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徽州古典园林的理水原则

2019-10-21 08:04秦朦朦安徽省汉帮家具制造有限公司安徽合肥300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合肥30036
园艺与种苗 2019年9期
关键词:水口宏村水系

秦朦朦 ,左 靖 ,武 恒 *(.安徽省汉帮家具制造有限公司,安徽合肥 300;.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合肥 30036)

水是万物的生命源泉,是现代环境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景观设计中最有表现力的元素之一。在各种风格的园林景观中,水体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早在3 000多年前的周代,水就成为我国园林景观的重要内容,在中国传统园林景观中,几乎是“无园不水”。水为园林增加了活泼的生机,也增加了波光粼粼、水影摇曳的形声之美,所以古今中外的园林景观,对于水体的运用都非常重视。

徽州作为程朱故里,程朱理学在古徽州影响深远,加上古徽商的金钱观念与文人审美相结合的中国式浪漫主义气质,这些古徽州独有的元素共同造就了其有别于其他园林的营造方式。徽州园林的理水也与其他地方有所不同,徽州的水元素无处不在,著名古建筑学家吴良镛先生到宏村考察时,曾为宏村题词道:“错落有致,布局有方;家家流水,古建飘香”。“家家流水”可以看出水对于古徽州建筑的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考察以及对比分析,总结出徽派古典园林的理水有别于其他园林的独特艺术特征。

1 天人合一,与自然融为一体

不论是北方古典园林还是江南古典园林,皆由各式各样的围墙进行围合,而徽州的古典园林却与之不同,虽是按照造园思想构园,却没有围墙的束缚,一个村落就是一个园林,大有“不设藩篱,恐风月被他拘束;大开户牖,放江山入我襟怀”之感,所以徽州的古典园林又被称为“古村落园林”[1]。四周环绕的山可当作天然的屏障或围墙,因此徽州的这种“古村落园林”也被誉为“天地合一的园林”。

江南园林追求“城市山林”的意境,以满足园林主人隐居的追求,比如“吴中四士”之一的文徵明就于拙政园中写到“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江南园林所追求的城市山林式的天人合一,大多来自于造园家的鬼斧神工,而徽州古典园林所处的地理位置本身就是这些钟灵毓秀的山水风景。徽州古典园林延续着中国古典园林师法自然的造园理念,晓山水之趣味,得自然之真谛,顺应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因山就势,随水取形,让人身处园林之内,恍如山水之间,所以徽州古典园林的本质就是“天人合一”。

徽州人认为“水本主财”,因此在规划村落、布置园林时必然要考虑到水系问题。徽州古典园林中的水按其来源分为2种:自然水系和人工水系。其中以能够达到“水本主财”的风水要求和景观效果的自然水系为主,但是为了达到园林对水系的综合需求,自然水系与人工水系相结合在古徽州也随处可见。

2 因地制宜,小水居多

徽州山多地少,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家园”的说法。在园林中开挖大水域是非常奢侈的做法,但是“园无水不活”,徽州的古典园林无论面积大小都有水系。徽州园林中最常见的理水形式当属“池”,“池”又分为小池和广池。小池在徽州园林中较为普遍,相对独立的园林大多采用湖石或黄石等堆砌成自然形态的池,而寻常的百姓家中则以条石围合的规则式为主,池中植几株荷花,养几尾锦鲤,以供玩赏以及家庭用水,消防用水也是一个重要的功能。由水池应运而生的榭也有其特殊之处,往往一面或两面靠墙或与房屋相连,临水的一面有美人靠,可供休憩,也可赏景,仰观云卷云舒,俯看鱼戏莲叶。

“凿池自亩以及顷,愈广愈胜。最广者中可置台榭之属,或长堤横隔,汀蒲岸苇杂植其中,一望无际,乃称巨浸”[2],《长物志》中描述的就是广池。广池既有用天然湖泊水系改造而成的,也有人工开凿而成的,但广池在徽州园林中并不常见。广池的理水方式可以归纳为2种:一是保留完整的水面,水与天交相辉映,从而突出两岸的景观效果,并且可以欣赏水中的倒影,达到丰富景观层次的目的;二是利用桥、堤、亭等将大水面分割成大小不同的水域,使水面景观层次丰富,且增加了游览时的趣味性,满足了游人亲水性的要求。广池的处理方式最典型的当属唐模的檀干园(图1),园中的镜亭是全园的中心景点,四面环水,映带四方,水面更是由桥、堤等进行分割,水岸点缀着亭榭,景观层次丰富。清末徽州翰林许承尧曾为檀干园写下一副著名的对联:“喜桃露春浓,荷云夏净,桂风秋馥,梅雪冬妍,地僻历俱忘,四序且凭花事告;看紫霞西耸,飞布东横,天马南驰,灵金北倚,山深人不觉,全村同在画中居”。对联言简意赅地写出了檀干园的景色秀美,可以看出古徽州造园家们不是没有掌握大面积水域的理水方式,只不过局限于徽州的地理条件,因地制宜,以小水居多,而大水域的处理方式与徽商寓居地苏杭以及扬州一带的理水方式颇为相似。

