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秋
欧美同学会
(接第六期)
1975年初,轻工业部景德镇陶瓷研究所接到中央领导的指示要为 “伟人”生产制作一套生活用瓷,全所人员都知晓其中之意,这是一项光荣又艰巨的政治任务。全所职工为完成此项任务努力奋战,称此任务为“7501”,即75年首要大事。根据“伟人”的生活环境,其政务繁忙,日常饮食时间不定,对所有餐饮用具都增配了盖子,表面设计源于“伟人”写作中的关键陈词,作彩釉型貌。经过原料烧制,精致的手工工艺彩绘,合适的器型和烧成温度,生产出每套47件的餐饮器皿共20套,送中央领导审阅后他们感到非常满意。“7501”餐具产品如今有文物之称,部分产品流入民间为文化古玩市场所追捧。此产品的某些质量指标成为后来国标制订的基础参考数据。
全国劳动模范苏玉珍是20世纪70年代日用陶瓷产业工人的光辉典范。1972年,当日用陶瓷出口遭受“铅毒”的极大冲击时,她创造出小薄膜贴花纸的新作业方法,传授于各产区,提高了出口瓷器的数量和质量。她连续多年被唐山市、河北省授予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1978年轻工业部授予“轻工业战线女铁人”称号,1979年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同时全国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团中央命名为“青年突击手”,并在1972年和1982年被选为党的“十一大”和“十二大”代表,出席了两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在日用陶瓷行业中被授予党、政、工、团、妇如此崇高殊荣的职工只此一人,用现代话说就是“大满贯”的获得者。在国内产业工人中获此殊荣者甚为稀少,可见在该年代国家对日用陶瓷产业的关注。
上世纪70年代是产业快速发展的起步期,产品多出口,多争得自由外汇成为各大工厂勇于承担的光荣责任。此时,国际市场认为是廉价低质的中国瓷品有称“Fine China not from China (中国不生产优质瓷),但这种传言并未引起业内人士的关切。
当时轻工业部的领导对日用陶瓷产业就有了深切关注,国家科委每年与前社会主义阵营国家进行技术交流,多次批准组团出国考察。团队人员有工人,工厂厂长,陶瓷公司经理,研究所人员,大学教师等,他们都曾多次组团前往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就工业技术及产品生产过程进行考察,如原料集中生产,生产工艺技术联合作业线,高级的细瓷配方组成等。回国后组织了考察团汇报会,编写成考察记录印发供参考,为日后的国内生产工艺改进起推动作用。我国专家提供了景德镇制瓷业实用的技术资料作为交换给前社会主义阵营相关国家。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国家步入改革开放方针,在此方针指引下,国家加快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实行“抓大放小”的策略,日用陶瓷国营工厂管理开始逐渐放开监管体制。中国民间文化有三十而立的成长年代俗话。中国日用陶瓷产业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国后的也完成了成长、壮大和高速量化发展,产业已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为以后发展奠定了基础。
( 4 ) 开发新产品,扩大资源渠道
上世纪70年代后期轻工业部王文哲副部长和80年代初科研司徐彬司长先后组团到英国骨灰瓷厂考察,与研究机构及有关商会参观访问及洽谈合作的可能。英方有礼应对,因它是当今国际上长久不衰的高价位商品,由此我国产生了自主研制骨灰瓷的动机。轻工业部在向国务院汇报中提及,根据中国民族文化意识,骨灰瓷后改称骨质瓷。
