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后有新闻

2019-10-18 06:56姗悦
记者摇篮 2019年8期
关键词:管宁君子兰辽东

姗悦

【摘 要】众所周知,深度报道记者因为没有“片”,采访常是“一锤子买卖”,因而记者要在收集线索上多下功夫。实践证明,只要用心,往往可以从所采写的新闻中挖掘出其他新闻。

【关键词】深度报道线索收集   有效方法

深度报道是党报联结读者的重要纽带。由于深度报道可以针对一个社会热点进行深入报道,加之写法“更加亲民”,因而比较有可读性。但是,深度报道记者没有“片”,难与某个固定群体保持长期联系,进而获得有效线索。没有好线索,记者就难以写出新闻性与可读性兼备的好稿子来。实践中,笔者在深度报道线索的收集上略有体会,愿与大家分享。

一、“闲聊”之中有新闻

一次,笔者去林业部门了解国际上首次以鞍山命名旱快柳(柳树的一种)的详细经过。采访结束后,记者没有马上离开而是与受访者继续交流,闲聊中,对方绷紧的神经放松下来,他由衷地说道:“说实话,你报道我们没什么意思,我们和王永明比差远了。”王永明是谁?原来,她是全国著名植物克隆专家,大学毕业后她来到鞍山,上世纪80年代,君子兰风靡全国,一株上等君子兰价值数万元。这种情况下,王永明在全国范围内首次成功克隆了大花君子兰,终使大花君子兰的价格恢复了理性。随后,她又成功克隆多种植物,成为中国林业界翘楚。就是这样一位顶级专家,媒体从未关注过。于是,记者专访了王永明,对她克隆大花君子兰的经过进行“详细解密”,并配发克隆全过程的彩色照片。该报道一经见报后,受到读者一致好评。

另一次,笔者在采访中结识了一位鞍钢退休工程师,还是在闲聊时,他和笔者提及几位鞍钢专家的往事,并说:“邵象华昨天去世了。”邵象华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钢铁冶金工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师昌绪对他的评价是“我国钢铁事业的一代宗师”。邵象华21岁赴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学习冶金,25岁创办武汉大学冶金系。1945年,32岁的他受国民党政府委派,参与接收“昭和制钢所”(今鞍钢),是7名接收大员中最年轻的。在鞍十年间,他为鞍钢建设作出巨大贡献。去世时,时任国家领导人的胡锦涛、温家宝均发来唁电。

没有任何迟疑,笔者立即赶赴北京,独家专访了邵象华96岁的遗孀王晓云。王晓云详细讲述了邵象华波澜起伏的一生,以及他对鞍钢、鞍山难以割舍的感情。由于许多往事都是首次披露,深度报道《邵象华,鞍山曾经的钢铁“巨人”》见报后,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从上述两则事例中,笔者体会到,采访时记者不要“就事论事”,只采访所要采访的内容,相反,要与受访者交朋友,力争从每一名受访者身上挖掘出更多线索。因为,每一个人心中都可能藏着一段故事。

另外,记者还要保持高度的职业敏感。有一次,笔者采访一部电影男主角,笔者问他:“最近忙什么?”他回答:“刚在俄罗斯拍了一部电视剧,7月份播出。”笔者详细一问才知,该电视剧是为了纪念“中俄建交60周年”。笔者马上意识到,《鞍山日报》也应做些相关的新闻报道,因为新中国成立后,苏联专家曾经援助鞍钢建设,其中犹以苏联专家参与设计的焦耐院大楼最为著名。就这样,笔者采写了鞍山与苏联的种种往事,写成《往事犹可追》一文,收到良好反响。

二、“细心”之中有新闻

与此同时,记者还需要有“举一反三”的精神。一次,笔者去辽宁省博物馆参加《国家宝藏展》新闻发布会。从新闻发言人的介绍中,笔者了解到每一件国宝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从国宝出土到收藏再到文物价值都“大有文章”。于是,采写完“规定动作”后,笔者在《鞍山日报》上开设专栏“国宝故事”,详尽介绍每一件国宝的来龙去脉,深入浅出地讲述和较强的故事性,使得这一栏目有着较高的“收视率”。不久,笔者在电视上看到类似的专题片,深感普及文物知识也是新闻工作者的一项职责。

工作中,笔者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记者,细心非常重要。有一次,为纪念鞍山解放,笔者到鞍山烈士纪念馆采写英烈事迹。为了数据准确,笔者借阅了一本《鞍山市志》。报道结束后,笔者并没有急于归还《鞍山市志》,而是抽出时间一页页翻看。结果,《鞍山市志》结尾处的记载引起了笔者的兴趣。原来,那上面简略地记载了“辽东三隐”的史实:东汉末年,中原地区的名儒王烈、邴原、管宁三人曾在辽东生活过。三人有着很高尚的品格,为当时的人们所称颂。虽然《鞍山市志》的记载不过寥寥数语,却引起笔者的好奇和思索,“‘三隐为什么要从中原迁居到欠发达的辽东生活?”“他们到辽东之后,有没有对辽东的发展起到过促进作用?”“今天的鞍山有无‘三隐的遗迹?”……带着这些疑问,笔者查找了大量相关资料,最终发现,“辽东三隐”是为了躲避东汉末年战乱而来到辽东的。在辽东,他们开设学堂、广招弟子,把中原先进的文化传播到辽东,从而大大改变了辽东的社会风气。而且,“辽东三隐”不与当时的辽东统治者公孙氏“合作”,不问政治一心治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辽东三隐”中的管宁就住在今天的海城新台子村,时至今日,距离新台子村1.5公里处还有管公屯遗址。就连百度百科也这样注释:“管宁是今山东临朐县人,生于公元158年,死于公元241年。管宁目睹东汉政治腐败,他决计隐居关外,乘船渡海来到海城落户。管宁躬耕田野,并设私学培养人才。他喜欢戴白冠以示洁操,百姓敬他德才兼备,也争相仿效,一时,‘辽东白帽竟被传为佳话。唐朝著名诗人杜甫在《严中丞杜驾见过》中写道:‘川著东西瞻使节,地分南北任流萍。扁舟不独如张翰,白帽还应似管宁。南宋爱国英雄文天祥在《正气歌》里也有‘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诗句,均是赞美管宁以自励之词。管宁避乱海城,时刻不忘家乡父老,每动乡思,便登上城西角楼,向家乡方向远眺。后来,人们为纪念他,便名此楼为‘管宁楼,将其居住的屯子也名为‘管公屯。”

于是,筆者发表了深度报道《文化传播,两千年前发生在辽东》。由于该报道“写了很多鞍山人都不知道的一段史实”,因而广受读者好评。

对于记者来说,深度报道是一项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不仅深度报道的写作手法不同于其他新闻稿件,记者还要在线索收集上多下功夫。虽然困难重重,却可以让人收获更多。实践证明,好的新闻线索就在我们身边,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发掘。

猜你喜欢
管宁君子兰辽东
明代辽东镇险山参将地方城堡
心向辽东
明末辽东沿海一带的“海上势力”
伪君子
伪君子
管宁割席
隋炀帝「辽东之役」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