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视野下祁剧的传承与发展

2019-10-18 02:40李兴宇
新媒体研究 2019年17期
关键词:传承与发展媒介融合新媒体

李兴宇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碎片化的阅读成了当代人们主要的信息获取方式,在新媒体环境下,各种传统文化在继承与发展上都面临着一场重大变革,使得像祁剧这样的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举步维艰。文章从传播学的角度,浅析媒介融合背景下祁剧的现状,并以社交软件微信、抖音App软件和爱奇艺视频软件这三种新媒体为例子,探究在新媒体与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应该如何更好地保护、继承、弘扬和发展祁剧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键词  新媒体;媒介融合;祁剧;传承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17-0042-02

祁剧作为一种传统戏曲文化,属于上层建筑的领域,随着近年来祁阳县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它开始变得衰落,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如何继承发展、弘扬创新,使之不断薪火相传,是我们的任务。

1  当前国内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在研究祁剧当前现状的方面,王艺在《祁剧研究现状分析》[1]中谈到,当前我国有关祁剧文化研究成果虽有所增加,但专家对于该剧目的研究存在针对性有余、系统性不足问题,未能将各个研究成果关联在一起,无法形成祁剧研究架构,影响祁剧研究成效。

在祁剧传承研究进程中,钟华在《现代化视野下祁剧的传承——以<目连救母>为例》[2]中讲到,若想新时代的人们接纳祁剧需其转变单一、滞后发展模式,丰富传播途径,落实与时俱进发展目标,使祁剧可以走入更多百姓生活中,例如将较为经典的祁剧曲目灌录成车载CD,拍摄成MV,契合新时代人们对于戏剧的欣赏需求,同时还可建设祁剧宣传网,拉近人民群众与祁剧的距离。

在研究祁剧的传播方式方面,毛莉杰和陈瑾在《湖南祁剧的唱腔风格与新的传承方式》[3]中指出,为有效宣扬我国优秀戏曲文化,指引人们树立戏曲文化保护意识,音乐类教育院校任重道远,为此教师需立足祁剧历史文化发展新常态,将其与音乐课程关联在一起,丰富音乐育人内容,保护我国传统戏曲文化,在知识讲解及实践中引导学生走入祁剧。

在研究新媒体环境下祁剧的传播方面,杨艳在《新文化环境下祁剧的传承与发展思考》[4]中指出,新时代祁剧发展迎来新挑战,需在分析自身发展劣势、优势前提下,纵观戏曲文化发展大环境,找到解决传统戏剧文化发展问题良策,创新传统戏剧文化发展模式,实现发展、习承优秀戏剧文化目标。

对于当前国内祁剧各方面的研究得知,祁剧处于动态发展进程中,需根据时代发展做出转变,吸纳时代精神逐步完善,成为驱动社会文化发展原动力之一。这就需要人们加大祁剧研究力度,不断统筹相关研究资源,其中论文、传统祁剧剧目、唱词等均可视为研究性资料,如《祁剧高腔音乐与表演探析》[5]《祁剧寿戏探讨》[6]等;2篇学术专著,包括《永州祁剧》[7]以及《中国祁剧》[8]等;1篇学术论文集,题目为《祁剧研究文集》[9]等。在对这些研究成果的内容分析中,我们不难得出,目前专家学者们对于祁剧的研究,具体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祁剧学理研究、祁剧传统经典剧目分析、祁剧现代化走向研究和祁剧传统戏曲文化传播研

究等。

2  祁剧的前世今生

祁阳是一个古老的邑县,始建于三国时期公元268年,位于湖南省南部,地处永州市北大门。祁剧,旧称祁阳戏,又称楚南戏,新中国成立后,始定名祁剧,以县名定剧种名称的,湖南省仅此一个,全国也极为少见。近年来,它已经被有关专家组织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成功。据《湖南地方戏曲史料》[10]记载,明朝成化年间,即1465年至1487年间,祁剧先后融汇徽调、汉调、秦腔而形成弹腔南北路,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独立的剧种,明末清初已相当盛行,清康乾年间进入鼎盛时期,在湖南的四大地方剧种中,祁剧无疑是历史最悠久,流传最广泛的一个剧种。从全国来看,祁剧有着广泛的影响面,广东、广西、福建、江西、云南、贵州和新疆等省(自治区)都有着祁剧战鼓声的高亢激越,都有高、昆、弹旋律的委婉高昂。