我国从未有骨灰瓷品种,它属于软质瓷,与当时中国产品硬质瓷完全不同。通过考察开阔了思路,我国有充分的资源,研发技术过关不难。打破我国产品品种单一硬质瓷的局限,研发骨质瓷新品种应尽快与国际市场高价位商品合围,努力改变我国日用陶瓷的商品低价位。
为了加快唐山大地震灾后恢复的情况,轻工业部将此课题下达并由唐山市国营第一瓷厂、陶瓷公司及陶瓷研究所共同承担,轻工业部给予科研专用研制费,采取从内蒙古地区骨胶生产厂的废物牛骨粉,经加工处理后掺于配方中作为玻璃相粘合剂,采用二次烧成素坯处理的方法。经过在艰苦条件下的努力,于1982年完成了实验,研制出小批试样。按科研研发程序进行鉴定,通过后转入中间试验阶段。轻工业部再次下拨科研费用,加速研究后该产品在唐山第一瓷厂投产,产品质量基本达到英国骨灰瓷各项指标,被冠以“红玫瑰”品牌出口,有了良好的市场声誉其市场售价比国内单件平均换汇有较大提升。如今“红玫瑰”逐渐进入国际市场销售,争得了市场高价格定位。
在考察英国日用陶瓷发展的时代受到启发,轻工业部关注着日用陶瓷生产的走向,要正确引导产品资源的价值和提升市场商品的附加值。当时国内产业发展出现的优质粘土矿物西土东搬、北泥南运企业争夺矿源等不合理状况。轻工业部在江苏徐州召开了全国日用陶瓷产业发展交流技术会,集中讨论点是:如何引导人们科学合理使用矿物资源并采取较低温度烧制优质瓷,这是国际日用陶瓷业当今的总体发展走向,引导中国日用陶瓷开始了生产软质瓷产品新时代。
在这次技术观念认定的指引下,山东硅酸盐研究所走在前,他们采用当地盛产的石英类和滑石矿物经过合理的工艺调整,研制出了高硅质瓷、高镁质瓷等高级软质瓷和人工合成的骨粉制骨质瓷。各产区都先后寻找本地资源,采取相应的技术工艺生产出地区的优质瓷。国内各产区生产的日用陶瓷餐饮器皿都调整在1280℃以下烧制,使能源与矿物资源的价值与商品价格合理配置。为80年代日用陶瓷产业提供了有利于高速发展的发展根底。
我国石英类和滑石类矿物储藏量多,合理开发高石英质和高镁质瓷较为有利可行,新产品的烧成温度也合理。节省能源既有利降低产品成本,对生态环境和运输条件都有很大改善,也改变了产品发展总体面貌。
表1 中国日用陶瓷的产量、出口量和换汇数
(5) 改革开放日用陶瓷产业结构型变
上世纪80年代轻工业部的行业管理权限和外贸出口监控逐渐放开。产业经济动态开始转化为工厂的自主管理,自主兴业,自主营销,快速步入市场化运行。
改革开放政策顺利推进,日用陶瓷各专业工厂的国营组织结构逐步转化成民营企业,步入市场经济领域。工厂的一切活动全面转入工厂领导人主管。随着国营工厂的消失,国家资产有了一定的流失,这是不理想的。民营企业户在此年代开始迅速增多。国家外汇执行双轨制,加之国内资源价格比较低廉,营销环境便捷,出口换汇有明显的增益,对企业有很大的吸引力。国家又建立了深圳、汕头、厦门等开放特区,南方日用陶瓷业旺盛的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经济模式。北方陶瓷工厂也纷纷与广东地区企业合作,利用特区出口的便利推进北方产区民营企业的发展,全国日用陶瓷产业呈现兴旺的发展态势。
随着改革开放推进,经济生态环境的现形,日用陶瓷工厂出现了转化,投身到整体经济转型中,有的从而发展成上市企业,这些上市企业以广东省最多,其企业增值已不仅依靠日用陶瓷,还有其它陶瓷品种,这是今后产业发展的动向,它融合到国家整体金融经济中运转。
在潮州市民营企业中颇有代表性的广东枫树陶瓷原料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精制原料和坯坭。该公司总经理吴镇秋夫妇白手起家自主创业,立志成为行业新榜样。经过30年的拼搏创业,公司占地面积已达6万多平方米,有120名技术工人。该公司还关注绿色环保文明理念,成为花园式工厂。年营业额在潮州市同行业中名列前矛,由于有得力的销售团队和售后服务团队,产品销售于国内各主要产瓷地区,是国内颇负盛名的企业,如今更加努力向高质优产创新兴业发展。
