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岚
一个大问号
从长江下游一步跨到黄河上游,在戊戌年的岁末,我没有想到突然会接到通知前往一个陌生的地域。
就像一只失群的雁,在忐忑中落在了甘肃兰州的土地上,因飞机延期误了接站,当我独自坐上中巴,像一只羚羊钻进莽莽高原追赶大部队时,心中依然是忐忑的。
我的终点站是临夏。
中巴车的司机说,从兰州出发还有两三个小时车程。
正是黄昏时分,太阳懒洋洋地躺在远山梁上,以它不太热情的眼光一直打量着我,车窗外的景象随着光线的黯淡,渐渐变得朦胧起来。我的心情不由得也揪紧了。
莽莽黄河上游的临夏,值得我们这群作家千里迢迢寒冬腊月赶来么?
箱子里装满了御寒的衣帽物品,我这个长江之滨的来客,第一次在冬天踏上想象中“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御寒,是首要的准备。
临夏,就是俗称的“河州”,因黄河而得名。
东有温州,西有河州。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的这话,将河州与温州并列,可见河州的社会影响。河州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在黄河的上游,是古代西部的“旱码头”,历史上一度以“旱码头”、“茶马贸易”而驰名。
无论是“河州”还是“临夏”,抢眼一看,这个称呼丝毫与寒冷和干燥搭不上边。
我这个长江边住惯了的人,一直以为大西北是黄土高坡,是黄沙漫天,长河落日,大漠孤烟,满眼都是岑参笔下的边塞景象。接到通知去临夏的时候正是三九的最后几天,以为哈口气都会结成冰,撒的尿也会结成冰棍的。便带了满满一箱子的毛衣、手套、围巾、帽子、暖手宝和雨伞,穿了厚厚的羽绒服羽绒裤和棉靴。也正是这样的景象从小占据我的脑海,为了填补足迹里的一处空白,我才在数九寒冬里匆匆走进了陇原名城临夏。
最初的印象
一路上,窗外掠过的莽莽高原景象、间或闪过鳞次栉比的高楼、冒着烟雾的巨大的烟囱、各色各样的广告和霓虹灯的标牌以及清真寺顶……我眼前的城镇与乡村,与江南城镇景观大同小异。
冬天傍晚5点多的时候,正是江南华灯初上,暮色会迫不及待地尾随着寒气,从朦胧的树影间向着房屋向着人群弥漫过来,渐渐将人们赶进房子里。而我乘坐的中巴车从兰州航站楼出发,在高速上以不到80码的速度行驶,金色的阳光正从黄色的山顶上普照过来。那大山的褶皱里,薄薄的积雪仿佛是棉农们撒落的棉花,显得格外静谧而耀眼。车里的温度太高了,汗津津的我,只得脱下羽绒服和棉鞋。偶尔闪过一棵青黛色的小树,不,有时是小小的稀疏的一片,就像惜墨的国画家小心翼翼涂抹的一笔枯墨。时差就在缓慢的车轮中让我渐渐接受了一个陌生的黄土高原,一个夜色里的黄土高原,朦胧中,它的雄浑、它的朴厚、它的坦荡,渐渐抚平了我惶然的心绪,让我这个江南客仿佛是赶一场老朋友的雅集,心情急迫起来。
晚餐后已经九点多了,也顾不得休息,我们这群从各地赶来的报告文学作家便在当地文化系统的同志带领下去八坊十三巷。
夜气很冷,街上行人稀少。古色古香的一条巷子,翘檐的富有少数民族特色的门楼,“大旮巷”三个金色的大字在深蓝的背景下,透着神秘诱人的光辉。门前的灯笼在寒风里轻轻摇晃,街巷中难得见到行人,楼顶屋檐淡黄的灯光,将整个街区烘托出一种恬静优美而清冷的意境。
给我震撼的是,墙壁上到处镶嵌着大大小小的雕刻,深灰色的质地,这是“砖雕”,临夏的一宝,内容丰富多彩,雕工精致逼真,随墙就面,或大或小,展示着临夏世世代代灿烂丰厚的多民族融合的历史风情。只见招牌,不见店铺,木门虚掩,门里是各家各户的院落。壁灯清幽,壁挂篮里吊垂着各种花草。我仿佛到了江南古镇。
漫步曲巷,所见雕花的门,镶花的房,青青的砖墙,墙面上砖雕拼砌成画,花草、树木、青山、流水、亭台楼阁、田园风光,别具一格,栩栩如生。雕花,以牡丹为多,各色各样,不一而足。进了院墙,迎面就是雕花的看墙,木雕门,砖雕墙,古色古香,曲雅大方。花墙之侧,又是一道小门,或圆,或方,走进小门,入眼是翘角的房脊,青瓦,花窗,画门,院内一两棵树,几簇花,点缀房前。
