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淑琴
我有一个好朋友。他有一双大眼睛,一笑就会露出洁白的门牙,头发微微翘起,个子较高,皮肤很黑,我们常开玩笑说他是非洲来的。
他是个乐于助人的人。记得一次上英语课,老师突然说要听写。我翻遍了书包,就是找不到英语作业本。正当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时,一个声音传入了我的耳朵:“刘思杰,没带作业本吗?我借你一张!”我转过头一看,是他!他微微一笑,从本子里“哗”地撕下一张,放在了我的桌上……
瞧,这就是我的好朋友,你能猜出他是谁吗?(《猜猜他是谁》)
文章最大的问题是人物特点不够鲜明。从外貌上看,眼睛、门牙等,都是一般性描述,不能给人留下“独特”的印象,只有“黑皮肤”有点特别,可惜只是一笔带过;从事例上看,也很平常,难以突出人物特点。
我有一个好朋友,皮肤非常黑——不亚于张飞和李逵!同学们说他是非洲黑人,他不但不生气,反而沾沾自喜:“你们可要尊重我这个外国友人!”
一次做英语作业,我忘记了“黑色”的英文怎么说,便去问他。他眼睛一瞪:“你看我长得黑,故意的吧?哈哈,这个词都记不住,我不就忘本啦?”接着,他把“black” 流利地一连说了三遍,然后拍拍我的肩膀,问:“记住了吗?”我能怎么回答呢?只有尴尬点头的份了!
瞧,这就是我的“黑人”朋友,你能猜出他是谁吗?
同学们,现在你应该知道这人的特征了吧——黑!修改后的文章紧紧扣住“皮肤黑”来写——用黑脸张飞、李逵作比;人物语言也是不忘调侃“黑”;事例更是围绕牢记英文“黑色”来写……特点这样鲜明的人物,谁能猜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