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

2019-10-20 05:25杜淑君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4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中学

杜淑君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的综合素质越来越受到关注。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黄金时期,道德与法治学科承担着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建设与法治意识培养,对中学生的人格塑造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如何创新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亟待每个教育工作者去探索。利用教育叙事法提升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前教育发展的新方向之一,也是我们课题研究的方向。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与教学探索,阐述叙事教学法在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促进叙事教学法在中学课堂中研究与推广应用。

【关键词】:叙事教学 中学 道德与法治

在新时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的品德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黄金时期,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学生的思想品德建设与法治意识培养的重要途径,对中学生的人格塑造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如何创新教學,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亟待每个教育工作者去探索。利用教育叙事法提升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前教育方式发展的新方向之一

一、叙事法与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融合

叙事作为一种表达个体切身体验的方法,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反思性。反思是个体由于意识到了原有经验的某种不足或产生了矛盾而对原有经验进行回顾与分析,使经验得优化、完善,使心理获得平衡的思维过程或心理过程。所谓的叙事教学法,就是让学生通过对自己生活体验或生活事件的叙述,对事件的经验进行优化和重组,揭示事件背后蕴藏的道理及教育价值,让学生在生活事件的发展中实现观念建构和践行驱动。新课程改革理念要求中学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促进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所以中学教学活动中越来越重视道德与法治教育。在道德与法治教育课堂中,如何创新传统教学模式,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中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成为教育工作者重点考虑的问题。

二、道德与法治课叙事教学的特点

(一)叙中思,事中学

课程资源是为课程活动所需要的,并对课程活动产生制约作用的一切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总和。初中生的特点、发展需求、兴趣特长状况等都是课程资源;学生的知识状况、能力状况,他们学习方式的特点等,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在讲授《网上交友新空间》时,学生能够结合生活中经历的事件总结经验,比如网上交友的好处,网上交往与现实交往有什么不同,网上交往应该注意的问题。生活叙事教学引导下的教学过程将师生的生活经验、智慧、价值观等素材性资源应用于真实课堂,教师和学生真正的感受到教学过程是他们的人生过程,是他们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健全发展。

(二)学中有理,理中有情

目前道德教育实效性不高的原因之一就是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从方法上看,把德育过程看作单向度的知识传授和灌输。从话语关系来看,教师掌握着话语的统治权。组织主题活动中,学生完全围绕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而说大话,即使学生说出了心声或真实想法,也会被教师认定为脱离教学主题而否定。叙事教学强调个人生活史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学生作为独立个体,有自己独特的感知世界和表达情感的方式。让学生将自己生活中充满的各种疑惑和冲突叙事方式进入课堂,敞开自己的也扉向他人进行倾诉,加强了叙事者与倾听者的情感共鸣。例如:《爱在家人间》这一课讲到与父母相处的时候,一个女学生非常委屈地讲述了家里自从有了弟弟,父母对自己的爱就转移到弟弟身上去了,无论她做什么事情都得让着弟弟,如果不让着他,妈妈就会骂她,她觉得很不公平,她怀疑自己是不是父母的孩子。学生故事融合了自己面对生活的各种困惑,当师生真诚地交流,通过探究的方式化解困惑时,知识也就自然呈现了。

(三)学而思,思而化

叙事作为一种表达个体切身体验的道德方法,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反思性。反思是个体由于意识到了原有经验的某种不足或产生了也理矛盾而对原有经验进行回顾与分析,使经验得优化、完善,使心理获得平衡的思维过程或心理过程。叙事教学让学生通过对自己生活体验或生活事件的叙述,对事件的经验进行优化和重组,揭示事件背后蕴藏的道巧教育价值,让学生在生活事件的移情中实现观念建构和践行驱动。例如在讲到《让家更美好》时,通过引入一个关于初中女生由于与父母关系紧张而离家出走的故事,这个故事引起了学生激烈的讨论。把活动的主题定为:如何与父母沟通?让学生讲述与父母沟通遇到哪些问題?分析父母与子女沟通存在问題的原因,并提出改善父母与子女关系的举措。通过对故事的分享、探究、反思,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体悟正确的做法,并提出了给父母写一封信等措施。此外,叙事中他人的故事为我们的行为提供了一个参照,能够使我们意识到自身行为的失当或所面临的道德困境,从而激发起人的道德反省。

三、叙事教学法在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方法

(一)生活中有课堂,课堂中有生活

知识来源于生活。教育叙事法实质上是教师围绕教育注意,选择相应的背景故事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融情于境,以达到更好掌握知识的目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深入,教育叙事法逐渐被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所重视、采纳,发展为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讲述有关的故事,这些来源于生活的真实案例能帮助中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促进法治社会建设。例如,在《凝聚价值追求》教学时,向学生讲述并播放视频:“2018年1月8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侯云德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让学生思考:“王泽山为我国武器装备和火炸药产品更新换代作出了实实在在的杰出贡献”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以实际行动弘扬民族精神。这就很快把学生引入主题,既增加中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又提高中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实现教材主旨的升华。

道德与法治知识是建立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之上的。由于中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是一项认真严肃的事情,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确保故事的真实性。用最普通的叙事方法,最直白的表达方式,向学生讲述生活中的案例,提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引趣入学,学而不厌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和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课程,如果采用一般的常规教学手段,往往会变成空洞的说教,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运用多媒体课件,使教材声文并茂、生动、形象、逼真,还能把人们在文字教材中见不到的场面、情景展现在学生的面前,生动活泼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如:教学《创新改变生活》一课时,课程开始时请同学们看视频“智慧家庭”,让学生边看视频边思考:“智慧家庭”的出现说明了什么道理?科技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创新让生活更美好。学生一下子被牢牢吸引住了,孩子们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他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智慧家庭”,从而兴趣盎然的进入本课的学习。可见,运用多媒体课件,能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有效地创设教学所需的情境,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思、学互长

教师通过叙事的方法,向学生讲述了生活中的故事,要想完成道德与法治教学,还需进行深入的探讨,将故事中体现出的道德与法治现象挖掘出来,达到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知识水平的目的。例如,教师在进行《关爱他人》的知识讲解时,向学生讲述了一个故事:“在市区的一条路上坐着一位衣衫褴褛的老爷爷,老爷爷在寒冷的天气里冻得直发抖。路过的人看见了,纷纷问老爷爷家在哪里,老爷爷因为年纪太大,已经不记得自己的家了。于是人们找来了警察,在警察的帮助下,老爷爷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家。”讲完这个故事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陌生人对老爷爷的爱心,让学生感受到故事中人们之间的爱,体会课堂教学的主旨,提高中学生的道德修养。

综上所述,中学生的道德与法治修养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基本素养。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叙事教学方法,通过合理的讲述方法讲述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探讨故事的深层含义,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能有效提高中学生的道德与法治修养,从而实现高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为中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芳莉.叙事教学在生命道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17(04):128-130.

【2】胡笛. 大學生德育叙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3】王惠,曹课兴.具身认知视角下的叙事教学研究[J].榆林学院学报,2015,25(01):82-85.

【4】智亚男. 青少年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叙事路径探究[D].西北大学,2017.

【5】吴君山.小学道德与法治叙事教学的有效路径[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8(12):90.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中学
清远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2021年招生简章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
The Shortage of W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