表2 国家美元外汇比价
(6) 21世纪来到轻工业部历史留名
当人类迈入21世纪跨入到智能社会年代时,日用陶瓷产业已有了五十年的生产营销活动经验,又进入到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期,民营企业正以快速增量的发展全面转型,进入国际贸易的大环境。
如今盘点20世纪日用陶瓷发展的业绩,可以看到其年产量和出口数量增涨令人满意,但中国出口商品平均单件换汇比国际品牌市场标价低20倍以上令人心情不快。使人想到国外市场称中国不生产优质细瓷深而更感到不快。见表1和表2出示的换汇数据,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中国日用陶瓷质量比国外优质商品质量有许多不足之处。国外商品的优势“五无”:无斑点、无落渣、无色赃、无针孔、无釉面损伤。其商品形貌规整:釉面、口部、底边平滑,这就是商品高价与产品质量的内在关联。业界早有共识,但未予根除的决心,低质商品之帽未能脱除。我国日用陶瓷产量和出口贸易量均处国际第一位,这种大国之称在国家经济资源上并不实惠,这也可以论为中央集权管理体制高速量化发展留存。
2002年国务院作出改变,轻工业部完成了中央集权、松绑自立、放开自营的管理体制后,工厂转化成为开放创业、出口增收、市场竞争的民营经济独立体,从此轻工业部不再留名建制了。日用陶瓷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归属于传统低技术产品门类,国家对它的关注已转位了。据2013年全国登记注册的企业有733家,但自2008年亚洲经济危机出现,日用陶瓷民营企业开始的关,停,并,转的重组且至今还在继续。
(7) 中国日用陶瓷当今的实情
日用陶瓷餐饮器皿产业的发展如同其他实体产业发展相类同,统盘决定,基本要点为三:
1 )资源类的存量与供应。日用陶瓷产业需要采用不再生矿物资源:高岺土,长石等国内供应已渐成贫瘠状况,已无能再现产能旺盛的需求。能源的价值在产品性价比上也不如人意,况且对青山绿水形成的生态有所制约,对人居环境的影响尤为明显。国家一系列的生态及环保政策又与产业发展密切关联,人才供应也不足。新生代的企业面临更多的挑战,但在为振兴产业不懈奋斗,开拓拼搏,未来前景光明。
2)工艺技术随时代发展不断创新提升。就中国当今资源类价格主体上来说是不高的。产出的商品与资源价值比仍有可得的利润空间,就当前产业的生产技术及设备水平而言,与国外差距较大,大致与上世纪90年代相当。仍靠较多人工作业,这在市场商品的价格中可看到。因此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尤为重要。
3 )商品的市场容纳量难以预估。国内百姓餐饮环境出现向自主化、便捷化和集团化发展,其中餐饮具采用一次性用品为多,对陶瓷器皿无迫切需求概念。这里提供一个重要的信息,据北京晚报2019年1月19日刊载“北京市每天6000万个餐盒咋处理”的报导。如全国合计其数量更为可怖,揭示了餐饮器皿选用的严重现状,在国家及社会生态环境方面引发了较大反响,面临着社会各界的关切。
( 8 ) 时代思维新认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七十周年华诞,改革开放也过了四十年,从一穷二白走上国强民富之途。大众的自主购买力有较大提升。日用陶瓷产业也走向国际商品经济的运作范畴,从此产业转型发展的思维动向先行成为必要。
表3 2011年-2017年数据
1. 信念不动摇。瓷器和中国都称之为“CHINA”,世代流芳、千古长存。加大改革开放力度顺应时代提升知名度,为国家争得更高荣誉。
2. 理念须更新。资源枯竭是今后长期的警示。不再生矿物资源终究会断源。人类智慧创意无穷,产业发展应以科技创新面对资源枯竭的实际现实。
3. 观念要转化。出口产品应以国际市场商品单件换汇为指向,不以多出口产品低换汇收入的企业盈利手法,换汇是手段,盈利按时代金融环境核实为宗旨。
