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云霞 王娟花
[摘 要]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文章总结了陕西渭南白水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结合文化产业调查数据,分析了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困难,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发挥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白水文化产业;独特优势;文化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7
1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白水县位于陕西关中东北部,全县总面积986平方千米,辖7个镇、1个办事处,124个行政村,8个社区居委会,人口28.57万人,公共文化服务业单位303个,县级文化单位8个,镇(办)文化站8个,村级文化活动室124个,农家书屋132个,文化大院93个,文化艺术中心1个,文化馆1家,电影放映单位1家,图书馆1家,3D影城两家,KTV 23家,剧院1家,婚庆演艺公司11家,数字电视网络公司两家,辖区有文化产业10类,分别为图书、音像、印刷(打字、复印)、娱乐、网吧、动漫、装潢广告、文化传媒、影视业。文化是白水县域经济发展“果煤酒城游”五大支柱型产业之一,是实现“一业兴百业旺”的强大发展引擎,是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抓手,更是促农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
2 文化产业独特优势
2.1 广电宣传紧贴文化
白水县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改进和提升宣传报道力度,视觉下移,积极开展白水最满意文化事业电视栏目评选活动,同时增添自办栏目,不断增加自选节目,通过电视台、农村数字电影放映、户外大型LED电子屏、印制文化宣传杯、配发宣传CD光碟、绘制文化宣传墙、设立大型户外广告宣传牌、悬挂文化横幅标语等多种形式,开展公益广告文化宣传活动。全年共送省、市台稿件数量100条以上。
2.2 文化基础建设稳步推进
总投资1.2亿元的数字影城项目已经开始运营;投资200万元的白水广播电视演播厅正常运行;投资142万元,在全县7镇1办中建设了71个规格较高的文化大院,123个行政村的村级文化活动器材已经配备齐全,并向3个社区配送了近7.5万元的灯光音响设备;在雷牙建设了一家图书分馆,通过项目和活动定向扶持了白水县秦风剧社,向和谐社区捐赠图书746册,向白水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地方文献4类,173册,全年发放图书近万册,价值近20万元。“两馆一站”免费开放井然有序,全年共接待读者19480余人次,刊物外借6000余册,图书借阅30000册次。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全部达到98%。
2.3 文化活动亮点纷呈
白水县委、县政府积极开展“四进零距离”工程,不定期将文化送入社区、学校、企业;由县纪委、县监察局、县文广局共同承办的“廉政文化三秦行”和“树新风,扬正气”反腐倡廉两项大型文化活动开展有序;成功举办了“庆七一”综合晚会两场,组织实施了“大美渭南 ,魅力果香”五场演出。协助央视完成了《读书的力量》在白水拍摄任务;协助国家图书馆记忆项目组完成了仓颉文化拍摄;在党的生日前夕,组织百人进县敬老院举行文艺汇演;举办了“爱心文广美丽乡村行”走进杜康镇;文艺演出小分队走进蒲白高速公路施工现场,民祭仓颉等系列文化活动;周末一元剧场演出步入常态化,全年完成演出120余场;尊老敬贤送大戏40场;编辑出版了反映白水历史变迁的《快板作品集》和4期《白水文苑》等。
民间文艺活动也轰轰烈烈,白水县秦风剧社编排的迷胡小戏《胡下山卖女》《逛仓颉庙会》《月照龙山》分别赴市省两级开展演出,投资近三万元扶持的白水影子戏,也在我县西北地区和县城广场为群众巡演。特别值得可喜的是,今年上半年总投资320万元,由渭南市、白水县共同打造的大型秦腔现代戏“金果梦”,荣获渭南市一元剧场优秀剧目奖,成功参演了省第七届文化艺术节,获得了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2.4 文化市场井然有序
白水县开展“扫黄打非”工作,查处收缴非法出版物1800余册,非法音像制品2500余张,严厉打击各类侵权盗版活动。重点加强对网吧、游戏厅的监管力度,加大对非法经营的打击力度,累计出动人员200多人次,车辆50多辆次;清理整顿网吧43家;电子游戏场所12家;各类歌舞娱乐场所23家;查扣电脑主机箱25台。年检文化经营单位73家,其中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单位21家,出版物经营单位14家,音像制品经营单位2家,KTV经营单位23家,游戏厅2家,婚庆演艺经营单位11家,在上级部门的抽样检查中,白水县文化市场合格率达到92%。
2.5 非遗文化保护日臻完善
“白水剪纸”“西固烙画”等项目完成了省级第四批和市级第三批传承人的申报工作,其中6人进行了申报,获批5人。挖掘出第三批县级非遗项目25个,第二批县级传承人67个。申报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仓颉传说》在全省400多个项目中突围成功,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实现了我县国家级非遗项目零的突破。《雷牙火龙一条龙》上了央视 “东西南北贺新春”栏目,并在全县各片区不定期地进行义演。历时三个月,收集整理了近乎消失的史官十大社民祭仓颉和庙会等相关资料,为下一步申报省市级非遗项目奠定了基础。
2.6 文化产业成效显著
一是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政府设立专项资金50万元用于扶持发展文化产业。
