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硬质花岗岩隧道爆破施工风险控制措施

2019-10-20 07:22许展飞
砖瓦世界·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风险控制隧道高速公路

许展飞

摘 要:硬质花岗岩地区的隧道建设过程中,虽岩体强度较高,但由于花岗岩形成过程中受到的构造应力复杂,可能存在多裂隙,对其整体开挖强度存在大幅削弱的可能,花岗岩体中存在的裂隙也可成为良好的导水通道,威胁着隧道建设的整体安全性。本文依托硬质花岗岩地区某公路隧道建设工程,对隧道开挖过程中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分析,为相类似工程提供相应借鉴。

关键词:高速公路;硬质花岗岩;隧道;风险控制

拟建隧道岩性多为燕山晚期侵入二长岩、花岗斑岩和中生代白垩纪火山岩,新构造运动活跃,水流侵蚀作用强烈,山势陡峻、沟谷幽深,成为水系源头,为低山地貌单元,山丘叠起,较为连续,自然坡度较陡,边坡切割较深。山上植被较为发育,多以松树、板栗树、杂草为主。线路段最高标高在ZK119+937.6附近,高程 363.6m;最低标高在隧道出口,约219.88m,相对高差143.72m。隧道进出口端山坡坡度较陡,进口端约为20~22°,出口端约为22~24°。

根据本项目在高速网中的功能、作用、预测远景交通量、沿线地形及地物等情况,以及项目区域内顺接公路或相交叉的高速公路建设标准采用情况,确定建设标准为,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双向四车道,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0.20g,基本地震烈度为7~8度区;隧道建筑界限净宽为11.5米;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等级A级。

一、初期支护主要措施

初期支护是隧道施工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新奥法中的三重点环节之一,认真做好初期支护作业,是保证安全和施工生产能够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所以必须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及时做好,施工要严格要求,喷射砼采用湿喷工艺。必须做好超前预支护(超前小导管、超前锚杆、封闭喷混凝土)、钢拱架安设、锚喷挂网作业,确保围岩稳定和施工安全。

(一)中空注浆锚杆

锚杆杆体安装:采用人工安装,杆体组装完成后,安装止浆塞、垫板、球形螺母,利用中空锚杆扳手拧紧。安装锚杆垫板时确保垫板与锚杆垂直,并与初喷混凝土面密贴紧压。

注浆:利用专用注浆泵注浆通过锚杆杆体预留通道接孔口注浆。隧道拱部利用排气管排气;隧道墙部自然排气,确保锚杆孔内注浆饱满,水灰比控制在0.45-0.5:1,注浆压力控制在0.3-0.8Mpa。

洞内注浆结束的标准:注浆压力和注浆量(理论注浆量0.0015*Lm? L为锚杆长度)控制在设计规定范围内。

(二)钢架施工

对局部欠挖部分应予凿除,以保证钢架施工位置、结构、尺寸正确;安装前应清除底脚下的虚碴及杂物,钢架底脚应置于牢固的基础上。钢架拼装在作业面进行,各节钢架间以连接板螺栓连接并密贴;沿钢架外缘每隔2m用混凝土预制块楔紧;钢架应尽量密贴围岩并与锚杆焊接牢固,钢架之间应按设计纵向连接。

钢架拱脚按设计打设锁脚锚杆(或锚管),下半部开挖后钢架应及时落底。钢架与围岩应尽量靠近,但应留不小于40mm间隙作混凝土保护层。钢架与围岩之间应设垫块,单侧点数不少于8个。钢架应尽可能多的与锚杆露头及钢筋网焊接,以增强其联合支护效应。

(三)喷射混凝土

喷射混凝土作业应采用分段、分片、分层依次进行,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分段长度不宜大于6m。喷射时先将低洼处大致喷平,再自下而上顺序分层、往复喷射。分片喷射要自下而上进行并先喷钢架与壁面间混凝土,再喷两钢架之间混凝土。边墙喷混凝土应从墙脚开始向上喷射,使回弹不致裹入最后喷层。喷射速度要适当,以利于混凝土的密实,一般工作风压在0.l~0.15MPa左右。分层喷射时,一次喷混凝土的厚度不小于40mm,后一层喷射应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若终凝1h后再喷射,应先用风水清洗喷射表面。初喷混凝土在开挖后及时进行,复喷应根据开挖工作面的地质情况分层、分时段进行喷射作业,以确保喷混凝土的支护能力和喷层的设计厚度;喷混凝土终凝后3h内不得进行爆破作业。

二、隧道超前支护施工

本隧道工程设计超前支护主要有Φ108×6大管棚超前支护和Φ42mm小导管超前支护及φ25早强砂浆锚杆。

利用洞口土体,形成管棚钻机施作平台,钻机平台的高度根据钻机的可调控范围以及钻孔顺序进行确定。考虑钻机平台高度不能满足套拱施作高度,需开挖平台两侧,满足套拱施工。按照设计要求布设型钢钢架,下端设在稳固的地层上;导向管按照设计要求利用定位钢筋固定在工字钢架上,导向管纵向与线路方向需一致,外插角角度为1°~3°,以免管棚钻机钻孔侵入洞身开挖断面。混凝土套拱采用组合钢模板,端头模板木板安装,混凝土统一由拌和站集中供应,混凝土灌车运输,人工配合机械浇注并捣固密实。

三、隧道超前地质预报

TSP法可进行全方位空间三维探测,可对断层破碎带、岩溶等施工安全影响较大的不良地质现象进行准确的长期预报,TSP超前地质预报法探测的距离为200~400m,为了保证其准确性,在硬岩段探测距离控制在150m~200m;在软岩探测距离应控制在100~150m,前后两次震动波法超前地质探测搭接不小于10m。

超前地质探孔是对TSP预测方法不良地质体的最后确认,最直接最有效的探水方法,并可获得地层、岩性、节理裂隙等特征,结论直观可靠,视具体地质情况在掌子面布置1~5个超前钻孔,一般孔深30m。

施工中,全程进行掌子面地质素描,并通过地质雷达进行超前地质预报,重点加强洞口浅埋、软弱围岩段及洞身斷层破碎带的超前探测,对于洞身断层破碎带,根据以上综合分析成果,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超前地质钻孔及超前钻孔的位置和数量。

四、结束语

本文浅述了硬质花岗岩隧道施工过程中相关风险控制的技术措施,主要集中于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环节,该环节也是风险多灾变环节。为相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 F30-2014);

[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

[5]《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

猜你喜欢
风险控制隧道高速公路
隧道横向贯通误差估算与应用
隧道横向贯通误差估算与应用
为什么高速公路上不用路灯照明
黑乎乎的隧道好可怕
论增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意识
医院财务管理风险及改进措施分析
进击,时空隧道!
轱辘心儿,高速公路上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