4. 概念有新意。 要创新意建立适应时代的工业化企业,充分利用当今新科技成果并提升“脑源”利用价值,有利于预防各种风险,减少损失。
( 9 ) 历史的顺从 梦幻的期待
民以食为天,这是人类生命活动的本能,永不会变。在中国,陶瓷餐饮用具为人类首供是历史的佐证。随着优化消费新生态,百姓活动环境有了很大变动,科技又提供了多类饮食用具的新产品:塑料、专用纸品、玻璃、不锈钢等器皿,必然在改革开放的总体方针指引下不忘初心,以新创业的思维判定争得正确有效的梦幻前景。
中国百姓的饮食文化具备了烹调名肴的高超技艺,采取的煎、炒、炸、焖、炖的独特手法,粤、川、鲁、苏、浙等地区传统名菜使食物色香味美为世人所称赞。有相应的碗、碟、盘、盅、盆等餐饮器具相配,提高饮食的口感和给人带来精神享受,有利于人体健康。国内市场产销应以质优适价商品满足14亿人口的需求,巨大的市场容纳使商品经济前景光明宽广。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在中国举办了多次国际性会议,入境外宾增多,对高级贵宾用具应给以时尚、有特色、具有民族和地方色彩的专有器皿,不仅可以扩大产品品牌的知名度,也可供应提携方便美观外包装的多种规格的礼品和餐饮具供他们日后回忆。
这里还应关注中国百姓习俗的茶道文化。当今茶道已扩展至多种场合:重要议事沟通洽谈、生活休闲取乐、养生壮体延寿等多种环境,展现了茶道的适用性。著名的宜兴茶壶如今已是十分珍贵的饮茶用具。广东潮汕地区的功夫茶已广泛为民间所认可并扩展至外地,茶具需求增加。总之,饮用茶具的配套供应应引起产业界关注。
今年5月国家已发出树立品牌意识的指挥,每年5月10日为中国品牌系列活动日,使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加快品牌实施建设,此政策正是与日用陶瓷前进紧密结合的走步,产业界应快速赶上且顺势前行。
日用陶瓷国外贸易市场占有率主要以品牌为前提,国内也应如此。我国人士熟知的国际日用陶瓷名牌企业有英国皇家道尔顿、威奇伍德,德国劳森泰尔,法国哈瓦彪、雪拉纳,日本诺里塔克、米卡沙等。国际市场上名牌内涵应有:
商品保有市场共识的高档优质水平并承担久持市场认可的责任。
有定量生产供应的能力,能随时满足客户需求。
有满足洲际多个地区购买者的放心商品,家喻户晓有共识口碑及知名度。
要有良好售后服务的营销认可,要有新购及附加少量商品的售后服务,迎合购买者的心意。
当今应投入国家倡建的一带一路经济战略中,以此带领下进入 “上海合作组织”的地区中来开发。这一区域的国家矿物资源和能源较为丰富,发展日用陶瓷业优势互补以此来共谋得利。从我国新疆自治区西行的亚洲国家再西行至中东地区经西北走向白俄罗斯,然后进入北欧国家,这是一带一路对发展中国日用陶瓷业的实体经济和商品经济报以有利的设想。在这些地域国家中双方互存经济上有可靠性需求,国内安排又有相应的有利条件,这些极可能适用日用陶瓷发展之途。非洲及南美市场和传统外贸地区应扩大开拓营销策略,业界人土可予以研究并作出判断。
这是改革开放期间内的经济数据,从中可看出国际市场营销仍有较大宽容度,但市场前景也较为严峻,应予重视。见表3。
综上所述中国日用陶瓷今后走向应从高产量转向高质量且供需结合。科学合理地使用地球不再生矿物资源,采用现代化的工业化技术,生产创新优质的高价位商品并做好营销策划,为企业再现新生态努力前进。
当今国际环境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的制约使产销市场活力难以估量,必须抓住改革开放再出发,在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引导下勇敢拼博,创新发展。深信,在不远的将来定可丰收在握。
瓷器C H I N A名产业须发展改革走在前习主席引领国强民富赞世人都知其机遇适时宜开放顺着行全民干出劲梦幻显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