今天,祁剧的发展遇到了困难。从传播者的角度来看,它的传播继承主要依靠祁剧艺人和戏班子,从受众的角度来看,它的弘扬发展主要依靠的是祁剧学徒来接班。祁剧传播的内容,即它的文化内涵,主要包括了祁剧服饰、妆容、唱腔和剧目等。面临新媒体的冲击,它逐渐地被人们所遗忘。2008年,祁剧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祁剧的复苏,但如何让祁剧焕发出新的活力,仍然任重而道远。

3  媒介融合背景下祁剧的传播

媒介融合的發展,使得受众的注意力被分散,相较于传统媒体,随着新媒体而来的是时间的碎片化。以前受众的时间多,接受的信息量少,但是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受众还是受众,可他们接受的信息却浩如烟海,更何况有了新媒体这个平台,受众一天所要接受的信息可谓是数不胜数。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这就相当于变相削弱了受众选择信息、接收信息的能力。从祁剧传承的角度来看,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桥梁纽带被削弱,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传播的社会阶层会不断固化,加之以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热衷于挖掘新奇的事物,甚至喜新厌旧,对传统戏剧采取不了了之的态度,传播的壁垒会不断增加。要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使得祁剧能够焕发新生,就要借助新媒体的力量来推波助澜,以新媒体为平台,继承和弘扬这在主流文化下快要流逝于时代的传统戏剧。

3.1  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软件

人们所使用的主流社交软件是QQ和微信,将目标受众定位于微信使用人群,传播者可以在朋友圈上做文章。微信则主要包括微信群、公众号和朋友圈。但是关于祁剧在微信的传播则较少,除了仅有的几个关于戏剧的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和朋友圈鲜闻其踪迹。公众号的传播者有官方的,也有个人自媒体的,从传承和发展祁剧的角度而言,可以通过在朋友圈转发集赞的方式——这是大家最熟悉的方式,也是目前各种活动在微信里传播比较流行的方式。在朋友圈设置活动,进行科普和宣传祁剧文化,并在线下进行演出,通过朋友圈集赞的方式获得观看祁剧的门票或者学习祁剧戏班子的优惠劵,调动微信受众的参与积极性,以线上结合线下的传播模式在微信上宣传,拓宽了传播渠道,这是一种能够让更多的受众了解它的方式。

3.2  以抖音为代表的App软件

抖音是一款碎片化时间产物的App,人们通过刷抖音来消遣时间,相较而言,火山小视频、快手和QQ视频也有类似的功能,将目标受众定位于年轻人中热衷于刷抖音的人群,通过他们传播祁剧文化,可以减少传播的成本,达到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抖音也是戏剧文化传播的一种载体,传播者可以通过在抖音上拍摄、录制、上传祁剧视频,让玩抖音的受众了解祁剧的唱腔、服饰、妆容,并且通过联系抖音官方进行宣传,开设录制戏剧的活动比赛,设置奖励提高抖音受众的积极性,让传播取得的效果更加明显,以鼓励人们了解、宣传、继承祁剧,进行“二次传播”。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获得把关人的支持——毕竟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要采取保护与传承的措施,顺便在闲余之时,让抖音的受众最大化地利用了碎片化的时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传播的成本。

