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式吸痰法联合机械通气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

2019-10-21 07:15夏桂英毛精英黄少兵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年17期
关键词:密闭式动脉血性肺炎

夏桂英, 毛精英, 黄少兵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人民医院 儿科, 江西 上饶, 334600)

机械通气是临床上常用的侵入性治疗方法,尤其针对新生儿监护病房的患儿效果显著,但该方式常使患儿出现下呼吸道感染,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最为常见[1-2]。目前,尚无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理想方法,常规吸痰方法虽可有效改善患儿症状,但较为痛苦,患儿依从性较差,且易引发诸多并发症[3]。相关研究[4]指出,密闭式吸痰法可有效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应用效果显著。本研究主要探讨密闭式吸痰法配合机械通气在新生儿治疗中的应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月于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行机械通气治疗的8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 日龄0~23 d, 平均(9.26±5.83) d; 足月儿21例,早产儿19例。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 日龄0~22 d, 平均(8.89±5.76) d; 足月儿22例,早产儿18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纳入标准: ① 患儿均符合机械通气指征,且均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② 气管插管时间>48 h; ③ 患儿家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① 入院时患儿已出现肺不张、气胸、感染等症状; ② 存在血液系统及呼吸系统疾病等。

1.2 方法

2组患儿均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吸痰法。选择大小适宜的吸痰管及负压吸引器,连接后分离患儿与呼吸机间的气管导管,吸痰时应佩戴灭菌手套,吸引压力<13.3 kPa。将吸痰管缓慢插入患儿气管插管内,在感受到明显阻力后,将吸痰管向上提0.5 cm, 并采取边旋转边退出的吸痰方式。吸痰时间应<15 s, 连续吸痰次数≤3次。观察组采取密闭式吸痰法,方法如下。选用T字型密闭吸痰管将患儿的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随后将无菌保护袋内的吸痰管缓慢插入气管插管内,在感受到明显阻力后,将吸痰管向上提0.5 cm, 随后按下控制按钮,使吸痰管边旋转边退出。吸痰后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冲洗后松垮控制钮,负压消失,最后将吸管放置于无菌保护袋中,每隔24 h更换1次。观察组吸痰时间、方式、压力均与对照组相同,无需将呼吸机与气管插管分离。

1.3 观察指标

对比2组动脉血气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病死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菌群情况。动脉血气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 并发症包括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颅内出血、气道损伤、气漏等。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动脉血气指标

治疗前, 2组p(O2)及p(CO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 2组p(O2)及p(CO2)水平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p(O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CO2)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动脉血气指标对比 mmHg

p(O2): 动脉血氧分压;p(CO2): 动脉血二氧化氮分压。与治疗前相比,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并发症及病死率

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患儿颅内出血、气道损伤、气漏及病死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观察组住院时间为(20.14±12.63) d, 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6.35±13.21) d (P<0.05); 观察组住院费用为(2.08±0.97)万元人民币,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9±1.16)万元人民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菌群情况

观察组菌群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2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病死率对比[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3 2组菌群数对比[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属于肺实质性感染,通常发生于机械通气48 h后,是机械通气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该疾病对机械通气的成败及患儿的预后情况均造成较大影响,甚至危及患儿生命[5-6]。机械通气治疗时进行气道管理可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也是维持肺泡适当通气、气体交换、氧合作用的关键[7]。气道管理最常用的方法是吸痰,该方式可有效清除患儿呼吸道内的分泌物[8]。但由于吸痰属于侵入性操作,会对呼吸道黏膜产生较强的机械性损伤,加上患儿免疫力及抵抗力均处于较低水平,更容易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9]。因此,寻求一种合理、有效的方法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常规吸痰方式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将人工气道与呼吸机分离,可能因中途停止供氧引发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低氧血症、气漏等不良反应,加上新生儿耐受性较差还可能使患儿血压发生波动,导致颅内出血[10]。密闭式吸痰法具有专门吸痰开口,仅利用活塞进行封闭,吸痰时吸痰管还可通过该开口与气管插管相连接,无需与呼吸机分离,机械通气与吸痰可同时进行[11]。同时,密闭式吸痰法处于一个完全密闭的环境,可有效降低外源性感染发生率[12]。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p(O2)水平较对照组高,p(CO2)水平较对照组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机械通气维持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住院费用较对照组少,表明密闭式吸痰法联合机械通气可有效维持动脉血气稳定,可有效减少交叉感染及环境污染,减少对呼吸道黏膜的损伤,且对患者呼吸、循环等方面均无较大影响,且操作安全性较高[13-14]。观察组菌群数较对照组少,这主要与常规吸痰法需反复脱机操作,系统密闭性受到破坏,吸痰操作时,气道直接与外界相通更加容易受到污染,增加交叉感染率,进而增加菌群数量有关。此外,因常规吸痰法对呼吸道黏膜损伤较大,肺部感染发生率增加[15]。

综上所述,密闭式吸痰法配合机械通气可有效降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减少交叉感染,缩短患儿机械通气维持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患儿病死率,节约住院费用。

猜你喜欢
密闭式动脉血性肺炎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勘误声明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密闭式吸痰法与开放式吸痰法的临床效果观察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人感染H7N9禽流感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密闭式矿热电炉生产锌粉节能优化设计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米诺环素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