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小洋
近日,笔者有幸搜集和研读了周文渊各个时期的体育评论等各种文章,对他个人、评论风格以及作品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周文渊198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学系,1980年代末起为《体坛周报》撰稿,1998年2月正式加入“体坛”担任专职记者,2000年后任“体坛”编委兼首席评论员。在体育传媒多年的耕耘和摸爬滚打,他的文章已经自成一派,他的观点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体育传媒界的风向标,挑剔质疑、一语中的而力透纸背的评论风格读来让人颇有几分醍醐灌顶的味道。
在此,笔者着重研读了他在1995年到2002年这一时间阶段的作品,选择了于2002年先后发表的《草莽时代的职业足球》与《〈21世纪体育〉尝试苦涩》,以及他的一篇颇为经典的足球评论《朝鲜将一场不胜、一球不进、一分不得》。这几篇作品,前两篇核心思想中渗透着作者对体育传媒市场化进程中出现的种种现象与问题的思考,其中包括热血传媒人与冷面资本之间的矛盾瓜葛,以及对我国足球运动90年代以来数十年的职业化历程的反思,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在赏析这些作品之前梳理下90年代以来中国体育传媒的市场化进程以及资本与足球、与传媒、与权力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及其本质。
所谓传媒市场化是指中国传媒在70年代末以来发生的种种变革,本质是媒介个体日益作为一种特殊企业进入市场,成为整个市场体系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进入90年代,传媒市场化全面展开,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媒介市场化步伐明显加快了。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媒介面向市场,实行企业化管理,逐步走上了健康的道路。由此开始,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投向媒体,纷纷在传媒业这片热土上进行产业投资与资本投机。与此同时,中国足球运动也开始走上职业化的道路。以上内容,周文渊在其作品中都有所提及,这一时期的时代大环境也造就了他的作品。
周文渊的这几篇文章风格鲜明,一脉相承,深深地打上他的个人烙印。笔者斗胆将他的几篇文章的特点和对其的看法感悟总结如下:
1、一气呵成 令人信服
这几篇文章读下来,笔者的感觉是一气呵成,环环相扣。背景的铺垫、中间层层深入的分析、例证与说理,以及结尾处的直击本质或者颇有讽刺意味的语言都让人觉得很有说服力。以《〈21世纪体育〉尝试苦涩》为例,在文章的开头,作者描述了90年代以来资本市场越来越青睐传媒业的这一背景,而后讲到了四川全兴集团在足球俱乐部已经不能带给自身持续高收入的时候转而创办《21世纪体育报》。紧接着,交待了从《足球》离职的李承鹏等一干业界大咖纷纷集结蓉城,准备干一番大事业。一创刊就轰轰烈烈、野心勃勃的“21世纪“看似会创造一个新的时代。然而,在最后一部分,作者笔锋一转,”资本的脸说变就变“,问世仅一个月的“21世纪”骤然衰退,全兴给李承鹏夸下的海口只是一泡幻影。尤其是最后一段带有强烈的讽刺意味:“而经历了‘李响之痛‘的《足球》报,正以空前豪华的阵容,笑迎世界杯的来临。”这与《21世纪体育报》极为短暂的由盛转衰的过程形成强烈的对比,揭示出在当时那样的时代背景下,伴随着媒体产业化的进程,热情高涨的媒体人与冷面资本的交织碰撞,而《21世纪体育报》的尝试苦涩只是其中一个缩影。以小见大,令人信服。
2、语言尖锐犀利、一语道破
