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木雁
我真的下楼找月亮了,为了找月亮而找月亮,哪怕这是个没有月亮的晚上。
晚风,一如既往地从指间漏过。我懒得抬头,因为是沉沉的夜空。只是隐隐觉得,有只明眸正隔着云层在天空的某一角,望着这个城市,或是恰巧瞥到我。
那是故乡的眼睛吗?那是逝者的眺望吗?那是梦的影子吗……我不知道。因为她在云后头。
我没再走,“月下”的人来去匆匆。
“妈,今晚这里没月亮呢,你们还好吗?”校园里,一个黑衣服的女生打着电话与我擦肩而去。她抬头看了我一眼,我已听不清她又说了些什么,也许是关切吧。
骑车的人带起一阵小风,我稍稍回神,继续向前走。宿舍楼的灯还整齐地亮着,像一个个小小的月亮,照耀着自己小小的天地。灯下的人啊,你可曾牵挂过消失的月?远远的家?
“月是故乡明”应该是对的吧,在我的记忆里,总觉得家乡的每一个晚上都有月亮。虽阴晴圆缺,也喜怒无常,但永远守着一方天空。每每抬头,她总会与我凝然对视,仿佛虫鸣声声的夜里,只为这个村庄而明亮,或者,只属于我的皎洁的月光?虽有点自私,但确有其感。
杭城繁华得不可思议,车水马龙,光影交织。今夜,多少人在写字楼里挑灯加班?多少人在饭店里推杯换盏?又有多少人会像我一样,在“月下”驻足?黑暗的夜空不是曾经的纯净,有晕迷的灯光,浅浅地亮着。我没有多少情思,也没有什么遐想,因为无月的夜里,没有传说,没有狂妄,它不欢迎天马行空的幻想、不着边际的游丝。
我听见车鸣、人语,我看见彩灯、闹市,我遥想月亮、故乡、远方、宁静,甚至潇洒与欢脱……但没有月光的晚上,毫无情调。我似乎舔尝到了怅然。月光会留下神秘的面纱,可灯火只会给人无端的寂寞、繁华的空洞。我仅是想看看月亮。她是否能看见我?怕是云雾太重了吧?!不比故乡。
我多想看到一片月光,看到月光透过柳叶流淌而过的静美;我多想看一带溪水潺潺,吟咏一阕《江城子》,沉醉在夜的怀里;我多想舀一碗弥足珍贵的月光,洒在枕边,闻着月色香甜,酣然入眠。我多想静静地望着月亮,只是望着,守着一方静谧夜空,一个能照亮一方夜空的星球,一盏柔和地闪在夜里的小灯,不打扰任何人,独自美丽,不多言语……可我感觉上次的赏月已成过往,记忆里的一点光。
虽然谈不上“低头思故乡”的苦闷,却也够我难受一阵子了。人们各忙着自己的事,我只好匆匆回头,穿过街道,不愿再抬头。
——因为灯光过于变幻,“天空朦胧,连黑也不纯粹了”。
但我终究喜欢夜,有月的夜,漫天的星光下燃烧着黎明的渴望!
写作贵在真情可感,贵在文字里住有一个鲜活的灵魂。李白平生作诗千余首,竟是“七分酿成了月光”,月的咏叹里就藏着一个狂放、自在、多情的诗仙。小作者写“月亮”,文字干净,用词准确,行文连贯,读着恰似漫溯的溪泉淙淙,泠泠作响。对月遐想亦不落俗套,思忖生活,洞察周遭,呼唤自然美好,文思綿长而深邃。最喜文末那句 “但我终究喜欢夜,有月的夜,漫天的星光下燃烧着黎明的渴望!”那是一个欢脱的灵魂在吟唱心灵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