这是西北边陲么?这是黄土高原么?我不禁惊讶和疑惑起来。
但这里确实是临夏,是黄河的上游,是早先岑参笔下的塞外,“平沙莽莽黄入天”的地方。
走进“马耀良葫芦雕刻艺术研究院”、走进“河州工匠工作室”、走进“临夏葫芦雕刻艺术协会”……我彻底被吸引了,挪不動双腿。
小小的葫芦,就像封神榜里大师手上的法宝,法力无边,把我定住了。
小葫芦,大雄心
葫芦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里,有着特殊的文化内涵。它从最早的食用药用,到日常器皿、辟邪的装饰物,乃至而今的手工艺品,越来越多地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葫芦的形象令人喜爱。自从对易经感兴趣后,我便同葫芦结了缘。我的车里挂着葫芦,我的家中挂着葫芦,我的包包上吊着葫芦……目之所及,到处是葫芦的倩影。别人喜欢穿金戴银,而我却特别喜欢葫芦,就如喜欢玉石一样。
临夏雕刻葫芦,2006年被列入了第一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但我来得仓促,事先没有做足功课,我没有查阅临夏的相关资料。我随着采访团走进“茶马互市”街区里的临夏州葫芦雕刻艺术协会时,老实说,我的惊讶的确是巨大的。
多、精、大,琳琅满目,这是葫芦雕刻艺术协会会长张作良的工作室给我的震撼。一楼是门店,玻璃柜台里展示的大多是价位一般的商品,二楼是价位较高的精品区,以张作良的艺术作品为主,有省级以上展览、博览会的参展品,有多年来的个人收藏品,也有部分同仁及弟子的得意之作。一般来说,他们获奖的代表作是自己收藏,舍不得出售的。让我惊讶的不仅仅是精雕细刻的画面,还有我以前未曾见到过的鸡蛋葫芦、疙瘩葫芦、亚腰葫芦、蚂蚁葫芦、扁圆葫芦、长柄葫芦等等,一个个,配上精美的底座,摆放在玻璃柜里,就像博物馆的藏品一样。长柄葫芦长得就像玉如意,几乎无需任何加工,挂在墙上活脱脱就是一件艺术品。
葫芦好看而难雕。雕刻葫芦工艺极其复杂。仅准备工序就多达六道。首要开口,就是在挑选好的葫芦顶上剐一个圆口。二要掏籽,又称挖肚子。三曰掏肉,又称挖瓤,且要分次挖,边挖边晒,以防“塌壳”。四为晒泡,晒干后再用开水烫泡去皮。五要刮皮,有粗刮细刮之分。最后上光,一般要打好上光蜡。这才算是有了一方能够动手创作、驰骋想象的艺术空间。
雕刻葫芦,集书法、绘画、篆刻于一体,技法以中国画线描为基础,以其奇妙的构思、精美的图案、娴熟的刀法将人物、山水、花卉、飞禽走兽刻入画面,表现题材多为中国吉祥图案,历史典故,人物及唐宋诗词等。一般先用铅笔打底稿,这叫“引”,然后以特制的钢针刺破表皮,在表皮上篆刻,涂以松墨,最后上光。刀法轻于金石,重于微雕,点、挑、划、拉、刺、勾……轻重有致,力求眼、心、手配合默契,一气呵成,稍有不慎就可能前功尽弃。所以,雕刻葫芦的艺人,除了要具备精湛过硬的雕刻技艺之外,还必须要有扎实娴熟的国画基础。因为没有好的国画专业为基础,就难以完成一幅好的雕刻葫芦作品。
雕刻葫芦艺术品,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最常见的就是比较大的亚腰葫芦艺术雕刻,像他们参加大型展览而获奖的《伟人肖像》、《千手观音》、《八十七神仙图》、《一百佛》等等,都是选择的这种比较规整的亚腰葫芦。一种是小圆雕葫芦,大的如拳,小的似珠,一般用于装饰和旅游工艺品,不仅可供人们收藏观赏,还可以用于老人健身益脑。另一种是单吊葫芦,通常只做蝈蝈和蚂蚱笼子,在顶上旋开一个圆口,再配以花边图案,腰部镂刻“一贯钱”,将蝈蝈、蚂蚱装在里面,十分别致。还有一种就是天然生成的疙瘩葫芦,浑身长满奇形怪状的小疙瘩,虽然其貌不扬,但经过加工雕琢,赋予了其天然的拙趣和意境,令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
临夏葫芦雕刻名家辈出,高手如林。先后涌现出了甘肃省中国工艺美术特级大师马耀良、甘肃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马世贤、二级工艺美术大师唐占鸿、康建林、张作良、杨永龙等一批民间艺人。
