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

2019-10-20 13:37刘珺畅
商情 2019年45期
关键词:就业能力大学生

【摘要】随着国外先进教育理念涌入国内,中外合作办学的概念越来越被大众接受,对于不少想获得国外优质教育的学生及家长而言,在国内接受国外的优质教育,不仅能降低经济压力,也能降低留学风险。此文以扬州大学国际商务(中澳合作)专业为例,对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分析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探索提升就业能力的路径。

【关键词】中外合作辦学  大学生  就业能力

扬州大学自1999年开始与澳大利亚查理·斯窦大学合作举办国际商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经过二十年的长足建设和发展,已经在江苏省中外合作办学中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2017年,该项目作为江苏省教育厅第二批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培育点,项目以人才培养目标,有机结合中澳双方课程体系,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发展学科、培养师资、提升水平、促进交流”为出发点,借鉴澳方先进的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合作办学资源,推动师生的国际交流,不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最终努力提升毕业生就业层次。

一、毕业生就业现状

(一)优势明显,出国留学成为主流

国际商务(中澳合作)专业由于采用双语教学,澳方原版教材和全英文考试让学生英语水平提高较快,并且学生受到了国外文化的熏陶,也提前适应了国外的教学模式,同时与雅思、托福的学习也是相辅相成;另外,一般选择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学生,家庭条件较好,学生家长文化层次相对较高,家长也非常赞成并且有条件将学生送到国外继续深造,因此,该专业毕业生出国留学的比例较其他专业而言高出许多,2011届毕业生出国率达已达20%,近几年选择出国深造的学生数量更是突飞猛进,2018届毕业生出国率突破百分之50%,2019届毕业生出国率达60%。

(二)传统思维,“铁饭碗”吸引力较大

学生就业观念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家庭因素的影响,许多家长保留了传统观念,希望子女能有个“铁饭碗”,倡导子女在就业时优先考虑公务员、事业单位、大型国企等,对个体、私企态度排斥,对创业更是觉得“不靠谱”。在这种就业观念的影响下,该专业毕业生选择进入银行、政府机关、知名企业的较多,而选择自主创业的毕业生甚少。

(三)专业薄弱,对口工作难寻

该专业毕业生虽然在英语上有很明显的语言优势,但专业知识薄弱,一方面由于这些学进校分数较低,整个班级学习气氛一般,基础较弱;另一方面,学生直接进行全英文专业知识的学习,在理解上有难度,课程深度也不足,运用到实践中更是难上加难。一些单位在招聘时,对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还有一定的偏见,认为不如普通专业的本科生,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就业难度。

二、提升就业能力的途径

(一)加强职业生涯教育,树立正确就业观

结合国际商务(中澳合作)专业特点,制定符合专业个性的就业指导体系,根据学生对未来的职业规划,帮助他们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明确职业目标。根据该专业的特点,大一学年开设学业导论课程,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知,清晰该专业的定位;大二、大三学年不仅是专业学习的重要阶段,也是就业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邀请在国外著名大学留学的优秀毕业生、在外贸行业的成功校友以及国企资深人力资源部门的员工,从实践角度帮助学生了解就业行情,分享求职经验,引导学生科学规划、正视困难,切忌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大四学年,大部分学生已经对未来有了大致的规划,但也会出现迷茫、举棋不定等情况,要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先择业再就业,加强价值观的引导,不可一味追求“高大上”的岗位。

(二)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增强核心竞争力

由于中外合作办学的特殊性,学生普遍基础薄弱,要狠抓学风建设,加强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掌握了解最新国内外经济动态的方法,培养学生钻研专业知识的习惯,同时在课程设计上要有针对性,要与其他专业有区分度,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与获得感。在加强专业学习的同时,实践与创新能力在未来就业过程中也是核心竞争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项文体活动、专业竞赛,不断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团结协作、组织沟通等综合能力,以赛带练,全面发展。鼓励学生参加寒暑假海外交流项目,通过短期游学,提前了解国外的风土人情;国际商务(中澳合作)专业的学生还可以参加与该专业合作办学的澳大利亚查理·斯窦大学的交流项目,利用一学期或者一学年的时间,去澳洲学习,回来后进行学分替换。双语教学模式下接受的专业知识,加上创新实践能力的锻炼,可以让学生更快更好的适应国外的学习生活以及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

(三)搭建校企合作桥梁,提升实践应用力

组织国际商务(中澳合作)专业专场招聘会,根据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就业需求,筛选对口的招聘单位,特别是一些国际商务人才有需求的外资企业、合资企业,比如近几年来热门的跨境电商行业,主动向毕业生提供优质的就业信息,为企业输送对口人才;同时挖掘校友资源,打造社会实践基地,鼓励优秀在校学生去企业实习,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提前进入社会实现角色转换。另外,学校可以鼓励相关的企业,设立专业奖学金、求职补助金等,建立定向培养的长期合作关系,同时也为中外合作办学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推广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訸曜.中外合作办学框架下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思与做——以上海电机学院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合作项目为例[J].文教资料,2019,(04).

[2]王琪,于小艳,赵明月,申慧婧.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提升就业质量路径研究[J].国网技术学院学报,2018,(06).

[3]康娜.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就业工作研究[J].中国市场,2018,(36).

[4]姜良杰,姜茂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毕业生就业力浅析[J].世界教育信息,2018,(19).

[5]张明勇.湖北省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及质量提升路径[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03).

作者简介:刘珺畅(1992-),女,汉族,江苏扬州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就业能力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高校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机制研究
外语能力与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