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成绩举世瞩目

2019-10-19 21:29潘锋
中国医药导报 2019年28期
关键词:死亡率卫生

潘锋

医药卫生事业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黨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我国城乡居民告别了缺医少药,实现了全民病有所医,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持续提高,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1949年的35岁提高到2018年的77岁,婴儿死亡率由200‰下降到6.1‰,孕产妇死亡率由1500/10万下降到18.3/10万,主要健康指标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新中国成立70年来医药卫生健康事业取得巨大成就,为维护人民健康,保护生产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的30年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种全会胜利召开,我国医药卫生工作在党的领导下稳步发展,特别是1949年至1965年是我国卫生工作大发展的17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仅有3000多家医疗卫生机构,床位不到10万张。1952年我国确定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新中国四大卫生工作方针。经过30年的不断建设和发展,我国已基本建成遍布城乡的医疗卫生网,农村卫生工作得到显著加强,人民群众卫生保障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1965年,全国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发展到42 711所,其中少数民族地区医院发展到6275所,大部分公社建起了卫生院。此后,我国进一步加快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到1980年,全国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已由1949年的3670个发展到180 553个,其中医院65 450个,医院床位1 982 176张,全国各类卫生机构床位总数达到2 184 423张,平均每千人口床位数2.02张。全国各级卫生机构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 798 241人,为1949年505 040人的5.54倍,平均每千人口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85人,为1949年0.93人的3.06倍。到1982年,全国各级卫生机构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达到3 142 943人,此外还有赤脚医生1 348 784人,农村接生员549 659人,生产队卫生员1 647 825人。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8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加强农村卫生事业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点任务。为改变广大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的状况,新中国成立不久我国就开始培养适合农村需要的医务人员。根据“就地培养、短期速成、学用结合、复训提高”的精神,将一批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群众卫生运动积极分子,培养成为农村卫生员和接生员,培训了一大批有一技之长的中西医药卫生人员。1965年以后开始培养“半农半医”人员,仅用2年时间就培养了16万多人,“半农半医”此后易名为“赤脚医生”。到1981年,全国有赤脚医生139.6万人,卫生员和接生员259.1万人,他们在防病治病,改变农村卫生面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我国普遍建立了县、乡(社)、村(生产大队)三级卫生机构。到1981年,全国2137个县共有县一级综合医院2829个,县卫生防疫站2088个,县妇幼保健站1888个,县卫生进修学校1285个,县药品检验所819个,部分县还建有中医医院或专科治疗机构。全国县一级卫生机构中专业卫生技术人员达到42.7万人,全国55 500多个乡(社)建立了卫生院,61万多个村(生产大队)建立了医疗站或卫生所。1981年同1949年相比,全国农村医院病床数由2万张增加到121.4万张,增加了59.7倍,农村专业卫生技术人员由1949年的32.8万人,增长到157.6万人,增加了3.8倍。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极大地改变了我国农村卫生面貌,改变了旧中国农民得不到卫生保健的状况,亿万农民最必需的医疗、预防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有了可靠保障。1951年,我国建立了由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组成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1966年春我国第一个农村合作医疗试点,长阳县乐园公社杜家村大队卫生室挂牌成立。

新中国成立后卫生机构和卫生队伍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与医学教育发展密不可分。1949年,我国高等医药院校仅有专任教师2865人,到1964年增长到15 889人,其中教授475人。到1983年,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发展到112所,在校学生由1949年的1.5万人增长到1983年的14万人;中等医药院校发展到520所,在校学生由1949年的1.5万人增长到1983年的16.3万人。1949年至1982年,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毕业生共计441 142人,中等医药院校毕业生共计1  017  824人。

新中国成立30年来,全国城乡“除害灭病”取得巨大成就。1952年,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成立,各地纷纷组建了大批防疫队深入疫区,大规模开展防病治病工作,有效控制了多种烈性和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天花、霍乱、鼠疫等在不长时间内被消灭或基本消灭,其它各类传染病和地方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我国从1965年起开始在地方性甲状腺肿(地甲病)高发病区普遍供应加碘食盐,治愈地甲病1200多万人,319个县(市)地甲病得到有效控制。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有12个省(区、市)的348个县(市)流行血吸虫病,患者高达1160万人,全国有钉螺面积143亿平方米,威胁超过1亿以上人口。1955年,毛泽东同志发出关于“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的指示,通过农业、水利、卫生等部门以及广大科技人员和广大群众的长期不懈努力,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取得巨大成绩。1958年江西省新余县首先消灭血吸虫病,自1966年起,国家对血吸虫病患者实行免费治疗。截至1983年底,全国累计治愈血吸虫病患者约1000万人,消灭钉螺面积110亿平方米,56个县(市)达到完全消灭血吸虫病标准,191个县(市)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截至2012年底,281个县(市)达到完全消灭血吸虫病标准,100个县(市)基本消灭血吸虫病。

