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梦雪
纵观中国花鸟画的发展脉络,花鸟题材最早只作为人物、山水画的配景出现,唐代才独立成科,两宋时形成盛极一时、富丽绚烂的两宋花鸟画,也是院体花鸟画最繁荣的时期。元代轻松逸笔的文人画也是绘画史上的高峰。从两宋以宫廷写实为主的院体花鸟画转为元代清秀舒雅的文人花鸟画,钱选作为承上启下的的过渡性画家,具有不可忽视的更要地位。
钱选,字舜举,号玉潭,霅溪翁,吴兴人。宋理宗景定年间的乡贡进士。元初与大多数文人士大夫一样避世野居钱,并与赵孟頫、敖君善等八人有"吴兴八俊"之称。钱选身在宋末元初的特殊时期,在绘画风格上也独具特色,画法上承南宋院体,又极力变革,在画面中透露出的更多的是文人气质,抒写性情,给人幽静超脱的感觉。《八花图卷》为钱选前期作品中的精品,全卷为纸本设色,宽29.4cm长333.9cm,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八花图》卷以折枝的形式由右至左分别绘有海棠、梨花、梅花、桂花、杏花、栀子花、蔷薇、水仙花等八花,画面清丽秀美,精巧工细。本卷没有题诗落款,而只是铃"舜举"印一方在画卷起首的下方,末端有赵孟頫亲自为此卷题的跋文。
《八花图》为钱选绘于元代初期,是宋末元初这一文人尚隐的特殊时期的代表性作品。以《八花图》为例,简述在宋末元初这一特殊时期花鸟画在取材、表现手法及审美情趣等方面的演变。
两宋时期绘画用娟十分普遍,宋娟匀净细密、韧性较强,更适合多遍、反复上色,有助于对事物的精微刻画及保持色彩的艳丽。而在《八花图》卷中,浅色的纸作为材质,相对与绢本而言,纸本更能体现墨与色的浓淡干湿枯的变化。绢本光洁细密而不吸水,纸本纤维粗疏使得墨色与色彩在纸上更具有自然生动的渗化效果。
在题材上,《八花图》卷中的花卉,区别于两宋院体画的奇花异卉富贵题材,是江南一带常见的花卉,表达作者不为迎合他人的喜好,而只是对生活的真实表达和情感的自然流露。
《八花图》卷为钱选花鸟画的早期风格,工致秀雅,色彩明丽,在风格上既延续了南宋院体花鸟画的特征又稍有不同,所传达出来的自然与生动是一般南宋院体画不可相提并论的。《八花图》卷虽未脱离两宋的重形似 ,但结构不似宋之严谨,而是在画面的处理上更具有灵动性与主观创造性,更能表达画家内心的丰富感情,呈现出了一种文人气息。
长卷中线条的勾勒和运用一改两宋工细严谨的质感,不刻意强调线的存在感而是追求线面的自然结合,这使所绘的对象更加自然真实,更具情趣及生命力。不同程度的墨线分别勾勒出枝干、叶和花瓣,由此表现不同物象的质感,如在描绘最柔嫩的花朵部位的处理上,线条更加清淡柔和,符合花朵柔嫩轻盈的质感。使得花卉姿态生动盎然画面富有变化,又灵动素净。
在赋色方面,《八花图》面中花卉整体设色淡雅,通篇白色花朵较多,花朵大都用白色或者淡粉色晕染,生动自然、通透柔和,与前人对运用白色时厚重、浮粉的感觉迥然不同,叶子的正反两面赋色也不尽相同,从淡淡的三绿罩染叶背到叶子正面最深处的深绿的运用,层次鲜明,用笔放松轻盈,趣味盎然。八种花卉色彩生动传神又清淡典雅,少了两宋的富丽与拘谨而多了一份淡雅与高洁的文气,正应赵孟頫所题跋文:"赋色姿媚,殊不可得",确实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一幅作品所流露的艺术思想和审美情趣与作者所处时代文化、政治背景是息息相关的。两宋重文抑武的政治背景,加上统治者的推崇,为宋朝花鸟画的提供了较高的发展平台。黄氏画风重形似、重观察及受推崇。此间花鸟画以表达花卉本身为主,造就了色彩逼真、具有皇家富贵之气的画风。宋元易祚后,元初实施弃画院、轻科举,断了文人唯一的晋身之阶,造成大量遗民产生,反而使得抒写性情、寄托情感的文人花鸟画创作得到了重大发展。
《八花图卷》此时已经不同于两宋院体画,虽也是折枝,但不再是只追求对物象的精微刻画,而是以拟人的手法,借花喻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八花中,用每一种花独有的精神内涵和品行表达自己高风亮节的品质和幽静超脱的文人气质。如风姿高秀的海棠,高洁风雅的桂花以及有风雅之客、洁身自好的水仙等等。这些花的特性,无一不是文人雅客所推崇的高贵品質。钱选在描绘的过程也是借花喻人,以花比喻自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
艺术的最终表达是完成自我,通过对《八花图》卷的探究,我们了解到在宋末元初的花鸟画,是客观描绘到主观情感的流露,是上承工整细腻的院体画花鸟画下启清雅文人画的呈现,是宋元绘画风格交替期间的创新。
(作者单位:广西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