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 张亚妹
【摘要】金融管理信息化发展使得行业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意味着新阶段,要求金融人才具备信息化管理的工作能力。本文分析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及其对高职证券与期货专业的启发,明确新人才需求形势,转变人才培养目标,实现金融市场需求与高职教育的对接。
【关键词】金融管理信息化 高职 证券与期货专业
我国金融行业的飞速发展得益于信息化技术在行业中的深度融合,金融管理信息化发展使得金融服务更具备大众化特点。行业的向阳发展带来更严重的金融人才缺口,这一缺口来自于当前信息化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缺失。分析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形势,才能针对性的对专业人才培养策略做出改革。
一、金融管理信息化创新发展形势
来自2017年的统计数据,截至当年,我国商业银行资产总额达到196.78万亿元,同比增幅为8.31%。全国131家证券机构当年实现净利润1129.95亿元,盈利状态普及120家机构。在保险行业,原保险保费收入为36581.01亿元,同比增幅18.16%。金融业经营指标的不断攀升离不开信息化管理方式在行业中的深度渗透。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国金融业以基本完成电子金融基础系统的构建,金融信息化进入快速增长的时期。但从商业银行的角度讲,2017年商业银行系统投资于信息化建设的资金高达1153亿元,占整个金融市场投资69.37%。信息化发展给金融行业带来全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局面,在综合竞争实力、资源整合度、金融监管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改进与优化。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信息化创新依然是金融系统的发展重点。
(一)更强业务竞实力
信息化技术在金融行业的融入使其拥有更广的业务范围和更大的服务群体。以银行系统为例,电子银行的应用不但使用户办理转账、查询、汇款等业务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还可实现用户信息在不同银行之间的传递和共享。服务方式的升级使银行能获取更高的经济回报,电子银行已经成为银行业务效益的新增长点。而服务功能的全面化也使得银行系统得到更多用户的认可,这对于提升银行市场竞争实力是非常有帮助的。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其在金融管理中的深入,使得不少金融企业开始拓展海外金融业务,打破服务层级的限制,开拓更广泛的金融业务市场。
(二)更高的资源整合度
在信息化背景下,金融行业的发展能够实现跨地区、跨国家,通过信息网将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分支机构联系起来。例如,某一分公司出现财务紧缺或资金有效利用率不足时,通过总公司的宏观协调即可平衡各分支机构的资金,使资金跨地区流动,实现最高的资产回报率。
(三)更有效的金融监管
除在业务发展方面,金融管理信息化也给管理者带来更便捷、高效的管理手段,通过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对企业各项业务往来的监管。金融行业的管理者职能通常要通过金融监管发挥,随时获取最新的企业金融业务信息,了解每一金融工作者的工作状态和成效。通过对企业细节的全面把握,实现精准调整和管理,做出最正确的发展决策。
二、高职证券与期货专业教学启发
(一)创设信息教学环境
在金融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中,金融应用新人才的培养也应注重信息化理念的融入。让学生在信息化的环境中学习和实践,逐步将“信息”渗透、发展成为学生学习、实践中一种必备的辅助工具,转变思维意识,做好信息化工作准备。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创设可从两方面入手。第一,转变教学理念。专业教师应将信息化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引导,借鉴金融信息化的先进工作理念,利用科技发展带来的新教学资源,让学生在信息化、现代化的环境中学习证券与期货专业知识,并以信息化为主线,开展教学活动和教学实验[2]。教师还要擅于在教学工作中将信息化的理念传递给学生,养成信息化思考方式和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对金融信息化的认知。第二,创新教学工具。我国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已具备基础的信息化教学条件,从最简单的多媒体设备,到网络教学平台、微课、模拟教学软件等先进信息化教学工具的使用,使得证券与期货专业课堂教学能够以更灵活、多变的方式进行。要求授课教师结合科目的内容和特点,合理选择信息化教学工具,以更加生动、直观、高效的形式传递专业知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在利用信息化工具的过程中,教师可适当引導学生参与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创建。为学生提供锻炼计算机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的机会,其实掌握各类信息化工具的应用方法,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以更好适应金融信息化背景下,企业对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
(二)加快发展实验教学
通过分析金融管理信息化创新发展形势能够看出,金融行业人才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应用能力更为关键。高职证券与期货专业学生的培养应抓住这一信息化管理手段的融入给金融行业人才市场需求带来的变化,在教学工作中融入实验教学的理念,以培养学生金融综合能力。实验教学的实现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为学生提供开展实验学生的环境和条件,同时将证券与期货专业课程中适宜采用实验教学的知识筛出,以全新的方式进行传递。当前,高职院校的金融实验室体系建设还不完善,很多单位缺少专门用于学生实践的环境和资源。在金融管理信息化的要求下,学校应设立单独的款项资金,用于金融实验室建设。引入当前主流的金融管理信息化软件系统,让学生在校期间即可接触到金融行业最新的工作工具。完善硬件配套设施,增加信息化教学设备和实验设备,并确保实验室建设具备一定的超前性,可满足未来一段时间内金融管理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给实验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对于高职证券与期货专业的授课教师来说,应抓紧学习金融管理新知识、新技术,加快转变授课理念,深挖专业教材中的内容,构建专门指导实验教学开展的教学方案。例如《证券投资分析》课程,该课程理论部分占比较大,但与学生就业息息相关,因此非常适合采用实验教学的方式。创设真实的行业工作场景,锻炼学生金融咨询能力。
(三)积极寻求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建立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联系,使得高职教育更为精确、有效。信息化技术的融入引申出更多以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新型金融企业。在继续发展校企合作时,高职证券与期货专业应加强与这部分金融企业的联系和合作,为本专业学生争取更多去到企业实践学习的机会。同时,邀请合作金融企业的管理者、优秀业务人员、技术人员等来校授课,相较于在校教师,这些金融信息化管理一线人员具备更多的实践经验,掌握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更为先进。交流授课活动的开展不但能让学生接触行业中最专业的金融信息化知识,还可为学生树立努力的目標。对于教师来说,也可借助校企合作提升自身实践授课能力,优化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努力提升证券与期货专业教学质量。
(四)优化教学评价机制
金融管理信息化提醒高职证券与期货专业,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重心的转移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评价机制作为辅助。通过评价机制的优化,向学生明确金融行业对人才的提出的最新要求,从而根据企业需求不断完善自身不足,针对性的进行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以金融实验教学为例,打破以往仅通过实验结果评价学生能力高低的限制,使评价指标涵盖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知识拓展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完成态度等。从多角度、全方位考量学生金融实践能力的高低,重视过程评价。在学分设定方面,加入项目实践模块,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举办的金融比赛、信息化职业技能大赛以及其他相关的项目活动,考取专业职业认证资格[3]。以修学分敦促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完成以上任务,主动锻炼自身信息化金融工作能力
三、结论
高职证券与期货专业的教育目标在于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应用型金融人才,相较于普通高校,高职金融人才的就业竞争力也体现在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上。理清金融行业发展形势,分析市场人才需求,不断创新专业教学方法,为社会输送更多适销对路的金融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晨晖.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产业创新研究,2019,(05).
[2]张端贵.浅谈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及应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05).
[3]王朝敏.探究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及应用[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