为预防和消灭传染病,我国实行全民计划免疫制度。新中国成立初期通过全民免费接种牛痘,到20世纪60年代初天花在我国就已宣告灭绝,此后通过有计划扩大预防接种范围,先后控制伤寒、斑疹伤寒等烈性传染病。20世纪50年代,我国多个地方发生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大流行,中国医学科学院顾方舟教授于1960年成功试制我国第一批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脊灰“糖丸”护佑了几代中国人的生命健康,我国于2000年宣布成为无脊灰的国家,顾方舟2019年获得“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随着计划免疫的广泛开展,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乙型脑炎等传染病发病率显著下降。通过爱国卫生运动,我国加强了农村饮水卫生和粪便无害化管理,到1983年全国农村有40%的农民喝上了清洁卫生水。

我国妇女儿童约占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做好妇女儿童保健工作具有重要意義。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妇女儿童保健工作,加强了妇幼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和妇幼卫生机构建设。到1982年,全国妇幼保健院和产科医院发展到182所,增加了1.3倍,床位增长到15 000张;儿童医院发展到24所,增加了3.8倍,床位从139张发展到5878张,增加了41.3倍;妇幼保健所(站)从9所发展到2645所,从没有床位发展到7892张。到1982年,全国18个省(区、市)普及新法接生,城市及一部分农村的产褥热和新生儿破伤风基本消灭。从1978年起,我国对农村妇女子宫脱垂和尿瘘患者实行免费治疗,五年里全国80%患者得到治疗。

新中国成立后医学创新科研取得多项重大成果。1965年9月,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71年,“523”课题组发现了具有抗疟作用的青蒿素,这些成果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医学科研工作的发展促进了临床医学水平提高,1958年6月,我国成功抢救一例大面积烧伤,改写了世界纪录。1963年,在全球完成首例断指肢再植。1958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在“团结中西医”的方针指引下,新中国成立30年来,中医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不断提高,中医药队伍日益壮大。新中国成立30年来,我国药品、生物制品、医疗器械等科研工作取得许多重要成果,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的生物制品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1951年,第一支国产青霉素试制成功,1953年,国产氯霉素试制成功。至1982年底,5815项研究获得医药卫生科研成果。

改革开放为医药卫生发展注入活力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我国卫生工作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六五”期间(1981年~1985年),各级卫生部门认真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城乡卫生工作改革取得新成效。初级卫生保健组织进一步巩固完善和发展,至“六五”末,全国80%以上的行政村都建有卫生组织,包括村集体办和乡村医生集体办的、乡村医生联合承包办的等多种形式。到“六五”末,据不完全统计,全国300多个县初步完成整顿建设任务,县级卫生机构工作条件明显改善,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开始真正发挥技术指导中心作用。1982年,党的十二大将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并于同年12月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指引下,我国开始卫生体制和制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出现了国家、集体、个体三种办医形式并存的局面。到1985年底,全国卫生机构达到200 866个,其中医院59 614个,医院病床数2 229 219张,比1980年增加24.7多万张,完成“六五”计划的100.4%。全国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 410 910人,其中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 293 094人;卫生防疫机构5013个,其中卫生防疫站3410个;医学科研机构323个,研究人员33 434人。到1985年底,全国经批准个体开业的医生近10万人。“六五”期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医药工作发展较快较好的时期。到1985年,医药工业总产值达到133亿元,年递增率为15.4%,五年累及上缴国家税利128亿元。

“六五”期间,我国急慢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防治取得新成绩。1985年末,各种急性传染病发病率由1980年的20.8%下降至8.72%。全国864个丝虫病流行县(市)有496个基本消灭丝虫病。地方病防治取得新成效,地方性甲状腺肿在陕西、黑龙江等8 省(市、区)基本控制。妇幼卫生机构建设得到较快发展,全国共建有妇幼保健院和产科医院妇幼保健院272所,床位24 443张,儿童医院26家,床位6209张,妇幼保健所(站)2427个。全国20个省(市、区)基本普及了新法接生,接生率达到93%,其中城市达到99%,婴儿死亡率降至34.68‰。1978年,我国全面实施计划免疫,到2007年实现接种14种疫苗预防15种疾病。

“七五”期间(1986年~1990年),全国卫生系统继续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医药卫生事业稳步发展。

