君主专制的封建社会对于美学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种作用既是积极的,同时也是消极的。在漫长的君主政权的发展历史中,中国发展处了三种主要的美学研究方向,分别是儒、道、释,他们对于人生的探讨一开始是出于对自然和人类的和谐发展,宗教的特性并不突出,使得中国的思想史能够与西方的哲学区分开来。本文将从这三家的思想进行详细的讨论,并结合他们的发展历史对中国古代的审美进行简要概述,以达到博古通今、以史为鉴的效果,推动现代审美体系的发展。
二、儒家审美简析
儒家作为三家之首,对自然的人化研究思想得到了统治阶级的认同,如果人的发展没有从宏观的宇宙层面进行研究,将情感倾注在世间万物,使万物皆有情,达到一种博爱的境界,那么就有可能对个体的发展造成一种思想的狭隘和局限。儒家的开山鼻祖,同时也是最具代表性人物当属孔子,孔子的思想概念应当概括为几个关键的词汇:“克己复礼”、“天人合一”以及“博爱”,这些词的共性在于将人的思想和行为遮蔽在天的限制下,人不可以超越天的限制,逆天而行。
展开来说,“克己复礼”的后半句是“为仁”,即人的考虑要周到周全,处于仁爱之心,不能对各事各物产生过分苛刻的要求,要从礼的层面讲究为人的仁心,要严格对待自己的行为,及时限制自己对礼节的僭越,只有从个人层面严格要求,才能够使社会充满礼的秩序。第二个方面是对“天命”的要求,人是承载着天的运行法则诞生的,因此小到个人,大到社会甚至宇宙,都需要将人的行为和生活范畴与天进行和谐共处的处理,所以在一些宫殿的建筑中,常常会出现儒家指导的这种天人思想,宫殿的建筑会利用动物甚至植物的雕像刻画进行装饰,甚至会对这些生物寄予人的情感,祈求人和上天之间相处的和谐。儒家对“博爱”的情感表达不局限在人与人之间,而是宏观到世间万物,也就是说人不只是要对自己和周围人采取博爱包容的态度,还要对泛存在世间的一切采取一种“万物皆备于我”的态度,这是这种平和的思想,使得各朝的的统治者对民众的教育都普遍地偏向“怡情养性”的方向进行引导,社会的社会的政治和父权的体制因此得到了一种无形的思想加固,中国的美学思想体现出一种对世间万物的悲悯情怀和人文关怀倾向[1]。
三、道家审美简析
道家虽然不如儒家思想一样受到正统思想的极力推崇,但是却对士大夫等知识分子的思想情怀起到一种充盈作用,道家对儒家的中和思想起到了一种平和不过分的补充作用,使得研究道家学说的知识分子能够超脱现实世界,产生追求理想的进取之心。老子在道家中的地位等同于孔子,他所建立的思想对整个道家的体系起到了奠基的作用,最受大众熟知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强调了万物的起源不是“天”,而是一种凌驾在万物和人类社会秩序上的“道”,“道”不是人类可以指定和改变的,而是一种思想的最高境界。
没有“道”,就没有万物的派生和发展,因此想要获得理想的美,就需要从自然的追求出发,从“有无相生”的角度出发,对周而复始的万物采取一种淡泊的心性,对真实的世界虽然密切关注,但是却并不夹杂过多的主观情绪。通过这种内心的宁静和虚无,庄子教导道教的受众排除自己的内心欲念和主观的控制情绪,更能够从一种较为平静和安宁的情绪下感悟世间的万物,获取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脱的心态。后人对道教的补充使得道学的内涵更加充实,越来越多的学者将道家的美学研究作为自己看待世界和人生的指导性意见,产生了一种积极的避世嫌疑,例如后世的魏晋时期,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家都对审美的心胸进行了拓展,没有绝对自由的灵魂,难以对理想的世界进行不同凡人的描绘,在这种美学的影响下,唐代的青绿山水画和文人水墨画在布局和意境上更加深远虚渺,观者可以从这些作品中体会到创作者对待世间万物的虚静心胸。
四、禅宗审美简析
禅宗并不属于我国的本土思想,但是确将我国的美学研究从艺术的角度推至思想的巅峰,佛教的发源国是印度,印度与我国在地质条件和历史演变过程中存在着众多的相似点,因此我国对于佛教思想的引入阻力较小,这也为后期佛教在中国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因素。刘祖慧曾经说过:“世人性本净,万法在自性”,因此清净自己的心性、获取到人生的哲思是對先天性格的回归。
