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启军 李金泉 董斌峰 胡志伟
红菜薹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面积占秋冬露地蔬菜的10%左右[1]。受土壤酸化和连作的影响,近年来红菜薹根肿病的为害面积逐渐扩大,严重的地块已不能种植红菜薹,影响了红菜薹的可持续健康生产,抗病品种的选育能有效解决红菜薹根肿病为害问题[2~4]。 为此,2008-2014 年,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所利用抗根肿病大白菜资源,通过多年回交转育,选育出抗根肿病自交系,再经过杂交配组选育出2个抗根肿病的红菜薹杂交组合HCR1和HCR2;2015-2016年在长阳火烧坪、江夏、鄂州等红菜薹种植基地根肿病发生严重的地块进行生产试种,表现为高抗根肿病[4]。其中,杂交组合HCR1为无蜡粉类型,中熟,2017-2018年以商品名紫御70在江夏、鄂州等地进行了推广种植,反映良好。2018年11月30日湖北省园艺学会蔬菜专业委员会在武汉组织有关专家,对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红菜薹新品种紫御70进行了现场考察和鉴评,田间表现抗根肿病。
紫御70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ZY1413作母本、抗根肿病自交系GJ3作父本,配组育成的一代杂交红菜薹品种。
植株生长势强,株高65 cm左右,开展度70~85 cm,基生莲座叶阔叶形、9~11片,叶片椭圆形。主薹正常,侧薹7~9根,分蘖能力较强。薹叶叶柄较短,披针形,薹色紫红,无蜡粉,色泽鲜艳,薹肉浅绿色。 薹长25~40 cm,主薹粗 1.5~2.0 cm,单薹质量30~50 g。武汉地区露地秋冬栽培667 m2产量可达2000 kg。
露地栽培适宜播种期为8月20日至9月10日。苗床宜选择避雨凉棚或通风凉爽的地块,床土要求土质疏松、排水良好、无杂草、有机质含量高、前茬非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块。提前15~20天翻耕炕地,耕层30 cm。
播种前施腐熟有机肥4~5 kg/m2,翻耕入土,按1.5 m宽度开厢作畦,畦面宽1.2 m,畦沟深15~25 cm,畦面应整细、耙平,床土松软。播种时一般撒播,667 m2用种量约300 g。将种子均匀撒播于畦面,轻耙使种子入土,浇足水分,并覆盖遮阳网保湿。苗床播种面积与大田定植面积之比宜为1∶15。
2~3天可出苗,幼苗出土后揭开遮阳网。根据天气和苗床情况酌情浇水,浇水宜少量多次,保持床面见湿即可。遇晴热高温天气,中午前后采用遮阳网遮阳降温。及时间苗,剔除拥挤苗、弱苗,并拔除田间杂草,幼苗间隔8~10 cm。苗期追肥1~2次,可浇施20%稀粪水提苗。
定植前15~20天翻耕炕地,耕层25~30 cm,施足底肥,每667 m2施有机肥2000 kg或饼肥100 kg、过磷酸钙 10~13 kg、硫酸钾 13~18 kg,硼肥 2 kg。可采用深沟高畦或平畦宽厢的方式进行开厢作畦,高畦厢宽包沟1.2 m,平畦厢宽2 m,沟深30 cm。
苗龄25天左右、5~6片叶时定植,宜在阴天进行。定植株距 40 cm,行距 60 cm,每 667 m2栽3000株左右。定植后浇足定根水,缓苗期间遇高温晴热天气需浇灌促秧苗成活。
红菜薹根系浅,不耐旱、不耐涝,及时排灌、及时追肥;定植成活后7~10天追肥1次,每667 m2追施尿素 10~15 kg,或者 10%~20%腐熟稀粪水1000 kg,封行前追肥1次,每667 m2施复合肥15 kg。采收期需追肥2~3次,每次每667 m2追施尿素和硫酸钾各 3~5 kg。
病害重点防治软腐病、黑斑病、霜霉病。软腐病用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氯溴异氰脲酸可溶性粉剂1200倍液防治;黑斑病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或43%戊唑醇悬浮剂3000倍液喷雾防治;霜霉病用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750倍液喷雾防治。
虫害重点防治黄曲条跳甲、小菜蛾、菜青虫、菜螟、烟粉虱、蚜虫,推荐使用黄板、性引诱剂、灯光进行诱杀,结合使用Bt制剂、植物源杀虫剂等进行防治。黄曲条跳甲用40%氰戊·马拉松乳油600~800倍液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小菜蛾、菜青虫、菜螟等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00~4500倍液或25%灭幼脲悬浮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烟粉虱、蚜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每667 m2用5%啶虫脒乳油50 g对水60 kg 喷雾防治[5]。
主薹及时采收,促进侧薹萌发。薹长25~40 cm,少量花蕾开放时采收,采收菜薹尽量靠近薹基部,宜留2~3个腋芽,采收切口略微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