“七五”期间,我国新增卫生机构7869个,到1990年底,全国卫生机构达到208 735个,医院病床数262.4万张,较1985年增加39.5万张,平均每千人口病床数由1985年的2.14张增长到2.32张,全国有医疗点的村数较1985年增加了36 000个,全国多数城市大、中型医院和部分中心卫生院装备水平有了明显改善。卫生技术队伍不断扩大,全国专业卫生人员达到490.6万人,5年增加了59.3万人。平均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由1985年的3.28人增长到3.43人,平均每千人口医生数由1985年的1.36人增长到1.56人。“七五”末,我国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总数达123.2万人,比1985年增加13万人,其中乡村医生77.7万人,增长13.4万人。妇幼卫生保健工作取得新进展,妇女儿童系统保健覆盖率逐步扩大,新法接生率较1985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达到95.7%;产妇住院分娩率由1985年的43.7%增至51.5%,提高了7.8个百分点,婴儿死亡率10年降低了15个百分点。

“七五”期间,爱国卫生运动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居民饮水卫生等得到进一步改善,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接近69岁,女性超过70岁。传染病发病率继续大幅度下降,24种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由1985年的521/10万,下降至1990年12月的258.4/10万,降低了约50%。至1990年底,建自来水厂(站)33.2万座,农村改水累计受益人口占农村总人口75.4%,21个省(市、区)和9个计划单列市完成“七五”改水任务,全国累计建成470万座沼气池或沼气厕所。

“七五”国家科技攻关、“863”计划等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为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效措施和手段。1986年至1990年,全国共评出部级以上科研成果59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8项,国家发明奖2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50项,部级科技进步奖513项。“七五”期间,医药新品种不断涌现,经济实力增强,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全面超额完成任务。

“八五”期间(1991年~1995年)正值我国经济体制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期。1991年3月,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提出了“贯彻预防为主,依靠科技进步,动员全社会参与,中西医并重,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新的卫生工作方针。

“八五”期间,我国人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0岁。全国妇幼卫生监测信息报告显示,1995年,婴儿死亡率为31.4‰,孕产妇死亡率由1991年的94.7/10万,下降到1995年的61.9/10万,居民营养及青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状况有了相当程度的改善。“八五”期间,我国城乡卫生机构和卫生队伍稳步发展,各级各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学、科研机构设施,在提高质量效益调整结构的同时得到进一步发展。1995年,全国卫生机构稳定在19.01万个,全国有医院6.78万个,其中县及县以上医院1.48万个,乡卫生院5.18万个。到1995年底,全国卫生人员从1990年的490万人增长到537.34万人,五年共增加46.72万人。我国农村三級医疗预防保健工作得到加强,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稳步发展。1995年,全国有县级医院2038所,平均每个医院床位174张,医生66人,护士68人;妇幼保健所1604个,平均每个所有卫生技术人员24人;县卫生防疫站1760个,平均每站卫技人员39人。与1990年相比,三级机构人员配备都有所加强。

“八五”期间,预防为主,预防保健战略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在1991年和1995年洪涝灾害严重年份,保证了大灾之后无大疫。“八五”期间,我国主要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下降,1994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203.7/10万,比1990年的292.2/10万下降了31%。丝虫病、麻风病、乙肝、结核病、血吸虫病防治取得新进展。农村改水工作进一步加强,受益人口占我国农村总人口的86%,饮用自来水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40.2%,比“八五”前期分别提高了20%和10%。

“八五”期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21%,完成“八五”计划的170%,按可比价格计算是1990年的2.5倍;医药商业销售额年均递增15.6%,1995年销售额是1990年的2.15倍。

“九五”期间(1996年~2000年)是我国卫生改革力度最大、带有全局性改革政策措施出台最多的时期,卫生改革全面推进,一些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199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正式发布,1998年12月14日,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为我国全面进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提供了依据。1996年起,遵循“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卫生工作方针,医药卫生工作全面推进,“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得到推广,城乡居民健康状况继续改善。2000年,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1.8岁,比“八五”末期提高了0.9岁,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至33.2‰和53/10万。

2000年,全国各类卫生机构总数达到32.48万个,其中医院16 732个,医院床位220.67万张,全国每千人口医院床位数2.38张。全国卫生人员总数559.1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49.08万人,占80.3%。全国有医生207.58万人,护师、护士126.68万人,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3.63人,每千人口医生1.68人。2000年,全国医院和卫生院总诊疗人次达到21.23亿人次。全国有专科防治所(站)1839个,卫生防疫机构4065个,医学科研机构405个,高等医药院校100所,中等医药学校489所,妇幼保健机构2598个,其中妇幼保健所(站)2539个。