二是重点扶持文化产业龙头企业。为进一步了解白水县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白水县开展了文化产业普查工作,全面掌握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和潜力,会同有关部门重点对14家单位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并重点扶持和家卓休闲文化生态园、尧头豆腐娱乐观光园、仓颉文化等,用于发展壮大文化产业。
三是截至2018年6月30日,白水县文化产业增加值位居全市前列。全年新开发文化产品20余种,实现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四是文化旅游资源在陕西堪称一枝独秀。
每年谷雨节的仓颉庙会、正月二十一的杜康廟会、十月二十二的雷公庙会游人香客如织,已成为陕西的一大景观。白水县古迹众多,境内有古遗址、古战场、古墓葬、古寺庙、古建筑180余处,最早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其中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仓颉庙和魏长城两处,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永垣陵、下河西遗址、飞泉寺遗址、杜康墓、雷公墓、城隍庙、寿圣寺7处,有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4处,是全国唯一坐拥仓颉造字、杜康造酒、雷公造碗、蔡伦造纸“四圣文化”资源的旅游县。“文化是旅游的灵魂”,高亢激昂的秦腔,震天动地的锣鼓,委婉动人的歌谣,细腻秀美的剪纸,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无不耐人品味,令人神往,诱人游览。
2.7 旅游文化发展势头强劲
白水地处天水——关中绿色经济圈内,交通四通八达,四隅黄龙山、五龙山、元鹤山、雁门山遥相呼应,距西安138千米,渭南84千米,铜川68千米。白水的旅游景点又与周围的黄帝陵、壶口瀑布、华山、兵马俑等著名旅游景区相毗邻,且有公路干线相通。境内的山川风貌、森林名木、河湖瀑潭、乡土风情别具特色。有气候湿润、林木葱郁、鸟语花香、冬暖夏凉的10万亩方山林场;有清澈见底、碧波荡漾、山水相映、一望无际的万亩林皋湖景区;有重峦叠嶂、洛水奔涌、泉寺交映、景色秀美的洛水飞泉景区;更有近20多年来白水人民以勤劳智慧创造的50万亩“农家苹果园”,为久居闹市的人们准备了一道丰盛的旅游“大餐”。突出的地理优势,便利的交通条件,为白水发展假日旅游、会务旅游和历史文物文化盛会提供了方便。
3 面临的问题及困难
3.1 产业自由发展,规划引导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白水县自发的形成了文化个体户,基本形成了文化市场。有些缺少整体的规模,无长足发展的引导,个体经营分散,再生产壮大和市场抗争风险能力差。经过调查:近年来,市民网购数量的力度加大,影响了文化行业批发及零售门店的经营效益,以及随着电子产品行业的成熟化,数码智能手机的强劲走势导致白水县内过半数网吧今年以来处于保本甚至亏损经营状态。
3.2 文化底蕴雄厚,包装宣传不足
白水县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古文化底蕴雄厚。近年来白水文化名人更是层出不穷,文学家、书画家、艺术家数不胜数。但是我们对这方面的挖掘、宣传不足,没有充分用好这些资源,没有做成白水文化品牌,没有形成产业。
3.3 产业类别不全,规模质量不足
据调查白水的文化产业类别不全,规模和数量较小,工艺美术品的生产和文化专用设备的生产两个行业目前还是空白,行业内部结构的不合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白水县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测算。主要表现为个体经营、零散经营、无序经营和盲目经营,这些问题的存在源于我们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规律和特点认识不清,引导不够、办法不多、底气不足。
3.4 文化需求浓烈,市场培育不足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正在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这与“文化强县”的战略目标是一致的。但白水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是:精品力作较少、名人效应的感召力不强、市场引领的作用不明显,文化消费理念尚未形成。不能满足广大市民想看书,想看戏,听音乐的强烈愿望,如免费唱大戏,场场爆满,而售票唱大戏,看听戏的寥寥无几。
3.5 旅游业产业化开发程度仍显不足
白水旅游景区在软硬件服务、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旅游景区的辐射带动作用等方面与旅游业发达地区仍有较大差距。旅游业一直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讲究的是“吃、住、行,游、购、娱”,但目前白水县的主要景区对相关行业的开发仍不到位,对白水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难以突显。
3.6 体制机构管理不顺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管理体制问题。旅游景点的开发管理政出多门现象较突出,没有统一挖掘、整理、研究、开发的专门机构。政府在景区景点开发管理运营过程中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导致景区发展、景点建设和完善服务功能上缺乏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况且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涉及多部门、多领域、多行业,主管部门必须具备统筹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
