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韫,郑 谅,全亚林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州 510405;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推康复中心,广州 510405)
头皮针作为中医特色疗法之一,因其能有效改善脑部血流动力学、血流流变学及电生理学等方面[1],临床上常采用此疗法治疗脑瘫、中风、眩晕、老年性痴呆、自闭症等多种疾病[2-3]。《内经》中曾记载“头为精明之府”,《景岳全书》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升于头”,也都说明了头皮针取穴与髓海、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从而具有醒脑、开窍、宁神之功。而头部温针灸是将针刺与艾灸结合使用的一种疗法,近年来研究显示其对改善脑源性疾患、失眠等多种临床病症有确切疗效[4-10]。头部温针灸能引气血上行于脑,升阳通络,此疗法将针刺与艾灸相结合,在治疗效果和临床症状的改善上有重要意义。但传统温针灸常由于艾炷固定不良等原因多见烧、烫伤等不良事件发生,特别是运用于头部腧穴时,因头部腧穴针刺角度特殊及深度不够的问题,易导致艾炷脱落或针身过度倾斜烫伤患者头发、皮肤,且存在温针的热辐射离穴位较远的问题;而艾柱直接压灸头部腧穴的方法,则有导致局部损伤、感染的风险,且疼痛剧烈,患者难以接受。以上不良事件的发生使得头穴的温针疗法在临床上难以施行,大大限制了头穴温针灸的应用。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谅团队研发出头穴温针器,现将其设计及应用情况介绍如下。
头穴温针器由医用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材料制成,主要包括头部经纬帽(如图1所示)与螺旋固定装置(如图2所示)2个部分。
图1 头部经纬帽
图2 螺旋固定装置
头部经纬帽整体结构类似半球形网套,包括多条经线和纬线,相邻的经线和纬线围成通孔,多条经纬线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器拼接后形成一个可罩在头部的帽体。纬线的两端分别与一个连接块固定,2个连接块之间布置有松紧带[如图3(a)所示]。当经纬帽套装人的头部后,松紧带箍在人的下颚,通过调整松紧带的松紧状态使得经纬帽与头部相适应,再根据腧穴部位的不同调整经纬线,以留有针刺的空间,便于温针灸。
螺旋固定装置其形态类似蚊香,能与头皮紧密贴合且与经纬线相互组合,其顶部能使针身固定,由温针固定器及桥形固定器组成[如图3(b)所示]。温针固定器为一条从下往上盘旋成上端直径小、下端直径大的凸台状弹簧体,温针固定孔为位于凸台状弹簧体最顶端的内孔。桥形固定器为类矩形体,其矩形体的中部有能嵌在经线或纬线上的第一嵌槽,两端分别布置有能固定在凸台状弹簧体中下部的条形杆上的第二嵌槽。
图3 头穴温针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1)先将头部经纬帽套装在患者的头部,将松紧带箍在下颚,通过调整松紧带的松紧状态使得经纬帽与头部相适应,再根据选取的头部腧穴的不同调整经纬线的位置,将头发分压于经纬线下;(2)医者常规消毒腧穴,配合弯折毫针刺法(使用无菌止血钳在距针尖15 mm处将针弯折成90°)进针后,从针柄上套入螺旋固定装置,使装置与相邻经纬线连接从而固定针身;(3)将艾柱点燃后插入针柄。头穴温针器佩戴示意如图4所示。
图4 头穴温针器佩戴示意图
传统针刺配合悬灸存在热力不均匀、耗废人力等问题,且没有温针效果,压灸则可能造成局部损伤而感染[11]。为了有效减少温针灸头部腧穴的烧、烫伤不良反应,临床上将头穴温灸板用于百会穴温针灸。头穴温灸板可以压住患者毛发,暴露穴位,也可防止艾灰坠落引燃患者的头发,避免了烧、烫伤的发生。该头穴温针板虽然解决了既往头穴温针烧、烫伤等不良事件的发生问题,但临床上适用腧穴范围较窄,仅限于头顶部穴位温针使用,头颞部及枕部穴位难以固定。结合多年临床经验,为了扩大温针灸的临床应用范围,笔者所在团队首创头穴温针器。头穴温针器优势在于:(1)将其运用于头部温针,解决了既往头穴温针难开展的困境;(2)充分暴露治疗部位,解决头部腧穴艾柱固定困难,易烫伤患者头发、头皮等问题,降低了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3)实现自由选穴,多部位固定,并支持多点操作,可同时在头部多个穴位进行温针灸;(4)解决既往头穴温针多采取坐位的限制,实现多体位温针灸,提升患者舒适度;(5)使用头部温热疗法,温和的刺激可缓解患者紧张的情绪,减少如晕针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给患者治疗过程带来舒适感,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80例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8~75岁。病例选择及纳入标准参照《实用神经病学》[12]及《中医内科学》[13]。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观察组(头穴温针器组)取穴:百会、脑户、脑空;操作:采用头穴温针器配合弯折毫针温针灸法。对照组(针刺+悬灸组)取穴:百会、脑户、脑空;操作:针刺+悬灸。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4]中的疗效标准拟订,主要分为:(1)痊愈:眩晕等症状消失,症状积分减少≥90%;(2)显效: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头微有昏沉或头晕目眩轻微但不伴有自身及景物的旋转、晃动感,可正常生活及工作,70%≤症状积分减少<90%;(3)有效:头昏或眩晕减轻,仅伴有轻微自身或景物旋转、晃动感,虽能坚持工作或生活,但生活和工作受到影响,30%≤症状积分减少<70%;(4)无效:头昏沉及眩晕等症状无改善或加重,症状积分减少<30%。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过对比分析,发现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详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本头穴温针器的设计不仅有效减少以往头部腧穴温针灸不良事件的发生,还能不受体位及头部腧穴位置的限制实现多部位、多体位治疗,促进了临床头穴温针灸的开展,改善了医疗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及舒适度,为患者的安全提供了保障。此头穴温针器设计合理、操作方便、适应证广,具有简、便、廉、效的特点,在防治脑源性疾患及多种临床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