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泰昌
记不清从何年何月起,我养成了一个不好的习惯。即便是白天,阳光满照的白天,我一回家,一走进凌乱不堪的书房,一伏在杂乱的书桌前,就习惯性地扭开台灯。25瓦的灯泡散发出昏黄的光圈,将我的身影笼罩在昏黄的一片里。①哦喜爱在昏黄的光线下看书,看校样,听音乐,抽烟沉思。我总感觉,这昏黄能给我带来什么,心绪烦躁时能使我渐渐宁静下来乃至忘掉了这昏黄。我说不清也不想去剖析这种心态,反正它给我带来了难求的益处。当我在苦苦地思考问题或专心写作时,被一个不愉快的电话破坏了情绪,在这昏黄的光照下,抽一支烟,听一支曲,即刻能将这突如其来的不快驱散。这些年,我的许多文章就是就着昏黄的灯光写下的。②
绝不是我的视力太好而适应了这昏黄微弱的灯光。我的视力并不好。大学毕业体检,我就有200度的近视。大夫劝我配眼镜,叮嘱我夜读时务必戴上。当时没有钱,也顾不上爱惜自己的身体。至今也没有戴上眼镜。那是近30年前的事,现在年岁大了,据说轻度的近视能自然变化成不近视。我在中学几年。晚上都是就着菜油灯复习功课的,光线昏暗微弱,看书很吃力,眼睛发胀。怪不得那时,我常喜欢面对着冉冉升起的一轮红日,面对着中午的烈日骄阳,好补充储存些阳光。③
①“不好的习惯”,欲扬先抑。突出“昏黄”。以此色调传达出一种独特的精神氛围与感情基调。
②详细写这个“不好的习惯”给“我”带来的益处。语言充满温情,画面感很强。
③补写一笔,交代自己喜欢昏黄光线的习惯是有原因的。最后一句生动诙谐,传达出作者的乐观精神。
我第一次踏进燕园,看着干百张老同学那亲切微笑的面容,激动得忘了时辰。我被领到暂作宿舍的小饭厅中的一张上铺前,将行李稍稍安顿后,就有人来招呼我去大饭厅吃晚饭了。我去窗口端了一碟炸带鱼。我的家乡是鱼米之乡,几乎天天吃鱼,可海鱼我是头一次吃。我先用筷子夹着吃,后来见到别的同学用手拿着吃,我也学着这种吃法。从乡下进京城,从一所县里的中学,来到这所被称为最高学府的名牌大学,一切都感到陌生新奇。记得临上火车时,班主任张老师一再关照我:到了那里,时时小心,多向老同学请教。我见到许多老同学将菜盖在饭上,一边吃,一边在饭厅周围的橱窗前看报,我也跟着走了过去。所不同的是,我一时还不善于边走边吃,边看报边吃。我只管看报,从这个橱窗到那个橱窗,从这张报到那张报。待想到碗里的饭和一块块焦黄的带鱼时,饭也凉了,鱼块也凉了。我感到有点冷。黄昏来临,秋意袭来。④
我被一位高班同学带到未名湖畔。幽静的小道、秀丽的景色使我忘却了三天三夜旅途的辛劳。临湖轩一带一团团一簇簇的翠竹在微微地晃动,这一团团一簇簇模糊的黑影在神秘地引逗着我。有人去湖边散步,也有人急匆匆地行走。老同学告诉我,这些匆忙的人是去图书馆占位子的。我抬头望去,在树丛的近处远处,星散似的大屋顶的建筑里灯亮了,昏黄的点点。一个黑影迎面迟缓地移动,接近时,我才辨出是一位老人,瘦小的老人,手里拎着一个书袋。待老人慢慢远去后,老同学说他是哲学系的一位名教授。似乎看出我不解这老人为何这么晚才回家,老同学忙解释说,教授也常跑图书馆,他准是下午去查资料,弄到现在才发现该回家吃晚饭了。我好奇地回头去看他,他已消失在黑暗之中,昏黄的路灯孤独地高悬着。⑤
我熟悉了燕园的生活。八九年丰富而又单调的生活给我留下了无尽的记忆。记忆不都是愉快的,有些是不值得记忆的。但上千个黄昏忙着去文史楼抢占座位的那股认真劲和荡在心头的那点充实感,是我至今乐于重温的。⑥
⑤二写“燕园的黄昏”。老教授废寝忘食,沉迷于研究学问的形象给了“我”很大的震撼。作者虽然没有明写,但读者由“我好奇地回头去看他”一句。不难想象。“孤独地高悬着”的“昏黄的路灯”,有象征意义,如同那位老教授一样,让“我”的精神受到了熏陶。
⑥三写“燕园的黄昏”。“上千个黄昏”“养”得的“那股认真劲”和“充实感”是自谦与欣慰,也是怀念和感恩。这是“燕园的黄昏”对“我”人生的塑造。
我迷恋燕园的黄昏,有次竟闹出个笑话。我跟研究生时期的导师杨晦教授几年,快毕业时,我忽然想起该和老师留张影作纪念。我好不容易借到一架苏联出产的老式相机,主人告我里面还有两张黑白胶卷。晚饭后,我拉着一位曾在校刊合作过的同学去燕东园,杨先生正在屋前花丛里散步,听说我是来照相的,他笑着说:光线暗了,又没有闪光灯,怕不行。我说:试试看吧!他坐在藤椅上,我站在旁边,周围全是鲜花。虽然用了最大的光圈,冲出来仍是黑乎乎一片。这张照片我1969年下干校时丢失了,模糊中显现出来的老师亲切的笑容,我还记忆清晰。⑦
离开母校20多年了,其间少不了回去,办完事就走。大约5年前,朱光潜老师请我为他编本集子。晚饭后他每天去未名湖一带散步,叫我同行。我们走到湖边,落日的余晖尚未退尽,他一路谈着正在翻译的维柯的《新科学》。他望着未名塔,笑着说:这里景色很美,可以入画,不过有时你感觉到这种意境,有时你感觉不到这种意境。我知道朱先生近来的心情很好,他借景抒情,又在發挥他的美学理论了。⑧
我盼望有机会常在燕园度过黄昏,看来很难如愿。前些天我在燕园围墙外的一家饭店开会住了半个月,也没有找到这个机会。然而我毕竟已习惯于在昏暗的灯光下遐想,在幽思中重温那燕园黄昏留给我的一切。⑨
⑦四写“燕园的黄昏”。笔调轻松。对导师的怀念,其实就是对“燕园的黄昏”的怀念。
⑧五写“燕园的黄昏”。“落日的余晖尚未退尽,他一路谈着正在翻译的维柯的《新科学》”,燕园黄昏的景色总是和教授热心学术的形象联系在一起。这也是“我”如此迷恋“燕园的黄昏”的主要原因。
⑨将“燕园的黄昏”与自己喜欢“昏黄”的习惯自然而巧妙地结合起来,表达“燕园的黄昏”所象征的那种专心治学的精神对“我”的影响,以及“我”对母校的怀念和感恩之情。
总评:作者以日常生活习惯起笔,回顾了在燕园学习和生活的经历。文章着重选取了黄昏背景下的几个记忆片段,通过人们习焉不察的细节,生动表现了燕园这个百年学府深厚的历史底蕴、优良的治学传统与宝贵的人文精神。作者将这一切统摄进“燕园的黄昏”里,真实而深刻地揭示了其对自己精神的陶冶与人生的导引。表达出对“燕园的黄昏”深深的怀念和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