张作良,是土生土长的汉族人,他的老家就在临夏县。在河州上,张作良在家乡种了60亩葫芦。有自己的生产基地,才能保证葫芦原材料的品质。
张作良自小酷爱绘画,自学雕刻葫芦,依靠传统的绘画技艺,在葫芦雕刻上探索出了一套成功的经验,作品大多取材于古典戏剧、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也有山水、花鸟、名胜古迹、民俗风情等,代表作有《八十七神仙图》、《伟人肖像》、《千手观音》等,雕刻的人物形象活泼、栩栩如生,画面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细密精致纷繁,曾多次获得国家、省、州大奖,并以种植和葫芦雕刻为抓手,带动了当地和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不仅增加了群众收入,同时传承和发扬了中华传统文化。
大凡葫芦雕刻师,都必须先懂得绘画,有些人早先还是画家。
在三楼的工作室,我见识了张作良这个工艺美术大师的风采。墙壁上挂的都是他自己的画,地上还摆放着刚刚完工的画,桌上有未完工的葫芦,各种雕刻工具铺在毡子上,框子里堆满了各种葫芦原材料。由实木沙发围起一方会客雅座,摆放着精美的茶具。里里外外都弥漫着高雅的艺术氛围。50来岁的张作良,留着大背头长发,语音轻软,给我一种儒雅温厚的感觉。他自小酷爱绘画,后来自学雕刻葫芦,出道早,2004年6月,他的作品《黄河铁桥》、《白塔山》等反映兰州景点的八件雕刻葫芦作为甘肃特色工艺品,由省政府赠送给美国驻华大使雷德先生等国际友人,从此开始了他雕刻葫芦大师的艺术生涯。
普通的雕刻形式是在葫芦根部和颈部两头刻有圆圈,或单圈或复圈。在圈圈上刻有规矩、对称的几何形和弧形的花边。葫芦中部留有四大圈圈或空白面等,将人物、山水、花卉、飞禽走兽画入画面,供人们欣赏,表现题材多为中国吉祥图案、历史典故、人物、唐诗宋词。
张作良每次创作前,都是先选葫芦,反复观察,然后根据其外形苦思冥想与之匹配的画面。一直要等到考虑成熟后,才正式动手打磨、描笔、书画、雕刻、上漆。葫芦雕刻是细功,点、挑、划、拉、刺等要轻重有致。他创作过的最小的一件作品是一只5厘米高的小葫芦,上面刻了一幅人物山水画,图案虽小却纤毫毕现。《八十七神仙图》上有八十七个人物,每个人物的神态表情都不一样,雕刻时,不能出一点差错,而且上面还刻有6400多字的《金刚经》,哪怕错了一个字,有一丝败笔,都不能算精品。我们看到,一个25公分左右的葫芦上,八十七个人物神态各异、惟妙惟肖,上面的金剛经一排排,密密麻麻。需要拿放大镜观看欣赏。这样的细工慢活,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张作良坐在桌前,拿着铁质雕刻笔时,他的眼神里充满着专注、热爱和执着,右手因长期从事雕刻而有些变形,而那支因长期使用而被磨平棱角纹路的雕刻笔,在他手中笔走龙蛇,他用专业、专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诠释着工匠精神。葫芦为纸,针尖为笔,一笔笔刻画出一幅幅精美的图案,也刻画出了张作良大师的精彩人生。2007年,张作良因其精湛的技艺,获得了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发改委等9部门联合评审颁发的全国工艺美术优秀创作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了表彰大会,温家宝、曾培炎、李铁映、郝建秀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会祝贺并颁奖。2008年7月5日,奥运火炬在兰州传递之际,张作良的雕刻葫芦作为甘肃特色工艺品赠淤省委宣传部奥运传递文化组,中央电视台、甘肃电视台播出受赠实况。2008年12月,张作良获得由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人事厅、省农牧厅授予的“甘肃省农村优秀人才荣誉称号”。