“九五”期间,初级卫生保健规划目标初步实现。到2000年,全国22个省(区、市)以县为单位全部达到合格或基本合格标准,各地继续实施农村卫生“三项建设”攻坚,“三项建设”极大改善了我国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和水平,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卫生人员素质。到2000年,全国有县医院2037所,平均每所医院有床位172张,卫生技术人员195人;县妇幼保健所(站)1417所,县卫生防疫站1684所;乡镇卫生院4.92万个,床位73.48万张,人员116.98万人。全国设置医疗点的村数65.29万个,占行政村数的89.8%;全国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31.94万人,全国每千人口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44人。“九五”期间,传染病防控再创佳绩。1999年底,经过全面论证分析,1998年、1999年两年受灾8省区重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灾中和灾后没有发生重大传染病暴发和流行,实现连续两年大灾之后无大疫。

新世纪坚持医疗卫生公益性

“十五”期间(2001年~2005年),我国重点加强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农村卫生工作,城乡卫生面貌和人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改善。2004年与“九五”末的2000年相比,我国婴儿死亡率由32.2‰降至21.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至25‰,孕产妇死亡率由53/10万降至48.3/10万。2003年我国部分地区SARS暴发流行,卫生工作经受住了考验。在总结SARS防治工作经验和教训基础上,国家投入建设的2494个疾控项目到“十五”末基本完成,将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应急处理能力提升到一个新水平。2004年1月,全国正式启动以传染病个案报告为基础的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实现了全国66%乡镇卫生院、93.21%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100%疾控中心的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防控取得新进展,农村改水改厕基本实现“十五”确定的工作目标。

2003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原卫生部等《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标志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试点正式启动。截至2005年底,全国新农合试点县(市、区)达到678个,覆盖人口2.36亿人,1.79亿农民参加了新农合,参合率为75.7%,新农合是我国农村卫生改革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受到广大农民广泛拥护。

“十五”期间,我国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得到较快发展。2005年底,全国1633个县共有县医院2009所,县妇幼保健院(所、站)1526所,县疾控中心(防疫站)1586所。全国3.55万个乡镇设有乡镇卫生院4.1万个,床位67.8万张、人员101.2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7.1万人。全国61.5万个行政村设立了58.3万个村卫生室,占行政村总数的83.7%,村卫生室有执业(助理)医师10.4万人、乡村医生86.4万人、卫生员5.3万人。全国每千农业人口乡村医生和卫生员达到1.05人。

“十五”期间,妇幼卫生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自2000年起,我国在中西部地区先后组织实施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惠及中西部地区22个省(区、市)的1000个县,覆盖人口超过3亿人。至2004年,我国城市和农村地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分别提高到91.4%和77.1%,提前实现了2010年规划确定的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65%的工作目标。

200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大,确定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奋斗目标。“十一五”期间(2006年~2010年),全国卫生系统按照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原则,“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全面落实改革任务,卫生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城乡居民健康指标显著改善,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孕产妇死亡率从2005年的47.7/10万下降到2010年的30/10万;婴儿死亡率从2005年的19‰下降到2010年的13.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6.4‰;新生儿死亡率为8.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均提前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

2005年到2010年底的五年间,我国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从88.2万个增加到93.7万个,增长约4%,其中医院20 918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0.2万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1 835个。全国卫生机构床位数量由2005年底的336.8万张,增加到2010年末的478.7万张,其中医院床位338.7万张,占70.8%。2010年末,全国卫生人员总数达到820.8万人,卫生资源人均占有量中西部差距开始出现缩小趋势。“十一五”期间,城乡基层人才队伍和卫生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得到加强,农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到2010年底,全国2003个县(县级市)共有县级医院9621所、县级妇幼保健机构1983所、县级疾控中心2243所、县级卫生监督所1936所,四类县级卫生机构共有卫生人员184.8万人。2010年底,全国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2 739个,全国3.4万个乡镇有乡镇卫生院3.8万个,床位99.4万张,卫生人员115.1万人。“十一五”期间,新农合进一步完善。截至2010年底,全国2678个县(区、市)开展了新农合,参合人数从2005年的1.79亿人增加到2010年的8.36亿人,参合率达到96%。

“十一五”期间,卫生应急、重大疾病防控取得新成绩。卫生工作经受住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考验,实现了大灾之后无大疫,圆满完成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卫生保障任务。我国切实加强了对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乙肝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控,扩大免疫规划工作稳步推进,白喉等15种传染病报告病例数显著下降,血吸虫病患者继续减少,克山病、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等重点地方病防治工作得到加强,重点精神病防治、主要癌症早诊早治等慢性病综合干预控制得到有力推进。2009年4月6日,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公务员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标志着新医改正式启动。