佛教在中国进行本土化的改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将意识形态进行改造,有些佛教的宗义过分神秘化,从而造成了受众获取信息的困难,一种思想如果需要传播在更多的人群中,就需要简化思想内涵,进行生活化和民俗化的改造,因此中国的禅宗将佛教的讲义和精神要求进行了极大的削弱,有些专家学者认为禅宗的意义在于将生命和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进行了量化的论述,将儒家模糊高远的处世规则以及道家逍遥待世的人生信念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割裂,使得禅宗能够在民众之间产生一定的精神感染。二是禅宗追求的不是像儒家一样一味倡导和平,或者像道家一样超脱俗世尘嚣,而是向往着二者的结合,即人如何才能够将心性和佛性进行统一,使得众生在获得尘世的“修炼”之后,可以体会到属于各人的生命感悟,这也是包含佛祖的一些神话传说中为什么会有下凡修炼,最终得道成仙的情结所在。它将神话中的佛祖作为了宇宙之间最高的统领,将它实体化、具象化,因此为大多数相信禅宗的信众指出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选择,也就是说人的层次是可以修炼的,并且是可以通过生命的体验来升华的,这种能够看到成就的信仰能够对受众产生积极的影响,信众们通过自己的行为来践行禅宗中对于真善美的定义,使得众生平等且能够互相包容成就[2]。
五、古代审美概论
1.儒道释的审美共性
儒道释三家的审美共性都是为了人和上天能够互相映照,它们的思想都没有把人作为世界地配合者,而是给予了足够的尊重和自由。人在世界中的活动无论优劣好坏都富有自己的个人特性,而普世的道德标准促使大众学习领悟到前进的方向,并对受众产生了一定的到的牵引,促使大众能够在人的交际方面学会博爱和秩序,稳定社会的运营;在个人的精神世界之中倡导畅想和自由;在对自己的前进方向之中进行力量的感染。在此期间,儒道释能够将人心和宇宙联系在一起,保证了人心审美的开拓性和大局观,使得万物有情,主体个体都能够交相呼应,在属于自己的轨迹和位置进行成长。儒道释另一个共同点是将人心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人和人之间不仅有着必然的联系,而且能够彼此之间互相成就、互相关联,如果人心之间彼此淡漠,那么历史的作品中就会难以出现对情感的表达和对人心的感悟,各种作品的审美中没有丰富的情感表达,悲悯民生的佳作也就不会经久不衰。正是由于儒道释三家思想中对人心的关怀和对人民的指引,才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受到人民的欢迎,帮助中国艺术树立起属于自己的东方符号。
2.儒道释对现代审美的影响
任何历史性的研究都是为了能够对当下的社会的历史热点提供指导性的意见,对儒道释三家的研究也不例外。在思想的社会功能方面,儒道释三家对大众进行了一种关于人性光辉的浸染,即人民群体对包含人性情感的作品都具有很强的鉴赏性,从古到今可以看出,凡是能够得到人们代代相传、经久不衰的作品,都是具有真情实感的作品。这带给当代审美建设的启示是:无论社会发展的脚步多么迅速,人们都需要从作品的内容入手,任何的技术虽然能够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但是精神的内核才是一部作品的中心内核。二是,儒道释三家的审美心胸能够将大众带领到较高的层面,尤其是对知识分子而言,儒道释三家的思想高度已经触及到了人生观、价值观等较高的层次上,因此伴随着快节奏生活的到来,人民可能会疲于奔波,没有时间进行有成效的反思,但是人生的美学仍然需要较为成熟和宏大的思想进行指导[3]。因此想要获得适应社会的思想体系,就需要在整体的思想布局上,帮助受众们寻找到对万物的关照,树立起一定的审美批评和审美标准。
六、总结
总的来说,儒道释虽然在学科性的理解中存在着诸多的差异,但是确是构成中国传统美学体系的骨架内容,没有具有一定高度的思想作为支撑,中国思想领域中的审美就无法做到既能深入人心,又能高越苍穹的境界。本文采用總分总的行文方式,通过简短的前言总结和对三家思想的分开论述,将三家的共同性进行了粗略地分析,并结合当下的生活节奏和受众特点,给出一些建议,以期待能够推动中国审美结构在当代的继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初娇娇. 儒道释文化的时间观与唐代诗歌美学[D].黑龙江大学,2017.
[2]胡健.中国古代美学中的儒道释[J].美与时代(下),2015(04):52-53.
[3]韩鹏.浅析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性——儒道释美学思想比较[J].美与时代(下),2014(12):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