在社会快速发展、传统文化不断受到冲击,甚至面临着消失的今天,作为雕刻葫芦的传承者,面临什么样的问题,将来又如何传承下去,张作良面对我的提问时,他说:“老一辈民间传统艺人留下来的经验,技法正在不断地流失,民间工艺传承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作为协会负责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传承和发扬葫芦雕刻艺术,把临夏葫芦雕刻的艺人集中起来,进行规模化生产,从技艺的传承到葫芦的精包装、集中销售,形成一条临夏葫芦雕刻特色产业链,做大葫芦雕刻的文化产业。”
而今,临夏全州有320多人从事葫芦的种植、雕刻及销售,雕刻各类葫芦作品15万件,完成产值1800多万元,产品畅销国内外。小小葫芦,不仅为人们送去了祝福和喜悦,也丰富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和审美文化内涵。
小葫芦,有爱心
马耀良葫芦雕刻艺术研究院就座落在大旮巷里。这个小小的门铺,还挂着另一块牌子:临夏州特殊教育学校——折翼手工坊。雕花的木门里是一间展示厅,玻璃柜里展示着各种大小不一的雕刻葫芦。靠里是一间办公室兼会客室。我对喇玉祥、马世贤和三个聋哑学生的采访就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马辉元也是一个热心肠,他在一旁拍照片。三个男生见到我很兴奋,互相之间交头接耳,用眼神和手势比划着。但我不懂手语,我与他们无法直接交流,只能通过喇玉祥翻译,后来我干脆在纸上写出我的问题,由他们去答题。
话题自然是从葫芦雕刻说起。喇老师把几个孩子雕刻的葫芦拿给我看,说他们雕刻的这些葫芦好的也能卖几百元一个。神情言语间透露出赞赏与宽慰。
29岁的喇玉祥是研究院的院长,也是临夏州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他与甘肃工艺美术一级大师马世贤都是马耀良的徒弟。
墙上显眼处挂着一幅人物图像,戴着眼镜、胡子又白又长,仙风道骨模样。他就是马耀良。马耀良在河州回族葫芦雕刻界深孚众望。
清末明初,金城(兰州)有位手艺高超的老艺人李文斋,不仅擅长诗画,还会在葫芦上雕刻。河州马耀良拜其为师,学成后便开始雕刻葫芦,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吸收微雕之长,采用高难的针雕技法,用大针勾勒,小针刻画,使得雕刻葫芦艺术日臻成熟,并广泛在河州艺人特别是回族艺人中流传。其人物刻画神态造型细腻逼真,线条流畅飘逸,着色淡雅清新,山水花卉、民间故事、名胜古迹、飞禽走兽、神仙人物……在他的刀针下,应有尽有,各具神态,栩栩如生。1983年,参加广交会,被列为国家出口产品之一,备受国际友人青睐。
马耀良的作品以其精湛高超的艺术性享誉国内外,他的《水浒?一百单八将》被一位台湾客商带到美国华盛顿卖了40多万元。马来西亚、日本等国内外客商纷纷慕名订购他的作品。葫芦雕刻要靠眼力,马耀良出生于1927年,上了年纪后,体力差了视力弱了,雕刻的作品就少了,但他却培养出了不少徒弟。
在马耀良的带动和培养下,河州葫芦雕刻逐渐发展成为较有影响的文化产业,涌现出不少回族的雕刻葫芦大师。
喇玉祥就是马耀良的徒弟,他是一个很有爱心的年轻人,受聘于临夏州特殊教育学校,教残疾学生雕刻葫芦。
2017年5月10日上午,临夏州特殊教育学校首家“折翼天使手工坊”在临夏市八坊十三巷正式挂牌开业,这标志着临夏州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与市场顺利接轨,同时也为该校学生打开了一扇光明的窗子。
临夏州特殊教育学校自2011年建校以来,立足本地实际,创新性地在义务教育阶段先后开设了葫芦雕刻、烙画、剪纸、串珠、刺绣、丝网花、烹饪、缝纫、砖雕、彩陶等职业技能课。“折翼天使手工坊”的成立将有效推进该地区职业教育与市场接轨,培养学生成为自食其力的人。
