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治民
进入2019年,消费金融行业出现新现象:互联网巨头、信托等新主体跑步入场,行业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但奇怪的是,各平台产品利率不降反升。
两个地方银保监局最先做出反应。9月12日,中国银保监会湖北银保监局表示,力争按照每个学生消费贷款 5000 元左右标准,向全省大学生投放80 亿元至 100 亿元消费信贷。
中国银保监会浙江银保监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个人消费贷款有关问题的通知》,重申了对于持牌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业务(不含住房按揭贷款、汽车消费贷款)的流向、用途、与其他平台合作方式等方面的要求,并点名要严格管控信用卡业务。
两地银保监局的政策,一松一紧,殊途同归:让消费贷回归正常,即回归到正常利率水平,回到服务个人短期消费的初衷。
但事实证明,要实现这一政策初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花钱一时爽,还款火葬场。”今年32岁的傅鸣从来没想过,这句话说的就是他。2010年大学毕业后,傅鸣就一直在长沙的建筑工地上当施工员,没有专业资格证和职称,工资一直只有3000元到5000元,且工作不稳定。毕业没多久,就因此被女朋友甩了。从那以后,傅鸣就成了酒吧的常客。一开始,工资不够花时,入职时办的信用卡可以当他的“付款机”,到后来,信用卡每个月的最低还款他都还不上。听酒吧的人说,凭电话号码和身份证就可以在P2P平台借钱,傅鸣像是找到了“救世主”,疯狂到各大平台借钱。
几年下来,傅鸣累计负债达到20多万,他的工资没法覆盖最低还款,各种催款电话、律师函和开庭通告等纷至沓来,如今他不堪其扰换了电话号码和手机,试图逃债。“以他的工资肯定还不起,估计也不想还了,他是耳根清净了,但催债电话都打到我妈那里去了。”傅鸣大学同学黄谷中埋怨道。
傅鸣到网贷平台的借款主要是现金贷,他能如此轻松获得贷款,源于互联网金融给消费金融带来的便利性和风控的漏洞。消费金融,又称消费贷,是指由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平台(电商平台、P2P、分期平台等)等机构向消费者提供资金,用于满足消费需求的一种信贷产品。
近年来,政府持续从消费侧发力试图推动经济增长,2014年起,各大互联网电商平台发力消费金融,“京东白条”“花呗”等产品出现,用户用手机号、身份证号就能申请贷款,获得消费贷的便利性大大提高。
《南风窗》记者曾做过小范围线上调查,大部分人都曾用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平台的消费贷,并且有清晰的“分工”,购买大件物品使用互联网电商的消费分期或其他消费贷,日常消费用“花呗”或者信用卡支付,大多数人将这种搭配自诩为“黄金搭档”。另一份艾瑞咨询的报告显示,我国18岁至30岁人群中,近七成的人曾使用过消费分期,另有约两成的年轻人未使用但持开放态度。
相关数据显示,从 2014 年的 0.02 万亿元到 2018 年的 7.8 万亿元,互联网消费金融放贷规模增幅近 400 倍。
糟糕的情况是,一些无信用的低收入人群,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使用消费贷,然后在不同平台中,轻松实现借款、还款平衡,融360在2018年8月发布的一份消费贷调查问卷样本中,有近一半的受访者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约1/3的受访者都在“以贷养贷”,还有5%受访者“资不抵债”。
一旦后续借款受阻,上述平衡打破,隐藏在消费金融便利背后的高利率,浮出水面。
隨着各地银保监局政策收紧,滴滴、美团等互联网二梯队的公司纷纷布局消费金融,“消费贷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了”,不知不觉,消费金融的黄金一去不复返。
如果以消费金融公司试点为起点,这10年发展中有两个关键年份:2014年和2016年。2014年,“京东白条”“花呗”等产品为起点,消费金融的商机被互联网巨头发掘;2016年,网贷行业出台首部监管的基础法规,将P2P平台定位为点对点的信息中介平台,且需遵循小额分散的业务原则,于是,网贷平台开始大规模转向消费金融的蓝海市场,这两个事件代表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崛起。相关数据显示,从 2014 年的 0.02 万亿元到 2018 年的 7.8 万亿元,互联网消费金融放贷规模增幅近400 倍。
如今,美团和滴滴也开始布局消费金融,行业发展的“清明上河图”更庞大,主要有三大类机构,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金融平台。涉及的不同类型主体有各大商业银行(建行、招行、兴业银行、成都银行等),实业公司(海尔、周大福等),信托公司(中信信托),资管公司(华融资管),互联网科技公司(阿里巴巴、腾讯、百度、新浪微博、滴滴、美团、苏宁等),网贷平台(拍拍贷、陆金所、PPmomeny等),分期平台(分期乐、乐信、51信用卡分期等)。此外,还有一波作为行业配套的金融科技公司,为这些主体的消费金融业务开展提供技术支持。
消费金融的发展需要金融牌照、资金、技术、客流、场景,缺一不可,这些主体各自在不同要素上有自己的优势,随着监管加剧,逐渐形成了资金方(持牌金融机构)+流量方(网贷平台、分期平台、贷款超市)+技术方(金融科技公司)等多方协作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