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清液制备细菌纤维素条件的优化

2019-10-15 01:27:18王英男黄艳玲刘琳杨文敏吴磊李佳栋
中国乳品工业 2019年8期
关键词:乳清利用率纤维素

王英男,黄艳玲 ,刘琳 ,杨文敏,吴磊,李佳栋

(1.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科学研究院,哈尔滨 150028;2.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哈尔滨 150028)

0 引 言

乳清是生产干酪、干酪素的副产品,是从牛乳中分离出来的总固形物含量为6.0%~6.5%的不透明的浅黄色液体[1]。一般每生产1 kg干酪可得到8~9 kg乳清。目前,全球乳制品加工排放的乳清液总产量约为(1.8~1.9)×108t/年,仅有约50%的乳清液被处理和使用,其中,被处理的乳清液中仅有30%用于生产乳清粉[2]。作为副产品的乳清产量,分别是主要产品干酪、干酪素产量的9倍和27倍。近年来,干酪成为全世界消费量唯一保持连续上升的乳制品。而我国对乳清的开发与综合利用则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回收的乳清加工生产的产品较少,且未形成规模化生产,尚待进一步的加强。乳清的回收与利用对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以及防止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从利用的量上讲,目前只利用了其中一小部分,而大部分乳清返回牧场作饲料或被排放掉,这不仅浪费了营养资源,降低了企业效益,而且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合理开发大量乳清资源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886年Brow首次报道了细菌纤维素,其后,很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尤其最近几年,国内外对于细菌纤维素制备与应用领域的研究更是层出不穷。2019年Khamkeaw[3]等人研究细菌纤维素活性炭作为去除水溶液染料的有效吸附剂,给水处理净化开辟了新的途径;Gayathri,G[4]等人以粗酒厂废水为廉价、经济有效的原料发酵生产细菌纤维素;张沙沙[5]等人利用木薯水解液为发酵培养基,有效提高了纤维素的产量;刘畅[6]等人研究各类条件生产细菌纤维素,阐述的比较详尽全面。细菌纤维素与植物纤维素相比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质,主要表现为较高的纯度、不含半纤维和木质素等杂质;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较好的持水性和复水率;较高的弹性模量等性质。因此,细菌纤维素被广泛的应用在食品、造纸、纺织和医学等领域[7]。本实验以乳品厂排放的乳清液为培养基的主要原料,探索生产细菌纤维素的新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菌种

木醋杆菌(Acetobacter Xylinum),由实验室分离纯化筛选而得。

1.1.2 原料与试剂

乳清液,由黑龙江鞍达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葡萄糖购于天津市天力试剂有限公司;酵母浸粉购于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1.1.3 培养基

斜面固体培养基:葡萄糖40 g,酵母浸粉10 g,琼脂15 g,蒸馏水1 L。pH4.5,121℃灭菌15 min。

液体种子培养基:葡萄糖40 g,酵母浸粉10 g,蒸馏水1 L。p H 4.5,121℃灭菌15 min。

发酵培养基:乳清液培养基。121℃灭菌15 min。

1.2 实验仪器

主要仪器与设备(见表1)

表1 实验仪器

1.3 实验方法

1.3.1 乳清液的预处理

参照朱珠[8]的方法,并作适当的修改,具体处理方法:乳清液5 000 r/min离心10 min。

1.3.2 乳清液成分的测定

参照孟宏昌[9]的方法,并做适当的修改,具体方法如下:

总糖的测定:苯酚硫酸法;

蛋白质的测定:利用双缩脲法测定。

1.3.3 种子液的制备

挑取一环活化好的斜面菌苔接种于含100 mL种子培养基的250 mL三角瓶中,30℃静止培养16 h。

1.3.4 细菌纤维素合成量的测定

参照崔思颖[10]的方法,并作适当的修改,具体方法如下:用蒸馏水冲洗细菌纤维素以除去膜表面培养基及杂质。用1%的NaOH溶液80℃水浴30 min,并持续用NaOH溶液浸泡至纤维素膜呈透明白色。再用蒸馏水冲洗,至纤维素膜为中性,60℃烘干至恒重并进行称量,干重为每100 mL培养液含有的干纤维素的质量,单位为g/100 mL。

1.3.5 发酵后培养液的处理及残糖的测定

参照张雯[11]的方法:细胞悬液10 000 r/min离心10 min;残糖的测定:苯酚硫酸法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乳清液成分测定结果(见表2)

表2 乳清液主要成分组成 (mg.mL-1)

2.2 葡萄糖添加量对细菌纤维素合成量及葡萄糖利用率的影响

添加葡萄糖补充木醋杆菌生长所需的碳源,使木醋杆菌更好的生长。经试验摸索及查阅相关文献,将葡萄糖添加量定为2%、4%、6%、8%、10%、12%,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葡萄糖添加量对细菌纤维素合成量及葡萄糖利用率的影响