图1 唐模檀干园平面图

3 借景自然,水景繁多

徽州由于地理位置特殊,钟灵毓秀的自然景观为古典园林的借形、借声、借色、借香增添了不少意趣氛围。苏州沧浪亭借园外之水造景一直被作为园林借景的佳例,而徽州园林选址几乎都有溪流、河塘,水景处处可见。徽州有文献记载的宋代园林——竹洲吴氏园亭,以天然溪流为边界,界内外的区别在于溪流外仅作为眺观对象,而未做游憩的特殊处理,即借自然之景,展现其自然之态[3]。徽州的泉水、瀑布等也是园林借景的天然素材,宏村的水口南湖、婺源的福山水口园林等,都是借景于其中,形成“泉水九曲,绕岩流动,铮铮淙淙。书院前后,绿树成荫,清脆横溢。漫步林中,静听鸣泉,别生幽情”的独特景致[4]。因此,徽州古典园林借景于天然的溪水、山涧、泉水、瀑布等园林理水手法,是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也是徽州古典园林有别于其他古典园林的重要特点。

4 崇尚风水,水系贯穿村落

“风水”一词最早出现在郭璞的《葬经》中,书中记载:“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书中还有“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的说法。徽州古典园林对风水的重视是其他园林所不能企及的,在选址之初首先考虑的就是风水问题,选择风水佳处然后营造景观,构建园林。古徽州居民深受程朱理学的影响,对风水理论十分推崇,由此徽州园林所独有的水口园林应运而生。徽州的村落大多是同姓宗族,一个村落就是1~2个家族组成,所以徽州的水口园林在构建之初就是按照村落来设计的,从整个村子的风水考虑布局,水在整个村落中形成一个系统。

水口是指一个村落中水流入和流出的地方,徽州水口园林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以水口地带的自然山水为基础,因地制宜,以山为背景、以水为骨架组织园林景观,所以有“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工之事”的景观效果[5]。徽州村落园林的水口位置往往选在两山对峙、去水九曲回环之处,对峙的山被称为水口山,位于村落的入口处,在景观效果上亦有障景之用。当经过两山看到粉墙黛瓦、炊烟袅袅的景象时,颇有《桃花源记》中豁然开朗之感。村落入口处的山即是风水上的“狮山”、“象山”、“龟山”、“蛇山”,对村落有守护防御的作用。从景观空间上看,村落入口的山与远处重重叠叠的山相互映衬,使景观层次更加丰富。风水重水,要求水屈曲环抱,去水九曲回环。《水龙经》中就有对水型要求的记载:“自然水法君切论,无非屈曲有情意。来不欲冲去不直,横不欲反叙不急”。风水上对于水口有“关锁”之说,即以林木和建筑等置于水口处,以留住财气,其中林木最为常见,因为林木不仅藏风聚气,生机勃勃,更有福荫子孙的寓意。徽州人用水讲究“活水”,因此就算是厅堂内利用拐角设计的一个小小的鱼池,都与外面的水圳相连接。徽州对于风水的重视还表现在天井上,徽州的宅子都有大大小小的天井,在阴雨天,雨水可顺着瓦片屋脊流入室内,取“四水归堂”、“财不外流”之意。

除了水口,徽州园林的水系统中用来连接的“水圳”更是遍布整个村落,其中最为大众所熟知的当属黟县的牛形村落——宏村。宏村的水系设计巧夺天工,“金土眠金牛”是宏村的布局原型,水圳九曲十弯流过村中的家家户户,由村中的“月沼”一路向南最后流入南湖。恰似牛肚的南湖和形如牛肠的水圳,再加上当年建造的充当牛腿的四座木桥,整个村落牛的形象栩栩如生(图2)。南湖为弧形,是宏村的水口,村口还有2棵尚存的古树——枫杨和银杏,这与前面提到的风水学说中用林木置于水口有“关锁”之意相吻合。水口处还有南湖书院,桥堤亭榭、莲香柳影以及白墙青瓦的徽派建筑,共同构成了“花月南湖画不及”的景象。南湖水口利用真山真水,村落与自然结合得浑然天成,营造了一个“牛卧马驰,莺舞凤止,牛富凤贵”的风水氛围[5]。

图2 宏村水系寓意

5 小结

徽州古典园林的理水原则讲究“天人合一”,将自然和人工融合在一起,真正做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并且徽州古典园林的理水更多地立足于当地的环境条件和文化信仰,既有江南园林的含蓄婉约,又体现了徽州园林所独有的魅力。如今适应时代的新徽派设计风格日益受到大众的青睐,但大部分作品都只取其形,并没有领会到徽派风格的精髓。文章通过对徽州古典园林理水方法的研究,以期能进一步促进徽州文化的传播。

猜你喜欢
水口宏村水系
连铸机钢包长水口液压控制系统的创新设计与应用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全国优秀楼房养猪案例花都区炭步镇水口现代高效养殖小区
花博园水系整治工程中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伟大启程
宏村画卷
水系魔法之止水术
神兮 魂兮——感怀于许昌水系建设和曹魏古城修复而作
轻轻松松聊汉语:中国画里乡村——宏村
雨色宏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