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莲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目标要求有五个特点:(1)增加了阅读量的要求。(2)扩大了阅读材料的范围。(3)提高了阅读能力的要求。(4)拓展了获取和处理信息的途径。(5)强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近年来如何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是广大英语教学者探究的一个热门话题。
关键词:英语阅读;方法;能力;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1-0135-01
随着世界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们国家大力发展“一带一路”,英语作为对外交流的工具,具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小学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已逐渐成为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大家都应该知道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那就是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技巧和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为继续学习英语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在《英语新课程标准》中,书中也明确规定:小学英语教学要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因为阅读是吸收英语语言材料、增加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的重要手段,而且阅读能力的提高也能为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和英语写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学生从英语阅读中认识学习英语的真正意义和价值,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为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英语阅读在教学中显得至关重要。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具体实施英语阅读教学呢?我从自己的英语教学中,总结出一些想法,和各位同仁商磋。
第一、精心设计导入,引入课文情境,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
精心设计新课的导入是上好阅读课的前提。设计导入活动时,教师要从阅读材料的内容着手,有针对性、创造性地利用歌曲、游戏、图表、设疑、多媒体、幻灯片等引入技巧导入教学。这样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可能会对枯燥的文字不感兴趣,但是多媒体技术融入教学,大大地提高了教学的生动性。
导入应遵循兴趣激发,思维启迪,情感共鸣,直观形象,审美陶冶,新颖变化等原则,恰当的导入能激活学生旧有的知识,诱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调控课堂教学气氛,能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强的课堂凝聚力。小学生们也会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可以极大地调到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导入的技巧不一,产生的效果不一样,美国视听教育学家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认为:人们学习时由直接到间接,由具体到抽象,学生只有积累了一些具体经验,并能够理解真实事物的抽象表现形式,才可能更有效地参加抽象的活动,如观看录像、多媒体、幻灯片,通过形象、直观、生动的画面,帮助学生感知阅读材料及对复杂事物的认识,在认识物质世界的基础上营养学生精神世界,这就是现代技术在教学的作用。
第二、以“读”和教师的引导形式对课文进行深加工,这一环节分两步。
第一步:“初读”。在学生初读之前,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或幻灯片向学生呈现出一些深层次理解的问题。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教师应认真分析阅读材料的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差异,弄清学生接受新知识所必需的基础知识、背景知识,对学生头脑中不完备的知识结构,教师应加以补充,可能干扰新知识的,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本质差异辨析区分,增强可辨性,防止负迁移产生。针对学生的疑难一一易产生歧义的內容式看法,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充分理解该课的重难点。
掌握处理生词的时机,有些生词适宜在阅读中让学生猜测词义。
怎样处理课文中的重点句式?
教师可以采用归纳法,让学生在观察大量语言现象的基础上,总结语法规则,再用所总结的语法规则指导语言实践。
第二步:朗读。在学生理解课文之后,让学生边听磁带边朗读,并注意节奏、语音和语调。这样有利于熟悉和理解课文的内容,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并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中单词和句子的含义,同时,训练学生朗读段落和篇章的能力。
第三、学会掌握不同的疑问句式及其问题应答的技巧。
首先,教师要教会学生把握英语特殊疑问句中的8个“w”,即:who,whom,whose,when,where,what,which,why及一个“h”即:how,how many,how much,how long,how far,how often,how old等。其次,在教学中,要对一般疑问句的问题做细致的研究,要总结出一般疑问句的三种开头疑问方式。第一种是以助动词do,does,did,have,has,will,would等开头的;第二种是以情态动词can,may,must,need,could,might,shall,should等开头的;第三种是以be动词am,is,are,was,were等开头的。在阅读中,如果带着问题有目的的在文章中查找某个具体时间、地点、人名、地名、事件、数字等,那么阅读信息就会不断浮现在我们的眼前。因此学生要先读问题,了解主旨,做到心中有数,再根据已有线索迅速判断在何处寻找有关内容,正确估计答案来源。扫视全文,捕捉相关信息,一旦找到线索便可顺藤摸瓜,有了把握便可迅速答题。阅读的方法和技巧至关重要,这样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效率,可以迅速把握短文的重要内容。
第四、课外阅读。
这里所指课外阅读就是指的泛读,《英语课程标准》规定了每一阶段的学生英语阅读的数量,广泛、大量、快速的阅读是提高阅读的重要途径,阅读中要改正不良的阅读习惯,注意阅读方法,否则阅读速度、阅读能力也难以提高。小学生从三年级开始接触到英语,在完成课堂任务的前提下可以阅读一些相关的英语书籍、报刊、短文,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广泛地阅读过程中积累词汇,丰富小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小学生的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面,可以让小学生了解更多的英语知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课程。
在阅读过程中,不要遇到生词就查字典,养成惰性阅读的习惯,而不愿动脑去想,这样,虽然达到了阅读的目的,却影响了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阅读时每逢生词就停下来,进行词意分析,势必使阅读注意力集中于语言形式上,从而影响了阅读速度,因此,在阅读时,不能以单词为阅读单位,而要以词组,句子或多个词为阅读单位。要以语篇阅读为出发点,阅读单位大,速度就快,阅读技能就越来越成熟,通过掌握语篇阅读中形连和意连认识到语言形式上下文和语境对阅读理解的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文仲,基础英语教学论文集[C],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5.
[2]肖义克.英语歌曲与英语教学[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9).
[3]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