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峰
每逢佳节,聚会就餐增多,中国的酒文化更是在此时彰显的淋漓尽致,大家不醉不归。当然大家都知道酒大伤身,于是找寻各种解酒护肝的妙招。可是真的有用吗?
民间流传着很多解酒秘方,比如说喝醋解酒、喝茶解酒、喝酸奶解酒等等,其实这些招并不灵,甚至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一些伤害。
提到喝茶解酒,可能是因为喝茶能够利尿,有助于带走一部分酒精,并且茶还可以兴奋大脑,可起到提神醒脑的作用。
然而实际情况是,茶的利尿作用很可能把来不及继续氧化分解的乙醛带入肾脏,刺激肾脏并导致肾脏受到损害。而且随着体内水分减少,残留的有害物质可能沉积在肾脏产生结石。
再者,茶与酒都能够使心脏兴奋,若两者同时饮用,对心脏的刺激较大,特别是心脏病患者更要避免茶、酒同饮。
说醋能解酒,是因为据说醋酸可以与酒发生酯化反应,这个反应可以将酒精分解,起到解酒的作用。看似合情合理,实则忽略了此反应需要的条件:浓硫酸和加热。常温下,这个反应极难发生。
即便我们体内有胃酸和超强的酶能够促成这样的反应,但也并不是件好事。这个反应的产物乙酸乙酯是一种具有挥发性和刺激性的物质,它会刺激人体的胃黏膜,对其造成伤害。
关于酸奶解酒的说法也主要是因为酸奶中的乳酸与酒精发生酯化反应,酒精被分解。这个说法与醋一样,都是酯化反应,既然同是酯化反应,问题当然也都差不多。所以酸奶解酒也不靠谱,但比较靠谱的是酸奶中的钙可以缓解酒后烦躁等症状。
有人说用蜂蜜水解酒效果不错,其实蜂蜜中主要是果糖和葡萄糖,也的确有数据表明:当摄入1 g酒精并补充1 g果糖时,血液中酒精代谢速度加快44.7%,可按这个比例,一般成年人摄入50 g酒精时也需要摄入50 g果糖,先不说酒精是否被代谢,单是这个糖量也够让人一惊的。而且过量的果糖也并不能完全被人吸收,所以想要试图用蜂蜜水来解酒,还是不要太天真啦!多喝点水,加快酒精代谢或许还能帮帮你。
其实解酒真的没有很好的良方,想要不难受,不喝或者限量才是最好的办法。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酒的摄入量最好不超过30 g,也就是说40度左右的白酒最多不超过100 g,啤酒不超過一瓶(600 ml),红酒不超过250 g,要记住这个量绝对不是让你喝开心的量,而是健康饮酒的量。
最后提醒大家,要想常饮酒,首先要做到健康饮酒!
很多人都有过酒后感觉头疼的经历。法国兰斯大学葡萄酒与香槟学硕士梁同正表示,这不仅和你本身“是否能喝”有关,还和酒的种类有关,红酒、威士忌等更可能引起头疼的症状。
喝酒引起头疼最主要的是酒中的酒精,酒精过多导致水分缺失,打破人体内水分及必需营养物两者之间的平衡。另外,乙醇有扩张血管的作用,使血压降低。喝酒后脑部血管的扩张引发头疼感。另外血管的扩张也使得人容易脸红。有研究报道指出,酒后脸红的人群更容易发生酒后头疼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