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 / 付松
潘军(左)和村支书在基地。(吴天庭/摄)
2018年我受天柱县委组织部委派,担任蓝田镇东风村第一书记。
记得刚到东风村就遇到有人“拆台子”:村里一位副主任、两位主任助理集体辞职。
问题出在哪里?我该怎么办?几番深思,我首先把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作为强班子、建队伍、聚人心的一剂“强心针”。白天奔波于县级各部门协调资金,60多万元阵地建设资金有了着落;晚上蹲守在广告公司修改设计,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全新的党群服务中心和党建主题公园建成。
以前“三会一课”、集中学习都是走过场,我到东风村后,制定了党员积分制,要求党员必须参加,以积分进行考核,并提出支部带着干、党员表率干、党群一起干的“三干工作法”。耕耘终有收获,在2018年黔东南全州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现场观摩评比中,东风村位居黔东南州农村领域第一名。
群众脱贫致富,产业发展是支柱。东风村传统的产业发展结构是我的“心病”,我抢抓春节期间农民工返乡过节的契机,把大家组织起来开座谈、听意见、谈发展。综合村民们的意见,结合村里实际,我决定在村里实施百香果种植和种草养牛,并确立了“党建引领+产业观光+乡村旅游”的产业发展路线。
产业风生水起地推进,问题也接踵而至:百香果快成熟了,怎么卖?我和驻村工作组创新“共享果园+果树认领”的办法,1800株果树销售一空。同时,为了拓宽销售渠道,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我们探索出了“乡村旅游+自助采摘”“绿色通道+水果直供”的销售模式,吸引不少游客前来采摘百香果。
东风村有了名气后,慕名而来游玩的客人不断增多。如何把群众组织起来共同建设美丽乡村?我通过与村支“两委”反复研究,摸索出党建引领“五风联动”基层治理模式,推动产业、环境、治理、民生、服务齐抓共管、互促共进。另外,我还协调林业部门争取到5000株红叶石楠和1000株玫瑰,组织村里的妇女种花添绿,让家家有绿、户户有花,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一桩桩看得见的实事,一串串鲜活的数字,见证了东风村的美丽“蝶变”,跑出了脱贫攻坚的“东风”速度。2018年底,东风村贫困人口减少至53户134人,贫困发生率降至3.43%。
(口述 / 潘军 整理 /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孙蕙)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放在全面深化改革大盘子里谋划推进的,是我们打的一次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性战役。
——2019年7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总结会议时指出
要在青年干部中开展强化政治理论、增强政治定力、提高政治能力、防范政治风险专题培训,创造条件让干部在斗争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
——2019年7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作重要讲话
问:如何组织党员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答:组织党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基本精神、实践要求,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增强政治自觉、理论自信、情感融入。建立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心内容的党员教育教材体系。教育引导党员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
晴隆:“六个机制”培养群众“当家人”
晴隆县通过建立“六个机制”,不断培优育强村级干部队伍,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组织保障。
建立联审机制。与纪检监察、公检法司、民政等部门建立联审机制,全覆盖对村(社区)“两委”成员进行联审。
建立选任机制。采取在现任优秀村干部中“留一批”,从优秀后备干部中“选一批”,从邻村能人中“引一批”,从乡镇干部、教师中“派一批”的方式,优化村党组织书记队伍结构。
建立培养机制。对治保主任、社保协管员、民生监督员作为村(社区)常务干部进行管理、使用和培养。
建立培训机制。依托县委党校和乡镇(街道)分党校,对全县996名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进行分类分级培训。
建立报酬增长机制。全县村(社区)常务干部报酬人均2500元左右,最高达5625元,并逐年增加80元工龄工资。
建立奖励机制。出台《晴隆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奖励办法(试行)》。
(作者:晴隆县委组织部 张星应)
雷山:“四紧法”切实为基层减负
雷山县创新工作方式,通过“四紧法”组合拳,进一步为基层干部“松绑”。
紧盯“保障”做“加法”。建立健全关心关爱基层干部工作机制,认真落实扶贫一线谈心谈话、津补贴、体检等措施。
紧扣“减负”做“减法”。成立综合检查组,将党风廉政建设、基层党建等12项工作进行联合考核。落实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四不两直”工作法,开展各类考评考核工作。
紧扣“活力”做“乘法”。在公务员(选调生)和事业单位招录工作中,安排部分乡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位,专门面向脱贫攻坚中表现优秀、扶贫成效明显的基层干部,并选派新提拔副科级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
紧抓“顽疾”做“除法”。探索建立覆盖全县人口数据库,把民政、扶贫等数据上传云平台,实现信息资源集聚、互通、共用。
(作者:雷山县委组织部 杨承鸿)
党员干部怎样识人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选干部,尤其是选好干部,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怎样识人是做好工作必备的基本功,党员干部辨人识人,既要有正确的态度,还要有理性全面的分析,“为治以知人为先”,必须拥有一双“火眼金睛”,做到公正识人、全面识人、辩证识人、发展识人,真正把优秀人才识别选拔出来。
——《共产党员》2019年07期
怎样把书读活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序言中指出,“善于学习,就是善于进步”“我们党依靠学习创造了历史,更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把书本读活,是很多人的追求。所谓读“活”,就是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认识,把认识转化为智慧,把智慧转化为能力,把能力转化为实践,进而在实践中有所创造。概括地说,就是读有所得,得而能用,用而生巧。
——《新湘评论》2019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