当然,除此之外,周的语言功底是绝对不容忽视的。周的读者或者很多球迷朋友一定熟悉他挑剔尖锐的语言风格,他的文章里包含着长期不变的质疑。尤其是他长期以来毫不保留地对鲁能俱乐部批评讽刺,所以,有人戏称他为”首黑“。其实,正是他的这种特质让他有别于《体坛周报》里颜强、马德兴、滨岩等这些大咖,正有人做了一个恰当的比喻:”如果把《体坛周报》比作是一艘新闻媒体的超级战舰,颜强、马德兴等人所在的战斗部队致力于战舰战斗力的延伸,他们决定战舰的竞争水平。而周则让《体坛周报》的战略方向保持在一个前瞻性的位置和攻击力的最佳切入点“,由此可见,他扮演者一个至关重要的”风向标“的角色。接下类,笔者试以《朝鲜将一场不胜、一球不进、一分不得》这篇颇为经典的评论,来分析周的语言风格。
首先,在比赛开始之前,光是看这个标题就足以振奋人心。我想,在当时,这篇文章一经发表便轰动了。”敢“评、”敢“说,周的鼻尖有直戳人心的穿透力。再看看正文。“我看好韩国,且只看好“太极虎”具有晋级16强的潜质。”、“不过半主力的韩国队被也不是全主力的中国队3球击败,还是反映了这支韩国队存在着一些问题。”他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对韩国队的信心。通过对各支球队战略战术、人员队伍、历史成绩等进行了比较,力证了他的观点。当然,这篇评论的重头戏在于朝鲜。在朝鲜队时隔44年后再次拿到世界杯入场券的时候,他毫不避讳地将矛头指向为举国体制造势而大谈朝鲜现象的中国足协官员及中国媒体,用直接而尖锐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不满。类似的语言不胜枚举:“是的,我用了“混”这个词,相信看过其比赛的朋友都不会有异议。说混其实还算客气的,称之为无赖踢法亦不为过。”言语丝毫不客气,直率而犀利,但其实通过他用客观事实的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周的这些定论都是有根有据、令人信服的。最后再来看这篇评论的最后一句话,“在足球方面,中朝堪称患难兄弟。”这一句话堪称经典,极具批判精神,整篇评论重点是预判朝鲜队的战绩,但最后成功将注意力转移到“难兄难弟”的中国队,表达出对中国队的批判,也引发读者的思考。
3、宏观的视角与前瞻性的思考
或许是因为周文渊复旦大学经济学的学习经历,他的评论不限于简单的技术分析,他的作品不仅仅是就事论事,更多的是以小见大,以更宏观的视角去体察,引发富有前瞻性的思考。
以《草莽时代的职业足球》这篇为例。从标题就能看出来时间跨度很大,文中交待了1994年以来,中国职业足球从无到有,从200万到十数亿这一巨大体量的飞速膨胀。这背后是资本间的角逐较量,以万达为代表的一大批资本力量介入职业足球产业,由此引发的连沪争霸,周将其称之为”异化的职业足球“。他敏锐地看到了职业足球产业的顶端足协与底端足球媒体、经纪公司等获取暴利,而作为实体的足球俱乐部却始终蒙受损失,一蹶不振。他分析了万达超常规生长的背后是王健林超乎常人的洞察力,即他早就看清中国职业足球的本质:“巨资打造超级俱乐部—金钱攻下冠軍—冠军获取特权—特权带来暴利”。他也说,申花的8年兴衰就是一本教材,揭示中国职业足球的本质。周文渊提出的这么多观点是富有前瞻性的,现在看来依然如此。
4、对举国体制的反思
不管是资本的冷血与掣肘,还是官僚和地方保护主义的犬儒横行,透过周文渊犀利直率的语言,这三篇文章都始终绕不开举国体制这个话题。周文渊常提到“坚硬的稀粥”,其实就是指剥开表面所谓产业经济与竞技体育的外壳,里面的丑恶肮脏不堪,足球就是社会的写照。举国体制实现了我们一个又一个金牌梦,带给我们强烈的民族认同与自豪感,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冷思考,它的弊端也日渐暴露,而周文渊绝对算是这个群体颇有话语权的代表。
作者简介:杜小洋,1995年11月出生,男,汉族,四川广元人,上海体育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新闻与传播,研究方向:体育新闻与传播。
(作者单位:上海体育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