喇玉祥说:“一个残疾孩子入学,就能解放一个家庭;一个残疾孩子掌握一门实用技术,不仅能自食其力,也能帮助家庭脱贫。”这是临夏州特殊教育学校发展的方向,也是学校师生共同的目标。“折翼天使手工坊”的顺利开办,离不开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和支持,也凝聚了校领导及全体师生的心血。在手工坊内,摆放的每一件手工艺品都是该校听障学生用心制作而成的,虽然他們听力有障碍,但从细致、精美的工艺作品中足以听到他们内心世界勇于追求梦想、渴望成才的响亮声音。
临夏州特教学校已走在了全省、甚至全国特殊教育学校的前列,受到了省内外特校、家长、社会的高度评价和肯定,被省州多家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新华社记者在《新华每日电讯》做了“特殊教育帮助临夏州残障孩子‘烙刻更好未来”的报道。
值得一提的是,这所学校外聘职业课教师没有编制,薪资酬劳很低、一学期只拿2000—3000的工资,几乎是义务劳动。这对有家小的男人来说,要长期坚持下去很不容易。这些外聘职业课老师,大都是来自于民间的手工业传承代表,具备正规的专业副高级职称。
可是他们在教授聋哑学生学习雕刻葫芦时,困难重重,首先是语言障碍,这些老师都不会手语,交流方面遇到了一定的困难。虽然有专业手语老师翻译,但却达不到亲授的效果。所以,他们只能采取现场见习的方式,先让学生观摩,然后让学生动手做,做完后教师当场修改,修改完后又让学生照着修改的样子再做一个。就这样反反复复,为的是让这些孩子熟练掌握雕刻技巧。给我们拍照的马辉元也是个富有爱心的人士,他经常出资买葫芦原材料,捐给孩子们学习体验雕刻。
喇玉祥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前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说法,师傅总要留一手。但我们不是这样。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让这些残疾学生由一个家庭的累赘而成为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也是落实党中央要求的“精准扶贫”的最好途径。我们不能利益至上,要有匠心有匠德,源于民用于民。
近些年,马世贤、喇玉祥等人便停止独自挣钱,专注教学生。
喇玉祥不到三十岁,在叙说过程中,表现出的坚定和爱心令人很受感动,仿佛这些残疾孩子就是他的弟弟,是他的亲人。培养他们带出他们就是自己义不容辞的一份责任。
那三个学生专心致志听着,一脸质朴的喜悦和期待。我知道他们不懂我们交谈的语言,但肯定猜得到我们谈话的大体内容。
这个冰天雪地的季节,室外寒风凌冽,室内却让我始终感到温暖如春,心潮澎湃。
我让三个学生在纸上各自写出自己的姓名、年龄和民族,写出自己在雕刻葫芦过程中的感受,写一写他们在雕刻过程中所经历的印象最深的故事,对今后的希望和建议。但三个人最后交给我的除了各自的姓名年龄和民族很清楚而外,其它几句话都不通顺,得费神琢磨。我对学生的采访因语言不通而大打折扣。
参观手工坊时,几个小伙子兴奋地跟在后面,时不时以他们生动丰富的表情和手势回答着我的提问,我连猜带问,依然似懂非懂。一方墙上的柜台里琳琅满目,摆放着他们雕刻的葫芦。这一件件葫芦作品都是听障学生用心制作而成,虽然他们听力和语言有障碍,但从细致、精美的工艺作品中足以听到他们内心世界勇于追求梦想、渴望成才的响亮声音。
我知道,他们每一个人都有很多生动的故事,短短的两个小时,我无法完成深入细致的采访,我很遗憾。我说我明年还来,专程来看他们,了解他们。我同几个学生照了合影。或许是因为几十年来我一直关注农村教育问题,对弱势群体怀有特别的情怀,整个采访过程中,我心里一直纠结着一个问题:尽管远隔千山万水,但今后我还想为他们做点什么,不仅仅是这一次的采访。我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呢?