二是投资机制问题。文化旅游业的大发展,需要充足的资金来源作保障。仅仅靠政府财政投入自主开发力量有限。必须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引进战略投资者参与。目前白水县对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尚不完备,财政投入较少,吸引社会资本和域外资本的力度较弱,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文化旅游开发机制尚未形成。
4 政策建议
4.1 优化环境,实现文化产业集群的软着陆
一是立足白水实际制定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和激发白水人和客商发展壮大营销文化产品;二是行政管理和政府部门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办事效率,尽力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如公开文化产业审批事项许可范围、办事程序、收费标准和办理期限,实行一厅式办公等;三是提供文化产业在白水发展、决策参与、市场、文化企业交流平台等;四是针对制约白水经济发展的因素,广泛招商引资,吸引外来资金发展白水文化产业。
4.2 宣传推介,充分展现白水的资源优势
白水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名人辈出,是历代文人拜祭的“万代文宗”,白水建制距今2300多年,白水历史上有仓颉造字、杜康造酒、雷公造碗、蔡伦造纸“四圣”文明。而且流传着农民领袖王二、仲光道,爱国将领刘锡麟、高峻、曹世英众多仁人志士的感人故事。白水县宗教门类较全,以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影响较大。佛教产物有银塔金棺舍利、妙觉寺等。民间工艺及非物质文化资源丰富,包括杜康酒酿造技艺、九龙木雕技艺、泥塑、秧歌等。白水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推送文化宣传类信息,向群众介绍文化发展动态、最新理念,宣传最新文化艺术活动,与群众分享文化娱乐信息,打造提升文化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服务。
4.3 培养人才,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积蓄人力资本
文化产业发展需要一大批文化产业管理、服务、生产、营销的队伍,根据专家预测,发展白水文化产业亟待解决的是人才队伍培养和建设,针对文化产业人才稀缺的局面,积极探索和健全文化产业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政策,树立新的人才资源观,出台白水文化旅游专业人才引进管理办法,对稀缺人才、中高级人才的待遇、住房和管理上给予最优惠的政策,多渠道、多形式吸引一批懂经济、善经营、会管理的旅游高级专门人才、高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及紧缺人才,加快引进一批高端文化管理人才和文化创新人才,运用项目合作、兼职、考察讲学、学术休假、担任业务顾问等多种形式,通过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吸引和留住国内外优秀人才来为白水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4.4 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发展文化产业
大力扶持发展白水文化产业,提升文化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寻求多种途径,人脉资源,争取中央、省、市級文化项目专项资金,县级部门应出台一系列有关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加大设立发展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力度,为白水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服好务。
4.5 用新的发展理念发展文化产业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用李克强总理的话说应采用“互联网+”方式发展文化产业,白水县文化产业应依托微信渠道,推出白水文化微信公众信息平台,全面拓展公共渠道,打造新媒体服务模式。借助微信这一新型沟通载体传播广、阳光透明、公众参与高的优势,如白水开展“微白水”“爱白水”“白水帮”“白水县百事通一站”“白水县百事通二站”等平台的发展模式,大力宣传白水文化产业知名度,以“白水才艺秀,果乡大舞台,有才您就来”为有才的人提供平台,同时也提高白水文化产业在电子商务领域的收视率。
5 结 论
文化产业作为经营文化产品与服务的行业,最终目的是为广大消费者提供精神消费,需要寻求并积极探索一条刺激消费者文化消费的有效途径,鼓励体验文化消费、充实群众文化生活,真正为白水的文化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芦冰.对我国文化旅游产业集团发展的思考[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6).
[2]王庆生,张亚州.文化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评价研究——天津“五大道”案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7(2).
[3]王斌,陈艺天,魏洁云.西安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中国市场,20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