3.3  以爱奇艺为代表的视频软件

爱奇艺视频是视频软件,有手机App和PC电脑端两种,但无论哪种,它的传播者和受众也是较为广泛的,将目标受众定位于爱奇艺软件,传播者可以在广告植入上下功夫。在爱奇艺上可以通过花钱投入广告的方式来传播祁剧,将人们在看视频追剧时候遇到的“硬广”,替换成宣传传统祁剧文化的“软广”,并把广告内容设置为弘扬祁剧文化、科普祁剧知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用金钱购买祁剧广告,再让广告购买受众的注意力,将受众的注意力出售给祁剧传播者,吸引他们的兴趣,以达到“二次售卖”的效果,这样做既能够在看电视广告的同时,博得受众的眼球,最大程度地吸引受众的对传统戏曲文化的注意力,又能减少对其余商业广告的厌恶。这在传播途径上是一种进步,相较于“硬”的广告而言,更“软”的祁剧植入也更能让爱奇艺受众所接受。

4  祁剧的继承与发展

4.1  多元史观与祁剧的继承

从文明史观分析,祁剧是众多人类戏剧文化中的一个分支,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以后也将成为研究永州祁阳县历史的珍贵史料;从社会生活史观分析,它是祁阳县人民社会生活的写照,是近百年来人民社会生活变迁的反映,是时代的烙印;从近现代化史观分析,它最终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要么顺应潮流,与之融合,焕发新生,要么消亡,淹没在时代的洪流之中。对待传承戏剧文化,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在上述部分已经提到,祁剧可以在新媒体的平台上,与众多新生媒体进行媒介融合,扩大它的传播者和受众面;“讨好”它的把关人;拓宽它的传播渠道;减少它的传播成本。除此之外,祁剧本身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在保护的同时,对它可以适当地进行开发。

4.2  新的时代与祁剧的发展

新的时代需要祁剧有新的发展,祁剧的传承也就是这近百年来祁阳县的社会生活、传统文化、民族关系、行政法律体制和戏曲领域的诸多问题的蜕变和消解,而它们继续发展的基础已经被更新,也就揭开了一个新的媒介融合的时代——而这自然就意味着新一轮的新头绪的继续发生和新源流的不断发生的过程。当地政府可以将祁剧列入旅游经济的重点开发项目,使它上升到政府文化部门高层重视的局面,招募祁剧艺人、增设祁剧戏班子、提供祁剧演出的场地、提供活动资金和出台政策扶持。让更多的受众来观赏了解这种传统戏剧,以祁剧为核心带动旅游业,再以旅游业为轴心,同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由此来推动祁阳县乃至永州市经济的发展。在媒介融合以来形成的这种新的传播模式中,会不断出现的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当中更新了传播的基础,形成了新的传播者和新的受众,并且这种“更新基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传播方式,使得祁剧在新媒体的平台上不断保持着充盈活力,这也是在新的时代,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祁剧传承与发展的最好归宿了。

5  结束语

对于祁剧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要顺应媒介融合的时代潮流,传播者应以新媒体为陣地,整合线上与线下的各种资源,受众应该积极传承弘扬祁剧文化,并努力使自己成为祁剧的优秀传播者,使它在新媒体平台上的传播得以焕发新生,最大程度地保护、继承、弘扬和发展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王艺.祁剧研究现状分析[J].当代音乐,2018(12).

[2]钟华.现代化视野下祁剧的传承——以《目连救母》为例[J].戏剧之家,2019(2).

[3]毛莉杰,陈瑾在.湖南祁剧的唱腔风格与新的传承方式[J].大舞台,2012(12):3-4.

[4]杨艳.新文化环境下祁剧的传承与发展思考[J].农家参谋,2018(21).

[5]刘新艳.祁剧高腔音乐与表演探析[D].开封:河南大学,2009.

[6]潘魏魏.祁剧寿戏探讨[D].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15.

[7]欧阳友徽.永州祁剧[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

[8]欧阳友徽.中国祁剧[M].香港: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4.

[9]湖南省艺术研究院.祁剧研究文集[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4.

[10]湖南省戏剧工作室.湖南地方戏曲史料[M].长沙:湖南省戏剧工作室,1980.

猜你喜欢
传承与发展媒介融合新媒体
浅谈贵州地区布依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材中的运用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2011—2016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业务流程再造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