走出折翼手工坊,我感到目送我的眼光里满是期待。我心里很有些酸楚,要把这几个标标致致二十来岁的大小伙子,培养成自食其力的对家庭有用的人,使他们也长出飞翔的翅膀,喇玉祥和他的同事们还需要付出多大的艰辛啊!
小葫蘆,有信心
记录片《河州葫芦工匠白正兵》很详细地介绍了青年雕刻家白正兵和葫芦雕刻的基本常识。我所了解的白正兵还不仅仅于此。走进白正兵工作室,正中间一方玻璃柜里,展示着《一百佛图》,是他花了半年时间精心雕刻参展获奖的作品,标价38万。见我很惊讶,白正兵不好意思地解释说,这是州委书记定的价。
每天清晨7点钟光景,临夏的天还不怎么亮,白正兵就来到工作室,开始了自己雕刻葫芦传播葫芦文化的工作。
大凡艺术的传承,家传是很重要的途径。白正兵对葫芦的执著和成就,就与他的哥哥是分不开的。出生于1976年的白正兵,比哥哥要小8岁。哥哥很早就开始了雕刻葫芦,耳濡目染,童年的白正兵没事时也喜欢黏着哥哥专注地在旁边观看哥哥雕刻、绘画,一来二去便爱上了画画,有时干脆也拿起雕针学着刻几下。那时,班上没有美术老师,班主任见白正兵画得有模有样的,就说:白正兵,你上黑板来给大家画一个。慢慢的,白正兵居然成了同学们的美术老师。平时哥哥雕刻,他也手痒,跟着学,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上初中的他把自己雕刻的葫芦拿到集市上卖了二十多元,一下高兴坏了,回来把钱交给父亲。父亲也很高兴,觉得雕刻葫芦也是个不错的手艺,从此便让白正兵跟着哥哥一起雕刻葫芦。初中毕业后,白正兵正式开始了他葫芦雕刻的生涯。
年轻的白正兵碰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凭着自身的一技之长,从17岁开始便走出了家乡,远赴西安、河北、北京等地务工,辗转他乡,被工艺品厂聘为技师,从事象牙、牛角、竹木、石器等多种材料的雕刻,不仅挣得了不错的收入,同时也从中吸取了丰富的艺术营养,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其作品刀法拙而不滞,游而不腻,线条流畅俊秀。题材有人物、花鸟、动物、山水等,经过他的艺术创新,赋予全新的雕刻绘画语言,令人耳目一新,爱不释手。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白正兵先后创作了一大批喜闻乐见的雕刻作品,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代表作品有《一百佛图》、《十八罗汉图》、《八仙过海图》,构图精妙,技法到位,神态各异,活灵活现,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其中《一百佛图》获2012年第十二届甘肃省工艺美术“百花奖”制作技艺一等奖,《竹简十八罗汉》获创作创新二等奖,砑花雕刻葫芦《天中辟邪》获创作创新二等奖。2013年第十二届甘肃省工艺美术“百花奖”获奖作品集中四个作品被入编。2014年,白正兵被评审通过为高级雕刻艺术师职称。2014年9月雕刻葫芦《八仙过海》获第十三届甘肃省工艺美术“百花奖”制作技艺一等奖,《一百佛图》获制作技艺二等奖,狮爪葫芦《十八罗汉》获创作创新三等奖。2016年1月,获得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2016年11月被临夏州评为“河州工匠”。2017年4月28日临夏州委州政府召开首届“河州工匠”表彰大会,白正兵荣获“河州工匠”提名奖。
一时间,荣誉一齐向白正兵头上压来。葫芦为纸,刻刀为笔的青年回族民间工艺大师白正兵成了中央、省、州各媒体争相报道的明星人物。2017年4月,中央电视台《中华民族》摄制组拍摄的专题片《八坊十三巷》,就有专访白正兵雕刻葫芦的全过程。
