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要领一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注释】
1.役:指服兵役。
2.籍:调兵的名册,这里指征兵。
3.载:运载。
4.因:依靠,凭借。
【译文】
善于用兵的人,不用两次征集兵员,不用多次载运军粮;武器装备由国内供应,在敌国补给粮食,这样军队的粮草就可以充足了。
【小故事】
一举两得
三国时,蜀国出兵攻打魏国。诸葛亮派人打探敌情,得知魏军早有防备,就改变了原路线,带兵来到上邽这个地方,等待战机。当时,上邽的麦子正好成熟。诸葛亮心想:我军长途跋涉,正好缺少粮食,不如把这里的麦子割下来带着走。可他又转念一想:如果我军割麦,魏军肯定会来抢夺。何不趁机把士兵藏在敌人看不见的地方,等魏军一来,打他个措手不及呢?
于是,诸葛亮便开始部署。果真,蜀军刚开始割麦子,魏军就来抢了,结果被埋伏的蜀军打了个措手不及。蜀军割完麦子,准备离开时,魏军再次发动攻击。可诸葛亮早已在撤兵的路上设下了埋伏,等魏军到达时,万箭齐发,魏军来不及躲闪,大部分将士死在蜀军箭下。就这样,蜀军不但得到了成熟的麦子,还打了大胜仗,真是一举两得。
【国学讲堂】
优秀的军事家总是善于随机应变,利用一切可用的条件来满足军队的需求,最小限度地耗损本国实力。
【注释】
1.怒:是指愤怒。
2.货:用财务奖赏。
【译文】
要使士兵奋勇杀敌,就要激发起士兵对敌人的愤怒;要想夺得敌人的物资,就要用物质来奖赏士兵。
【小故事】
勇夺敖仓
楚汉相争时,汉王刘邦攻打楚王项羽占领的成皋,双方僵持不下。刘邦见将士们长久作战十分疲劳,担心拖下去会减弱士气,便想加快作战速度。为了确保军粮的供应和切断对方的供给,刘邦在谋士的建议下决定抢夺楚军囤积在敖仓的粮食。
刘邦率领大军进攻敖仓,但是楚军将领并不应战,刘邦只好率军在汜水岸旁停留下来。为了激怒对方,刘邦命令士兵在城前放声大骂。最后,楚军将领终于忍不住了,决定渡過汜水去攻击汉军。楚军刚渡过到一半的时候,汉军突然冲杀过来,打得楚军乱成一团。最后刘邦占领了敖仓,获得了大量的粮食。
夺取了楚军的粮仓后,汉军不用再为粮食发愁了,士气大增,坚定了战斗胜利的信心。
【国学讲堂】
作为将领,要知道如何引领士兵,让士兵听从指挥。要充分了解士兵的心理,必要的时候利用他们的仇恨情绪,使他们团结一心,为同一个目标而奋斗。还可以用战斗的成果去激励士兵的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