“十二五”期间(2011年~2015年)是我国各项卫生工作改革力度大、发展速度快、群众受益多的五年,深化医改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国居民健康水平总体上处于中高收入国家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5年,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比2010年提高1岁;婴儿死亡率由2010年的13.1‰下降到2015年的8.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0.7‰,孕产妇死亡率由2010年的30/10万下降到2015年的20.1/10万。2013年3月10日,新组建的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挂牌成立。

“十二五”期间,公立医院改革继续“提速”,医疗卫生资源总量继续增加。至2015年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到983 528个,床位701.5万张,全国卫生人员总数达到1069.4万人,每千人口城乡居民有执业(助理)医师2.21人,每千人口城乡居民有注册护士2.36人,每万人口城乡居民拥有的全科医师数,由2012年的0.81提高到1.38人,每万人口城乡居民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6.39人,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十二五”期间,重大疾病防控取得重要进展。血吸虫病疫情降至历史最低水平,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治愈率保持在85%以上,艾滋病疫情总体控制在低流行水平,其它多數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2012年,我国实现5岁以下儿童HBV感染率降至1%以下的目标,摘掉了乙肝高流行国家的帽子,中国乙肝预防被誉为21世纪公共卫生领域的伟大成就之一。“十二五”期间,我国卫生与健康科技整体实力持续提升,科技创新取得多项重大成果,卫生与健康领域共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94项。吴孟超院士、王忠诚院士、王振义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国中医科学院屠呦呦及其团队因发现了青蒿素,帮助全球数亿人摆脱了疟疾的侵害而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十三五”,开启建设健康中国新征程

2016年到2020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第十三五年计划。《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了新时期我国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即“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到2018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岁,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8.3/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到6.1‰,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典范。

2016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深刻阐述了建设健康中国的大政方针和基本方略,大会开启了建设健康中国的新征程。2018年3月27日,新组建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挂牌,5月31日,国家医疗保障局挂牌。

2016年以来,深化医改取得突破性进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扎实推进,综合医改试点省(区、市)由4个扩大到11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由100个增加到200个。新制定临床路径500多个,临床路径总数达到1010个,基本覆盖常见病和多发病,7700多家医疗机构实施临床路径管理。1560多家城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彻底破除了以药养医机制。医疗卫生服务数量、质量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的医疗卫生机构的总数超过997 433万个,较1950年的8915所增长110余倍;医院数量由1950年的2803所增加至2018的33 009所;医疗机构床位数由1950年的11.91万张增加至2018年的840.41万张,增长70余倍。卫生人员数量从1950年的61万余人增长至2018年的1230万余人,增长20余倍。每千人口医生数达到了2.59人,每千人口的护士数达到了2.94人,超过了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我国建立了覆盖城市(省、市、县)、农村(县、乡、村)的医疗预防保健三级网,使全体人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健成为可能。2018年,全国门急诊总量超过83亿人次,出院总量超过2.5亿人次,通过全力开展健康扶贫,保障了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贫困人口等重点人群的健康,卫生健康服务的公平性进一步提高。

2016年以来,公共卫生和卫生应急能力迈上新台阶,构建了一支完整的卫生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队伍和体系,进一步了加强和完善疾控体系建设,落实了艾滋病、结核病、丙型肝炎、血吸虫病、疟疾等传染病和重点职业病、地方病防控措施。2017年,我国首次实现本地疟疾感染病例全国零报告。2018年继续保持无本土原发病例的记录,全国94.2%的县保持消除碘缺乏病状态,克山病、大骨节病等重点地方病基本得到消除。妇幼卫生工作取得新成绩。2018年,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与2017年相比均有所下降,建成了较为完善的妇女儿童服务网络。目前,我国已织起全世界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3.5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居民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40元提高至45元。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探索构建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健康放到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开启了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新征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几代医学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奋斗,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在攻坚克难中前行,医疗卫生服务与疾控体系不断健全,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改善,用较少的投入实现了较高的健康绩效,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健康之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实现健康中国和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征程上,健康中国正在从夢想变为现实,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将再创辉煌。

猜你喜欢
死亡率卫生
全面的健康生活方式显著降低糖尿病死亡率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卫生与健康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保护环境卫生
基于Lee—Cater模型对我国高龄男性死亡率的预测
基于Lee—Cater模型对我国高龄男性死亡率的预测
卫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