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脾气留给最爱的人

2019-10-21 06:08郭冬仙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缺点亲人亲情

郭冬仙

有个女孩儿在羽毛球馆看人打球,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两对夫妻混合双打,理所当然地应该是两位先生各自搭配自己的太太。怪的是,夫妻“同一边”打球,经常是丈夫指责妻子,妻子指责丈夫,两人互相埋怨,气得无法打下去。

于是,女孩儿走过去,建议他们“换搭档”,即各自的太太换到对方那边去,充当“敌人”继续打球。

这么调换之后,两边“杀”得兴高采烈,满场飞腾,却无一点儿埋怨之声。

其实,人们总是习惯于对自己身边的亲人过分苛刻,却把宽容和客套留给了外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老板毕恭毕敬,对同事和蔼可亲,对陌生人也能保持基本的礼貌,但是一到家里,对亲人却动不动就发脾气。

一位知名艺人,公众面前温文尔雅,热情开朗,却自曝内情说曾因父亲早年不支持他的选择,竟有十多年很少理会父亲。还有一位为人师表、宽容随和的女教师,居然对自己女儿的丁点儿过失大发脾气。家人之间应该互相理解、更加通融才对啊,怎么反而更加苛刻,不能包容?这到底是为什么?细细琢磨,其实并不难理解。

首先,亲人之间事务纠结太杂。和亲人相处时间长,共同经历的事情也就多了。平常看来一些鸡毛蒜皮不起眼的小事,在日积月累的基础上,再出现一件新事,必然难免借题发挥,大发雷霆。表面看来,好像只是一件小事,实际上却是在算总账。

其次,由于情感纠葛太深。人们常说,亲情、友情和爱情,样样难以割舍。这种情感往往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了,可以给予支持,得到温暖;用得歪了,就成了控制和强迫对方的起源。因为有了情感的纠缠,我们就难以做到客观,分析判断往往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容易放大亲人身上的缺点,甚至对于别人看来不是缺点的地方,也进行夸大。

再次,目标期望太高。正如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所认为,人们心中都期望得到积极关注,希望得到关照、理解、支持、欣赏和鼓励;然而现实世界只有先付出才能有回报。对外是有原则的,然而,面对自己的亲人就不一样了。人们认为亲人之间应该亲密无间,无所不能,因此常常对于亲人有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希望越大,失落越重。一旦得不到,就特别失望,所以就有反常举动。比如,前述那位艺人,觉得本身在外闯荡就不容易,亲人不支持反而指责,就特别生气,以致反目。

最后,太过虚荣。人们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愿望,但由于种种原因,难以志得意满,于是就期待自己的亲人能出人头地,以满足自己的虚荣。通常情况下,在与周围人的比较中,容易看到罩在别人身上的光环,而面对朝夕相处的亲人,反倒会看到更多缺点,从而拿别人的优点和亲人的缺点相比较。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周国平说得好:对亲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对亲近的人不发脾气,是一种教养。

亲人之间有着太多的要求,太多的挑剔,稍不顺意,就会大发雷霆。家人之间血脉相连,无论如何发脾气,他们都会宽谅,所以我们越发肆无忌惮。老话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面对家人日复一日的支持与帮助,我们要心怀感恩之心。想想父母这么多年的不容易,想想是谁辛苦养育你长大,心头再大的火气也不能乱发脾气,有话好好说,父母、亲人哪有不尊重你的道理。和亲人之间相处,是每个人的必修课。懂得感恩,学会感恩,一个人才能收住自己的脾气。

既然如此,为了亲人之间也能和谐相处,我们当努力克服亲情的局限性,改善与亲人的关系,不再苛刻,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尊重家人的自主权。亲人之间人格平等,每个人都是独立自主的,都有独立解决和处理问题的权利。给了亲人自由,就给了他们成长的机会,他们就会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承受问题可能带来的后果。否则,指责总是伴随着更多逆反。

2.分析问题尽量客观。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出现了不如意,不能总是先入为主,应该客观分析,找出问题的真正症结。即便着急,也得考虑对方的承受能力,尽量宽容,忍耐,等待对方真正明白。

3.善于欣赏亲人。人人都有自尊心,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鼓励,尤其希望得到亲人的认同,只有这样,他們才有勇气去面对过失,面对未来。在相互认同的过程当中,亲情也会更加浓厚。

猜你喜欢
缺点亲人亲情
永不凋零的亲情
你是我的亲人
亲人
亲人(连载二)
写自己的亲人
跟踪导练(五)2
伪亲情何以大行其道
清明话亲情
缺点背后的阳光
亲情互动 潜移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