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航
摘要:在开展住宅的室内建筑环境时,如果能够合理地运用视觉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能够使得室内居住环境变得更加温馨、舒适,从而进一步地提升居民居住的幸福感,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国内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据此,本论文阐述视觉心理学的相关特征,据此分析视觉心理学理论运用到室内设计中的路径,从而希望可以替室内居住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视觉心理学理论,室内设计,固有优越性,视错觉
1 引言
在最近几年中,民众愈来愈关注住宅卧室空间质量的提升。怡人的住宅卧室质量,不单单应具有良好的性能,同时也应具备不错的视觉外在效果。视觉是民众获取外界信息的核心渠道,约76% ~ 86 %的外界信息均经由视觉方式加以传送的,约90%比例的人的行为亦起源于视觉。所以,合理地把控视觉疗效变成住宅卧室设计师关注的重点领域。而视觉心理学则借助于形式媒介来化解形式和视觉之间的特殊联系。住宅卧室空间通过必要的视觉渠道来表达确定阶段内精神层面的、民族化的以及区域性的文化理念。因而,视觉心理学理论和住宅卧室设计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合理地掌握视觉心理学的特点即变成住宅卧室设计的重点。
2 视觉心理学理论的主要特征
2.1固有的优越性特征
就心理学领域而言,视觉在挑选各种刺激时凸显出优越的特性,能够自主地优先选出若干具备特色的感官上的刺激目标。当视觉选取刺激类型时,它的优越性主要表现于如下的2点:其一,视觉对于实时性物体的刺激会产生感应现象,和相对静态化的物体相比,更加凸显出感觉的特性,能够在物体进行运动时同步地获取它运动的具体路径,全部流程呈现出感应上速度的快捷性;其二,当物体的外观、亮度、色泽和大小发生改变之际,视觉亦会进行优先性的挑选,通常忽略改变情况并不明显的刺激类型。上述2点主要突出的是视觉对于动静的改变、外观色彩以及更加新鲜的现象更表现出鲜明的优先性选择的特点。
2.2 视错觉的特征
视错觉主要指的是个体借助于视知觉的感受器来接纳外部的信息之际,会对外部的事物出现歪曲式的视知觉现象。其前提条件主要是认知、光学、皮层和网膜。究其实质,视错觉是人对视觉加工时的正常化流程,而非异常化的现象。从种类而言,视错觉的类型不一而足,其中,几何图形视错觉是最为常见的类型。另外,走廊视错觉以及泽鲁纳视错视等也是司空见惯的类型。后二者在原理上比较接近,即在对不同间距的同一个物体进行观测时,观察者会明显地感觉到越远的物体越小,事实上是大小毫无区别的物体。至于泽鲁纳视错觉视属于角度领域的视错觉。譬如,在对住宅的地砖进行观测时,会不难发现间距比较远地砖的边线存在着角度现象,甚至会发现又若干边线出现曲线的形状,实际上它们都是直线,都处于互相平行的状态之中。
3 视觉心理学理论运用到室内设计中的路径分析
3.1 固有优越特性的运用
根据视觉心理学理论,最引人注目的是处于运动状态的物体。因此,在住宅内,大家通常会把目光率先聚焦于自己所感到兴趣的对象。比如图1所表示的是一间游戏室,走进此卧室之后,一般会首先被室内色彩斑斓、鲜亮的柜子所吸引。其后,将视线转移至窗边灯具处,而始终不愿转移眼球。
再者,在涉及到室内的设计过程中,图形的建构亦凸显出广泛性运用的特点。比如,乔治·卡内考在设计罗森菲尔德的宅楼时,即在墙壁处设计了残缺形状的圆形。当大家发现看它之后,会自主性地基于自己经验来推导出其为圆形的状态,设计人员即用此非完整的圆当作墙壁的装饰物,引发人的想象性思维,同时,当人在观看此图像时,他们的视觉亦会顺着缺口处展开寻觅,从而起到导向性的作用。
3.2 视错觉的应用
卧室中有序化的反复性竖线可以起到扩展空间的效果。倘若宅楼并不高,墙纸又是垂直方向的线条或是细碎的图案,且延续贴至天花顶处,那么即能够在视觉上达到强化空间高度的效果。横线条则可以加宽居室的空間;深颜色的地表匹配颜色雅致的窗帘或是墙纸,可以使得深度上出现视错觉效应,从而使得空间出现纵向的延伸视觉感。卧室狭长,那么可在室中另一方的墙面处镶嵌一大块的镜面折射室中的景物,如此,即可以让卧室显得更加敞亮些。具体可参见下图2所示。将其应用于书房的墙面处,能够添加几分韵味与情趣,从而活跃思维,有助于积极思索。图3卫生间墙壁因为采纳了凹凸型的图案,从而让整个空间更具有层次性,同时也呈现出一定的改变格局,丰富了空间格局。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卧室进行设计的终极目标在于营造出更加丰富、人文化且惬意的居住氛围。因而,有必要运用视觉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在现实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始终秉持“围绕人这个轴心”的设计理念原则,科学而又合理地把握好宅楼的装扮、环境和居民起居日常生活以及工作等之间的内在联系,据此设计出更佳的居住室内建筑风格。
参考文献:
[1] 杨国林. 关于视觉心理学在住宅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 现代装饰(理论),2016(07):45.
[2] 郝婷.视觉心理学在住宅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大舞台,2015(05):69-70.
(作者单位:云南工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