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
时光堆叠,我愈发觉得只有《红楼梦》这样的书籍,才能做到不轻易被时间冲淡,一些关于“红楼”的零散记忆,一直在我的脑海中,且深刻地烙印在了我的记忆中,我原本不想挥手,而风中却传来了“聚散半点不由人”的声音。
提笔写《红楼梦》,可以写得太多,纸短情长,却只想谈一谈那些可爱的女孩,而如果只谈一个女孩,我丝毫不会犹豫,那一定是晴雯,这个古灵精怪的女孩,实在太令人过目不忘,钟爱于她那心喜欢生的秉性和风格。
《红楼梦》里的女子实在太多,如果谈到才华,一定非林黛玉莫属,一首《葬花吟》可谓前无古人,她虽然过于娇贵和孤傲,但却是宝哥哥一生的情有独钟,然而这也始终无法规避她浮萍一般的人生,令人扼腕心疼;薛宝钗是大家闺秀,极具现代女性的智慧,施展了一出“李代桃疆”的小计谋可谓是横刀夺爱,然而天衣无缝之下是什么?不过是不幸运的婚姻和苟延残喘的人生,因为她太过于世俗,她拥有的是世间女子不够豁达的小情小爱;“人未到、声先来”的王熙凤,可谓是老谋深算,知道丈夫有了外室,她不哭不闹而是上演了一出“苦肉计”,最终逼死了身世可怜的尤二姐,在嘻哈爽朗的笑声背后蕴藏着的是狠毒与无情。
晴雯则是不一样的女子,她聪明伶俐却不耍手段,拥有着一颗一尘不染的真心,世间女子的可爱之处几乎凝结于她一身。与晴雯初相识,怡红院下她绽放着孩子气的笑脸,将手中的折扇撕得“滋滋”作响,使贾宝玉高兴得忙不迭拍手称快,裘人则气的不可开交,应景了那句“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这个会笑又会闹的女孩怎么能让人不怜爱?在那个人情淡薄、俗世纷扰的大观园里,除了甘心扮演小丑来讨好主家的刘姥姥,也只有晴雯姑娘愿意如此笑给大家看了。晴雯是一个正义感极强的女子,做事情风风火火,有着几分飒爽英气,这种英气是不计后果的,也为日后的灾殃埋下了伏笔。晴雯就像一阵无名的风,悄然而来,又转瞬即逝,凡是过往,亦都是消散了的。很多人说晴雯是伤心之人,如果她的性格不那么刚直,更懂得一些婉转,再有了贾宝玉的庇护,结果会有所不同,实则不然,她的宿命从当作一个礼物被馈赠时便已有了定数。
在枯槁的灯下,她依旧倔强地生存着,身體抱恙依旧坚持给贾宝玉补衣裳。每当读到晴雯在昏暗的屋子里传出来断断续续的咳嗽声,我就彷佛已经置身其中,那此起彼伏的声音在耳畔真切回响。与晴雯的最后一次相见,眼前早已不是琳琅满目、富丽堂皇的怡红院了,而是属于晴雯的一间破旧小屋,是晴雯的家。身患重病的晴雯已经从原本富贵的生活中抽身,而她的神采依然不凡,好像从未改变过。没有泪如雨注,也没有伤春悲秋,晴雯姑娘始终犹如清水出芙蓉,依旧如风,孤独而又遗世。生命走到了最后,没有人可以陪伴你走每一段路,晴雯深谙其中之道,她不依靠谁,也不找寻谁,最后只是化为一缕清风,轻轻地消散了。
读罢《红楼梦》,我便可以理解为什么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中第一位是晴雯了。正所谓“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挂念”。晴雯本身就是一个礼物,送给了贾母,她的命运从来都不掌握在自己手中。晴雯的一生,悲剧无疑,而她却也向世人证明了就算是被当作一件“物品”,也要活出自己的精气神来。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红楼梦》凝结了曹雪芹一生的执着和心血,沁芳永存。之所以写晴雯、爱晴雯,是因为她是该书中最符合现代人审美的古代人,她在那些姽婳伊人、娉婷少女中虽然不是拥有惊人容颜,却也使人过目不忘,而她的脾气和秉性更是凸显出她的芳心傲骨。晴雯身上的真实与善良,是封建时代下的悲哀,这种悲哀与生俱来,因时局而流转,如若她生活在现代社会一定会是一个幸福的女孩。
再次翻开红楼梦,千红一窟、万艳同悲,读到最后,最爱的仍是晴雯。人这一生,是否都会遇到一个晴雯一样的女子?敢说、敢做、敢恨、敢爱。
(作者单位:青岛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