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娟
(昆山市葛江中学 215300)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乔治·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启发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要善于联想——你以前见过它吗?你是否知道与此有关的问题?你是否知道一个可能用得上的定理?这里有一个与你现在的问题有联系且早已解决的问题,你能不能利用它?你能利用它的结果吗?你能利用它的方法吗?…[1]以上启发,其实质是:“看到问题,唤醒知识;解决问题,类比应用”.用数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形式,就是数学思维,笔者以专题“轴对称视角下线段和的最小值问题”的课堂教学为例,说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通过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驱动学生围绕主题开展数学活动,进行层次性的探索,最终解决问题,发展数学思维.
在研究轴对称视角下线段和的最小值问题时,通过创设简单真实、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问题情境,唤醒最值的有关知识.
情境1如图1,从甲地到乙地有3条路,走哪条路相对近一些?并说明理由.
图1
情境2如图2,污水处理厂要从A处把处理过的水引入排水沟PQ,应如何铺设排水管道,才能使用料最省?试画出铺设管道的路线?并说明理由.
图2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生活情境,唤醒相关的数学基本事实,点亮学生思维的火花,为后续探索提供理论依据.利用情境1,获得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强调两点之间的最小值问题;利用情境2,过点A作AB⊥PQ,垂足为点B,线段AB即为铺设的最短管道,从而获得基本事实:垂线段最短,强调点到直线的最小值问题.
在解决情境问题时,抓住知识的生长点,引发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理性精神.
“任务驱动”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初中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带着具体的任务去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借助探索问题来驱动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在研究轴对称视角下线段和的最小值问题时,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决“牧童饮牛”这个经典的实际问题,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类比探究,搭建数学思维的桥梁,层层深入,以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如图3-1,在A村庄和B村庄之间有一条小河(看作直线l) .夕阳西下,牧童想从A村庄到河边将牛饮足水,然后回到在B村庄的家.请你帮牧童找到饮水点P,设计一个最短路线,并给出你的理由.
图3-1
图3-2
分析这里我们将A村庄与B村庄看成两个固定的点,位于直线l的两侧,要在直线l上找一个点到这两个点距离和最小,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只需连接这两个点,与直线l的交点即为所求点P(如图3-2).
上述问题中,如图4-1,如果A村庄和B村庄之间隔着的小河宽a米(a是一个已知数),现在需要在河面上架设一座桥(桥面与河岸垂直),牧童从A村庄出发走到桥边让牛饮足水,然后过桥回到在B村庄的家.那么这座桥应架在何处,才能使牧童所走的总路程最短?
图4-1
图4-2
分析先让学生试着通过直观想象画出牧童的行程示意图,如图4-2,那么如何确保牧童所走的总路程最短?即AC+CD+BD最小?这里CD是不变量,只要AC+BD最小即可,类比数学模型1,想办法将分散的线段AC、BD聚拢在一起.假设河宽忽略不计,即将河的一岸平移到对岸,利用动画演示平移过程,在平移过程中点A平移到点A1,构建出数学模型1的基本图形.就点A1到点B路程最短怎么办?连接A1B交对岸于点D,过点D作两岸间的垂线段CD,CD即所架设的桥,然后动画演示恢复河宽,发现A1D平移到AC上,即A1D=AC,所以AC+CD+BD=A1D+CD+BD=A1B+CD最小.
设计意图本题实质还是强化已知直线异侧两定点,在直线上找一动点,求线段和的最小值.在解题过程中感知所用方法——平移不变量,聚拢分散线.
如图5-1,一条小河(直线l)的同侧有A和B两个村庄.夕阳西下,牧童想从A村庄到河边将牛饮足水,然后回到在B村庄的家.请你帮牧童找到饮水点P,设计一个最短路线,并给出你的理由.
图5-1
图5-2
分析这里我们将A村庄与B村庄看成两个固定的点,位于直线l的同侧,要在直线l上找一个点到这两个点距离和最小.如图5-2,作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即利用轴对称将点A翻折到直线l的异侧,得到点A′,变成数学模型1,连接A′B交直线l于点P,根据轴对称性质可知PA=PA′,则PA+PB=PA′+PB=A′B.另取一点P′,连接P′A、P′B,根据轴对称性质可知P′A=P′A′,则P′A+P′B=P′A′+P′B,很明显PA′+PB在一直线上最短.这里已知直线同侧两定点,在直线上找一动点,求线段和的最小值.在解题过程中感知所用方法——作轴对称,拉直线段;理由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设计意图借助牧童饮牛的问题情境,明确学习任务,研究线段和的最小值问题,通过变式与类比,说明解决实际问题应先建立数学模型.