由图1可知,在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6 d,接种量6%,p H 4.5的条件下,随着葡萄糖添加量的增加,细菌纤维素的合成量以及葡萄糖的利用率先增加后减少,在葡萄糖添加量为8%时,细菌纤维素的合成量达到最大值0.81 g/100 mL,葡萄糖的利用率最大为96.89%。在葡萄糖添加量为10%和12%时,培养基溶液浓度过高,不适宜菌体的生长,所以纤维素的合成量及葡萄糖利用率较低。关晓辉[12]等人研究利用玉米浆干粉为发酵基质,确定葡萄糖最佳添加量为5%~6%,与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玉米浆干粉中含有一定量的糖,而乳清液中含糖量较低需要补充较多糖作为微生物生长所需的碳源。

2.3 发酵时间对细菌纤维素合成量及葡萄糖利用率的影响

在发酵温度30℃,葡萄糖添加量8%,p H 4.5,接种量为6%的条件下,考察5、6、7、8、9、10 d对细菌纤维素合成量及葡萄糖利用率的影响。

由图2可知,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细菌纤维素的合成量及葡萄糖的利用率呈现增加的趋势,从经济使用方面考虑,发酵的最佳时间定为7 d。与黄丹[13]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其研究木醋杆菌生产细菌纤维素的最佳发酵时间为6~8 d。

图2 发酵时间对细菌纤维素合成量及葡萄糖利用率的影响

2.4 发酵温度对细菌纤维素合成量及葡萄糖利用率的影响

在葡萄糖添加量8%,p H 4.5,以6%的接种量接入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分别在15、20、25、30、35℃条件下恒温静止培养7 d,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发酵温度对细菌纤维素合成量及葡萄糖利用率的影响

由图3可知,随着发酵温度的升高,细菌纤维素的合成量及葡萄糖的利用率先增加后减少,在30℃时,细菌纤维素的合成量达到最大0.20 g/100 mL,葡萄糖利用率为98.50%。与钱子俊[14]的研究结果一致,其研究为利用大豆酶解液生产细菌纤维素,在发酵温度为28~32℃时,细菌纤维素的产量最大。

2.5 接种量对细菌纤维素合成量及葡萄糖利用率的影响

接种量的大小决定发酵周期的长短,采用适宜的接种量,可以缩短发酵周期,积累大量的产物。如果接种量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菌体的生长和产物的积累,使得发酵周期较长[15]。

根据宗丹[16]等人的实验经验描述,选择考察接种量为2%、4%、6%、8%、10%、12%对细菌纤维素合成量及葡萄糖利用率的影响,结果如图4所示。

由图4可知,在发酵温度30℃,葡萄糖添加量8%,pH 4.5,发酵时间为6 d的条件下,随着接种量的增加,细菌纤维素的合成量及葡萄糖利用率先增加后减少,在接种量为6%时,细菌纤维素的合成量最大为0.14 g/100 mL,葡萄糖的最大利用率为88.50%。与汤卫华[17]等人的研究不一致,其研究诱变的木葡糖酸醋杆菌生产细菌纤维素,当接种量为8%时,细菌纤维素的产量最高,原因可能是诱变的木葡糖酸醋杆菌采用较大的接种量时,才有利于产物的积累。

图4 接种量对细菌纤维素合成量及葡萄糖利用率的影响

2.6 初始pH对细菌纤维素合成量及葡萄糖利用率的影响

pH值对微生物的生产及产物的合成具有很大的影响,通常会改变菌体对底物的利用速度,从而影响产物的合成和积累[18]。p H值为4.0、4.5、5.0、5.5、6.0、6.5对细菌纤维素合成量及葡萄糖利用率的影响,结果如图5所示。

图5 初始pH对细菌纤维素合成量及葡萄糖利用率的影响

由图5可知,随着p H的增加,细菌纤维素的合成量及葡萄糖利用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p H为5.0时,细菌纤维素的合成量最大为1.34 g/100 mL,葡萄糖的最大利用率为98.70%。与张沙沙[19]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

3 结 论

通过实验确定了木醋杆菌生产细菌纤维素的最佳条件:8%葡萄糖添加量、发酵时间7 d、发酵温度为30℃、接种量6%、初始p H 5.0。在此条件下,细菌纤维素的产量为1.40 g/100 mL,葡萄糖利用率为97.5%。这与程建军[20]等人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以乳清液为发酵基质生产细菌纤维素,不仅解决了乳清液对环境的污染,而且充分利用了资源,同时创造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乳清利用率纤维素
纤维素基多孔相变复合材料研究
纤维素气凝胶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陶瓷学报(2021年1期)2021-04-13 01:33:02
化肥利用率稳步增长
做好农村土地流转 提高土地利用率
浅议如何提高涉烟信息的利用率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29
板材利用率提高之研究
纤维素晶须的制备研究
应用化工(2014年11期)2014-08-16 15:59:13
透析乳清对鸡生长和小肠对养分吸收的影响
饲料博览(2014年7期)2014-04-05 15:18:33
乳清低聚肽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
乳清生物技术处理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