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是我国大多数居民最主要的肉类食品,保障供应事关民生、事关大局。今年以来,受猪周期、非洲猪瘟疫情、地方政府积极性不高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我国生猪产能下降,造成市场供应偏紧,价格上涨。
为确保百姓碗里不缺肉,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猪肉保供稳价工作全面展开,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兼顾当前和长远的政策。3月,农业农村部印发意见,要求地方落实好非洲猪瘟强制扑杀补助、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能繁母猪和育肥猪保险等政策资金,支持生猪养殖场户尽快恢复生产;同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生猪市场保供稳价工作方案和指导地方做好冻猪肉储备调节工作的通知,牵头推动中央和地方冻猪肉储备收储;6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要求强化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服务,给予生猪养殖企业贷款贴息支持;8月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了稳定生猪生产和猪肉保供稳价五大措施。8月30日,全国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强调各地要严格按照省负总责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要求,坚决完成生猪稳产保供目标任务。9月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强调要落实猪肉保供稳价措施。
近日,多部门还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极具针对性的政策措施。8月底,交通运输部提出对整车合法运输仔猪及冷鲜猪肉的车辆,恢复执行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9月4日,财政部宣布进一步完善非洲猪瘟强制扑杀补助经费发放方式,完善种猪场、规模猪场临时贷款贴息政策,加大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力度,提高能繁母猪、育肥猪保险保额;9月5日,自然资源部紧急出台文件,明确取消生猪养殖附属设施用地15亩上限规定。农业农村部也出台文件,将全国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种类范围内的所有适用于生猪生产的机具品目原则上全部纳入省级补贴范围。
截至目前,江西、四川、江苏、河南、广东、山东等多个省份也已经出台了稳定生猪生产和市场供应的政策。并且,随着6月份以来全国生猪养殖盈利大幅提升,部分区域养殖场户补栏积极性明显提高,生猪生产恢复出现向好迹象,后市预期趋于乐观。专家预测,从肉类总体供应看,考虑到替代品生产发展较快、进口增加、猪肉消费下降等因素,我国动物产品供应充裕,老百姓碗里不会缺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