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发展,建筑施工不断向着高楼层、深基础等方向发展,加上一些劳动强度大、工程施工监管不严格等原因,极易发生坍塌、物体打击等各种类型安全事故。高处坠落事故在建筑工程安全事故数量占比最多,本文在分析典型事故案例后,总结了引发建筑工程高处坠落事故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预防对策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坍塌事故;原因;对策;
1.前言
近年来,很多建筑工程安全造成人身伤亡、经济受损等严重后果,产生不良社会效应。据统计,高处坠落是建筑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类型,占事故总数的35%-40%。为有效预防此类事故发生,深入剖析现有典型事故实例,总结事故发生原因,探寻针对性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2.典型事故介绍与原因剖析
2.1 “1.25”某炼钢厂高处坠落事故
2.1.1事故经过
2014年1月5日,某炼钢厂二炼钢5#转炉甲班炉长褚谋带领两名组员在检修用作业移动平台(下称小房)上轮流向转炉内投送木柴,进行烘炉作业。当随从组员离开小房后,小房向炉口方向发生倾倒,导致褚谋从炉前平台与转炉之间的空隙中坠落死亡,坠落高度10.8米。
2.1.2事故原因分析
高空作业未系挂安全带。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小房产生移动,处于不稳定状态,当作业人员位置发生变化后,小房倾倒,导致未系挂安全带人员坠落。作业人员未自觉遵守公司安全规定中的“小房作业注意安全、带好安全带”相关规定。
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现场安全交底不严谨。作业人员对于施工作业安全存在侥幸心理,并未足够重视安全带系挂。同时,经核查,现场各级管理人员在安排施工任务时,没有进行针对性安全交底。
2.2“2.10”某便民服务中心高处坠落死亡事故
2.2.1事故经过
2018年2月10日,王某站立在已经安装完成的钢结构横梁上,解除钢梁上悬杆的汽车吊吊带,准备采用人工作业的方法安装,身体重心失稳后,从操作平台坠落至地面,钢梁上悬杆由于尾端未固定完成,也随即掉落,砸中王某腿部,导致王某死亡。
2.2.2事故原因
高空作业安全防护不到位。王某违反《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中“高空作业人员应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高处作业安全防护用品”等,未按规定设置水平通道、未按规定设置防护栏杆、未按规定佩戴安全绳,导致伤亡。
钢梁悬杆安装违反操作。王某违反《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安全技术规范》(JGJ276-2012)中“屋架吊装就位后,应经校正和可靠的临时固定后,方可摘钩”,悬杆未安装好之前,王某就开始进行作业,导致被砸。
3.高处坠落事故发生原因总结
导致高处坠落事故的原因众多,以上实例为具体分析,本文根据文献以及数据,总结出以下事故原因。
3.1人员违规操作
此处人员可分为指挥人员以及施工操作人员。一方面,指挥人员违规指挥工人作业,比如为节省工资开支或由于不熟悉人员分工等,指挥不具备高处作业资格人员进行高空作业。另一方面,施工操作人员不按照劳动纪律规定穿戴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不按照正确的施工顺序施工、为方便施工擅自拆除一些防护设施等。以上两案例发生原因均存在人员违规操作现象,王某、褚某未佩戴安全繩等用具,此类原因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3.2施工人员失误操作
此类原因主要表现为施工人员行为不谨慎等失误引起的坠落,主要是因为人自身操作导致,比如不慎踩空、踩滑、工作人员交接不顺畅失误、注意力不集中或不熟悉流程操作错误等。
3.3设备构件等以危险状态存在
在进行设备安装等作业时,某些距离施工人员相近部件可能处于不安全状态,比如安全绳磨损老化、悬梁等松动、施工脚手板变形等,都易引发事故。“2.10”案例中悬杆处于非固定状态,松动后砸向王某,对其造成再次伤害。
4.高处坠落事故预防对策与建议
通过文献阅读,刘新来[1]等人均认为,应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尤其是应该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保护意识。首先,建立完善且明确的安全规章制度,对于个别易出现问题环节应着重标出。其次,组织专门的人员培训,各层级人员均应参与,要确保有效传输和正确理解。另外,制定奖罚制度,增大员工重视程度。最后,加强施工环节管理,确保责任到个人。
5.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关系重大,安全问题更不容忽视。“底层”施工人员多为农民工,教育程度低等且安全意识不强,而且还存在极多其他不确定因素会导致安全事故。为保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对安全事故给予足够重视,政府和企业应制定相关政策,加强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 刘新来.分析建筑工程施工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科技展望,2014(21):10.
作者简介:王贺(1998.12—),女,河北省衡水市人,南京市江宁区河海大学,工程管理专业,本科生。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