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武 杨长楷 陈光平 李树万 李加华
导读:在云南花椰菜F1代制种中,组合之间的特性差异大,花期调节的常规方法是:开花较早品种采用延后播种,开花前若还快再采用割薹处理。但该操作繁琐,农民不易掌握,有时还会出现早熟品种花量不足的问题。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采用早熟品种适时播种,然后根据早熟品种的花球发育程度和较晚品种割球后的抽薹高度再进行相应处理,能简便而有效地把花期调节到一起。
云南花椰菜制种,主要集中在以元谋为中心的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如元谋、永仁、武定、大姚、宾川、丽江、禄劝等[1],于20世纪80年代末起步,现已成为一个国际化的花椰菜制种基地[1]。在云南花椰菜F1代制种中,大体有中熟品种(♀)×早熟品种(♂)、中熟品种(♀)×中熟品种(♂)、晚熟品种(♀)×中熟品种(♂)、中熟品种(♀)×晚熟品种(♂)、晚熟品种(♀)×晚熟品种(♂)几种类型。其中,中熟品种(♀)×早熟品种(♂)、晚熟品种(♀)×中熟品种(♂)、中熟品种(♀)×晚熟品种(♂)3类组合特性差异大,目前约占花椰菜制种面积的1/2。在花椰菜F1代制种中,♂、♀花期是否相遇,是生产成败的关键,本文所介绍的是组合特性差异大的花期调节简易方法,较常规技术效果好。
在云南花椰菜的制种中,组合特性差异大的有中熟品种(♀)×早熟品种(♂)、晚熟品种(♀)×中熟品种(♂)、中熟品种(♀)×晚熟品种(♂)3类,组合双亲之间的熟性(即品种的生育天数)一般相差15~50天,早熟品种往往营养体偏小、现球早、抽薹早、开花早等,父、母本熟性相差越大,差异表现越明显,将其花期调到一起的难度就越大。若花期相遇不好,会出现低产或绝收(♂、♀都是自交不亲和系或♀是自交不亲和系的,有时对种子质量会有影响)[2],因此,花期调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云南花椰菜组合特性差异大的制种中,常规的花期调节方法有2种。
根据组合双亲之间的熟性差异,从自然相遇的角度,最大限度地错开播种时间。这样,早熟品种的营养体往往偏小,花期虽然相遇,但花量不足,对种子产量和质量有影响。
在组合的双亲之间,早熟的品种,往往现球、抽薹、自然开花也早,较晚的品种恰恰相反,早熟品种经常要通过几次割薹处理,花期才能与较晚品种调到一起。但该操作繁琐,农民往往不易掌握,此外有时早熟品种也存在花量不足问题。
在云南花椰菜组合特性差异大制种的花期调节中,笔者及团队经过20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归纳出3个方面经验。
根据组合双亲之间的熟性差异,适时播种,早熟品种要以花期花量最大的标准来确定播种时间,这样,能杜绝早熟品种营养体偏小而导致花量不足的问题。
若播种错期恰当,一般是较早品种花球直径5 cm左右大,较晚品种花球直径15 cm左右大(基本商品成熟)。此时,较晚品种要及时割球,每株留2杈枝,若较早品种是早熟种,较晚熟品种割球留枝要小点,其他按正常留枝则可,即我们常说的“5公分理论”。
若双亲花球生长程度合适,较晚品种割球后抽薹高20 cm左右时,较早品种花球刚好商品成熟(花期直径12~15 cm大)。此时,较早品种要及时割球;若花球松软或较易抽薹的品种,每株可留3杈枝或进行挑心处理,其余每株留2杈枝则可,即我们常说的“20公分理论”。
在组合品种特性差异大的花期调节中,设置这样一套相对稳定的操作模式,便于实施,经济而有效。
在花椰菜制种中,品种对环境的变化会产生相应的敏感性[3],所设置的“组合品种特性差异大的花期调节”操作模式,适用于在一定的区域内及正常气候环境条件下。若气温较正常稍高,较早品种的花球生长及花蕾发育会稍快,此时,较晚品种割球所留2杈枝应小点;若气温较正常稍低,较晚品种的花球生长及花蕾发育会稍快,此时,较早品种割球留杈枝要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