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歌曲《孟姜女》是一首优秀的新编民歌,已成为声乐教学和演唱的必选曲目。本文将从作品的分析、声音与情感的完美结合、舞台表演的真与美三个方面简要阐述《孟姜女》演唱的艺术处理。
关键词:孟姜女;演唱;艺术处理
一、《孟姜女》的故事背景
孟姜女的故事,在我们历史上流传已久,属中国古代四大爱情传奇故事之一话说在秦始皇嬴政统一了中原之后就开始征集数百万的百姓于公元前214年修筑城墙,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孟姜女》万里寻夫送寒衣,哭倒长城八百里就发生在这里。
相传古时候,孟老汉和姜老汉是一对邻居,孟老汉在自家的院里种了一颗葫芦种,谁没想长大的葫芦藤竟长到了姜老汉的家里。没有多久,切开成熟后的葫芦,里面竟是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女娃。两老汉都想要领养这个女娃,互争之下没有办法,只得共同抚养取名为“孟姜女”,这就是孟姜女的由来。
光阴似箭,就到了孟姜女长大成亲的时候了,就这时范杞良闯入了家中,两人第一次相见就相互欣赏。可天意弄人啊!就在成亲当日,杞良就被衙役抓走去千里之外修筑长城。
转眼一年已过,又是春节“人家夫妻团圆聚”而杞良哥却毫无音讯。“孟姜女望长空泪眼雾蒙蒙,我与杞良哥何日能重逢”表现了孟姜女对丈夫的思念的满腔的哀怨。“落叶飘,秋风冷”天气开始转凉,孟姜女“针针线线密密缝”为丈夫缝制过冬的寒衣。可是,衣服缝好了还是不见丈夫回来。于是在“大雪纷飞”之际,孟姜女带上给丈夫特制的寒衣开始了千里寻夫之路。
二、《孟姜女》的作品分析
《孟姜女》是以四句体的曲调为基础,共分“春、夏、秋、冬”四个场景,四种情思来加以描述和展开。从春天时分的“人家夫妻团圆聚,孟姜女的丈夫去造长城”到夏天时分的“夏夜里银河飞流星,牛郎会织女点燃紅灯笼”,又到秋天“九月里来九重阳,菊花煮酒空相望”,再到冬天“大雪纷飞北风急,孟姜女千里送寒衣”,曲式结构为:起、承、转、合,全曲大致分为四段。
第一段从歌词内容来看,是全曲的呈示部分,是一个叙述性的主题。旋律起伏不大,速度稍慢,好像在向人诉说着主人公的不幸。紧接着间奏第3小节出现了密集型的顿音记号,使音乐有了动感,似乎有种拨击心弦的演奏效果,并为下段音乐做好铺垫。
第二段一开始就是切分音的连续使用,结合十六分音符和符点音符较强的律动性,使旋律流动起来,表现出孟姜女对往日美好生活的留恋及与丈夫盼望重逢的激动心情。从歌词内容看,作者有意把孟姜女与范杞良和牛郎与织女相对照,更衬托出其间的伤感情愫。而在最后一句“我与杞良哥何日能重逢”的“逢”字上,有十六分音符的休止,演唱时应用哭泣的声音来填此休止,用略带哭腔的长托腔,进一步表现孟姜女盼望与丈夫相见而渺茫无期的悲苦、哀怨的心情,使音乐情绪丰实起来。
音乐进行到第三段间的间奏,在调式、调性上发生了转变,从D徵转到D羽,使得音乐富于变化又比较自然。速度虽然放慢,但表达的情绪比第二段更多也更具体的流露出来。“线是相思啊,针是情……絮进寒衣伴君行”,表现了孟姜女把对杞良哥的无尽思念之情一针一线地缝进为丈夫所做的寒衣里,这寒衣里面蕴藏的乃是强烈、真挚的感情波澜!语气词“啊”是感情迭起的转折点,速度可稍放慢、拉长。“针”字要加强语气,声音表现要从强到弱;“情”字要含蓄一点,发自内心地慢慢道出,语气不要太强。“絮进寒衣伴君行”的旋律线条从低音连续小三度弧形上升到高音,唱这一句时感情要激动,把气息拉起来,在音乐上推动情绪的发展。最后的“伴君行”三个字,从速度、节奏、力度上都更加着重、延长,使音乐作品进入一个小的高潮,情绪也是节节攀升。“行”字在这里演唱时,要体会孟姜女当时那种怀着心酸、无助、凄凉、无奈的心情准备去为丈夫送寒衣,而不是豪壮的奔赴!因此声音处理得要由弱到稍微渐强再到弱收尾,这样音乐才会有韵味。
从第三段向第四段过渡的间奏开始,旋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调式调性由前面的D羽转为F徵,整个情绪又进入另一个高潮。第四部分中“千里送寒衣”的段落采用的是中国戏曲板腔音乐中紧拉慢唱的手法,在整体上拓宽了原有结构,感情色彩更加浓郁,人物形象也更加鲜明。伴奏以急促的十六分音符与歌声激昂、高亢的托腔形成鲜明对比,活生生地呈现出一个冒着刺骨的寒风,顶着漫天的大雪,历尽艰难困苦,坚强不屈,向往与丈夫团聚的孟姜女。从“声声血泪声声唤”开始,速度放慢一倍,此时表现的是孟姜女千里寻夫却不见丈夫踪影,迷茫与无助,开始用血泪来呼唤,此时的伴奏非常安静,让人听得的只有孟姜女无助的呼唤,当她看到满山的白骨后她绝望了。内心情感的积聚终于在伴奏右手一连串的和弦六连音加上左手沉重的低音营造的氛围下得以释放,连续两次发出愤怒的呐喊“哭倒长城八百里,只见白骨漫青山”,将全曲推向高潮,结束句落在高音长音上,表现了孟姜女及被压迫阶级内心的呐喊及对秦始皇残暴统治的控诉,最后达到了音域、情绪、力度的顶点。
三、声音与情感的完美结合
声乐艺术的特点在于通过美好的声音来表达真实的情感。好的声音是唱好歌的先决条件,美的声音是利用熟练的发声技巧,充分发挥声带、气息、横膈膜以及各个“共鸣腔体”的协调作用,再加上正确的咬字吐字而获得的。有了扎实的基本功,演唱才会有感染力。因此,必须掌握科学的歌唱技巧。但是演唱者若只注重声音技巧而不注重感情的处理,即使拥有良好的嗓音,掌握较好的歌唱技巧,也不会达到应有的效果。只有声音没有情感的艺术是没有生命力的。
感情要付之以情,真情自然的流露,在理解作品人物的背景、时代、故事等前提下,将自己融入到作品人物中去,那时的人物形象就不再是生活中的“自我”了,而应该是再造化了的“自我”。
结 语
整首歌做到了声音与情感完美的结合,做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才能创造出完美的歌唱艺术。本文也通过故事背景让大家了解到故事的原尾。因此,杰出的艺术出自杰出的心灵,完美的演唱出自于用声音的技巧表现出的深刻情感。
参考文献
[1]邹本初.歌唱学[J].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2]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J].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3]邹长海.音乐艺术心理学[J].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4]蒋英.怎样提高声乐演唱水平[J].北京华乐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张妍(1995-),女,聊城大学音乐学院18级研究生,专业为音乐,研究方向为声乐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