雕刻葫芦,像工笔画那么费时间。而白正兵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他对雕刻葫芦情有独钟,在雕刻中陶醉,在雕刻中传承着河州悠久的历史文化,也传播着自己的人生信念、美学思想和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葫芦,谐音“福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吉祥的寓意。葫芦在中国的栽培历史已经有7000多年,而工艺葫芦,自唐代开始出现,兴盛于明清时期。葫芦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用途不断变化和拓展,葫芦雕刻后来成为独特的手工艺品,美化和妆点着人们的生活。临夏葫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临夏地区特色文化中一颗璀璨明珠,它体现了临夏地区独特的文化内涵以及多民族文化的融合。葫芦雕刻艺术,与临夏彩陶艺术、砖雕艺术一同构成临夏的“三绝”。
赠送他人葫芦,就是赠送福禄赠送吉祥。葫芦籽多,寓意“子孙繁茂”。一般的葫芦有两个球体,象征着和谐美满。葫芦外形像阴阳八卦中的分界线,有祛灾辟邪祈福祛病保平安的作用。而今,工艺品葫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而工艺品葫芦中,尤以手工雕刻的葫芦最有欣赏和收藏价值。
白正兵随手从柜台上取下一个葫芦,不大,比拳头差不了多少,满身疙瘩,放在手上旋转着给我讲解。这是我们很少见到的一种葫芦,名叫“疙瘩葫芦”。雕刻这种葫芦最能考验我们的功夫。如何根据葫芦的疙瘩来随型构思,是很费脑筋的。疙瘩是自然长成的,大小形状不一,要根据疙瘩的大小、形状来合理安排,巧妙构思,雕刻出各种人物,脸相呀、神态呀、姿势呀……一开始,我不敢乱动。后来慢慢琢磨,尝试……白正兵一脸诚实和坚毅,让我看到了一个河州回族工匠的内在品质,顿悟了临夏葫芦雕刻之所以能做大做强,能传承下来并弘扬开去,就是得益于有像他一样的河州工匠们执着的坚守和创新,得益于他们一代代师徒薪火相传的探索和追求。
那枚小小的疙瘩葫芦在他手心里娴熟地旋转着,转出了一片崭新而美好的新天地。
小葫芦,大乾坤
在全国从事雕刻葫芦的艺人中,临夏籍的艺人占80%以上。
在临夏工艺品店内,只需花数十元或十几元就能买到一两枚画图和雕工精美的小葫芦。而我最钟情的是那挂在墙壁上、博古架上一长串的或是一个大圆圆的幸福结,每个葫芦上面雕刻着一个字,合起来组成“出入平安”“家和万事兴”的吉祥句子。用红线把5个有字的葫芦编成一个完整句子的幸福结,圆圆的,飘吊着红丝带,挂在家里的客厅里,既吉祥又有辟邪的功效。
葫芦雕刻时中国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精美的雕刻葫芦,一枚在手,反复欣赏,会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穷的遐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欣赏、收藏雕刻葫芦的人越来越多,雕刻葫芦已成为不少文人雅士博古架或书房茶室的首选艺术品。
西汉的张骞出使西域,历经了多少苦难,花了多少年功夫在路上。而我仅仅用了五个小时,就完成了从东部的长江之滨到西部的黄河之源的跨越,用了两天时间完成了对葫芦雕刻艺术的初步了解,并撩开了祖国西部边陲城镇的面纱,一睹临夏的美丽风采。感叹祖国日新月异发展变化的同时,我们忘不了临夏州绚烂多彩的多民族融合的文化瑰宝。而那些文化瑰宝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光彩走出临夏,走向祖国的四面八方,并飞洋过海,走向世界,一路传播着美好与吉祥。
远在他乡的临夏的儿女说:只是离开短短数日,却发现无论走到哪里,永远牵动人心的,还是故乡临夏!临夏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灿烂而伟大的历史、博大而精深的文化、美丽而富饶的土地、雄壮而多姿的山河,她的温柔、包容、博大,散发着令人心醉的气息。
如果你想去大西北,我劝你一定要去临夏;如果你想冬天出门旅游,我建议你一定要去临夏。
去了临夏,你一定得带几串葫芦回家。不为别的,就为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为一份希冀和吉祥。
而我,这个来自长江之滨的一介文人,在戊戌年的这个冬天,结识了美丽的临夏,并深深地喜爱上了临夏的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