数学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更要传授数学思想和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情感价值观,要体现思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中面对知识的疑难点,学生会茫然不知所措,或四处出击一无所获,教师应遵循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通过点拨思维方向与思考方法,帮助学生拓宽思维路径.
继续以牧童饮牛为背景,开展系列数学活动,适时进行知识延伸拓展,给学生留下思维发展的空间.
数学模型3:已知平面内一定点,找两动点
例1(1)如图6-1,已知∠AOB内部点P处拴着一匹牛,牧童先牵牛去草地(OB上)吃草,再去河边(OA上)饮水,然后回到点P,请你帮牧童设计最短路线(要求画出图形) .
图6-1
图6-3
分析先让学生试着画出牧童的行程示意图,如图6-2,使PQ+QR+PR最短,这里定点是点P,求两动点Q、R,变为一定点两动点的问题.怎样使三条线段的和最小?结合之前总结的方法:作轴对称, 拉直线段;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思考作哪个点关于哪条直线的对称点,通过翻折找到与之相等的线段.
如图6-3,作点P关于OB的对称点,使点P翻折到直线OB的异侧点P1;作点P关于OA的对称点,使点P翻折到直线OA的异侧点P2.这样,P1、P2两点在∠AOB两边的异侧,连接P1P2,交OB于点Q,交OA于点R,则PQ+QR+PR=P1Q+QR+P2R=P1P2最短.Q,R即为所求.
(2)若∠AOB=45°,PO=10,求路线的最小值.
例2如图7-1,在锐角△ABC中,AC>AB,∠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M、N分别是AD和AB上的动点,求BM+MN的最小值.
图7-1
图7-2
图7-3
图7-4
分析先让学生试着画出符合题意的草图(如图7-2),这里定点是点B,求两动点M、N,还是一定点两动点的问题.因为AD是∠BAC的平分线,所以可将AD看作对称轴,作关于直线AD轴对称的点,通过翻折找到对应相等的线段,因为条件限制只能得到定点B的对称点,要作出所求的两个动点,通过“拉直线段,求线段和的最小值”还不行,还需利用垂线段最短.
方法1:如图7-3,作点B关于直线AD的对称点B′,根据角平分线的轴对称性,点B′在直线AC上,过点B′作直线AB的垂线段B′N,垂足为点N,交AD于点M,则BM+MN=B′M+MN=B′N最短.
方法2:如图7-4,对于预设的点N,可作关于直线AD的对称点N′,根据角平分线的轴对称性,点N′在直线AC上,只要确保点N′、M、B在一直线上,且BN′⊥AC即可,则BM+MN=BM+MN′=BN′最短.
说明通过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发现方法1比较好,应尽量作定点B的对称点,因为动点N
存在不确定性.该问题利用轴对称性作对称点后,虽然可以将线段拉直,但因为只有一个定点,作出对称点后,还要注意利用“垂线段最短”等基本事实.
设计意图例1、例2涉及的元素较多,学生独立解决有困难.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根据条件画出草图,利用数学知识的生长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垂线段最短”进行具体化的数学构思,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构建数学模型,透过现象看本质,培养科学独特的数学思维方式.
数学专题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本节课通过对线段和的最小值进行一系列层次性的探索,分清问题所涉及的定点与动点,以及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让学生经历直观想象、动手操作、逻辑推理,找到解决问题所需的铺垫方法,构建数学模型,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转化思想,提升数学思维的高度,最终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对于直线同侧的点,无论是已知两定点求一动点,还是已知一定点求两动点,都应通过轴对称转化成直线异侧的点,从而求得线段和的最小值.在解题过程中,可以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语言总结归纳解题技巧,如:“平移不变量,聚拢分散线”、“作轴对称,拉直线段”等,最终以流程图简单扼要说明解决“轴对称视角下线段和的最小值问题”的途径(如图8).
图8
在轴对称视角下,探索线段和的最小值问题,通过专题教学让学生获得数学的眼光,培养数学的思维,形成数学的语言,实现在层次性探索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