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诗歌芬芳,让初中语文活色生香

2019-10-14 21:13荆小蕾
丝路视野 2019年14期
关键词:诗歌

荆小蕾

摘 要:语文老师在引领学生品味诗歌时,让学生领悟到诗歌中景物、人物等蕴含的情感,把握诗歌的主旨,理解诗歌表达情感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与诗人产生一定的共鸣,调动学生对于诗歌品鉴的积极性,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让诗歌融入课堂中。

关键词:诗歌 形象美 绘画美 感情美

在初中语文实际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也需体验我国的语言魅力,诗歌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学生能通过学习诗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学习诗歌要注重积累,塑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审美与爱国情怀,不断提高对诗歌的理解运用能力,从而提高品位诗歌的能力。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意境和韵味,挖掘对诗歌的内涵理解能力,继而加深学生对于诗歌的深刻理解。

一、初中语文诗歌的形象美

诗歌的形象是指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且承载了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语文老师需引导学学善于锤炼字词,尤其是动词和形容词,构成审美意蕴多样的诗境,让学生感受到丰富多彩的审美感受。如杜甫的《绝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一句中,写诗人凭窗远眺,因早春空气清新,晴天丽日,所以能看见西岭雪山。当时正是早春之际,冬季的秋雪欲融未融,这就给读者一种湿润的感受,此句“窗”与“雪”间着一“含” 字,表现出积雪初融之际湿气润泽了冬冻过的窗棂,这更能写出诗人对那种带着湿气的早春生机的感受。而“西岭”,正是诗人看到窗前初融的冰雪而想起草堂近旁的西岭,想到西岭山上的长久积雪,以西嶺上的千秋积雪代替窗上的残雪,这就使所表达的意境更为广远。诗人看到窗前的融雪而想到西岭,并以岭上千年雪代窗上残雪,进而给诗人以顽雪消融之感正好相联系。学生在阅读时,老师引导学生想象西望有皑皑白雪,东望有不远万里而来的船只,感受积雪的轻盈剔透,心生一股清凉之意,疲乏的感觉顿时散去,而东吴的船只带来了人间烟火气,在这凉暖之间,感受诗人流露出对这勃勃生机的美好寄托。在诗歌教学中,适量解释重点文字,体会诗词的大意,再朗诵诗歌,可逐步提高要求,根据古诗思想感情的基调,确定朗读的速度与语气,读出诗歌的韵味,最后熟记诗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讲解最能表达诗歌诗意的词或字,推敲字词,当学生不能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意境时,语文老师可对相关字、字进行合理渲染和推敲,让学习理解诗歌的熏陶,充分地理解诗人的心境,与每个字词所体现出诗歌的意象,更贴切的解读诗歌,从而提高学生品鉴设个的兴趣。

二、初中语文诗歌的绘画美

诗歌中的绘画美,是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直接呈现出来的,将诗歌里描绘的画面与想表达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境界,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揣摩意境,把握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的情感表达,借助诗歌中的词句,让学生联想其场景,提供给学生想象境地,让学生感受诗歌中的绘画美。如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这是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实际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细味“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企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纡细心态。在学生阅读以上诗歌时,可引导学生想象伫立亭台,遥望远空已是夕阳残照,而庭院落花满径,体会诗人对人生如梦的感怀,明日初阳东升、明年初春花苞待放,而人生一去不复返。通过与诗中景物的结合,融入其中,想象诗人心中所想。诗歌中无意间描写的现象,往往含有有哲理的意味,启迪学生从更高层次思索问题。语文老师需将学生引入诗歌的镜中,让学生在读诗歌中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

三、初中语文诗歌的感情美

诗歌的本质是情感的抒发,诗歌的字里行间都表达着作者的感情情绪,引导学生在诵读诗歌时,对诗歌中的字里行间进行讲解反复品味,赏析语句,深入诗歌情境之中理解诗句,感悟诗意情感。语文老师在诗歌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走进课本,凭借对作品的感受,让学生对情感进行深化,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如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中,“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写重阳节这天黄昏赏菊东篱、借酒浇愁的情景。“东篱把酒”未能宽解一下愁怀,反而在她的心中掀起了更大的感情波澜。重阳是菊花节,菊花开得极盛极美,她一边饮酒,一边赏菊,染得满身花香。然而,她又不禁触景伤情,菊花再美也无法送给远在异地的亲人。老师在教学这首诗时,可提前将此诗的创作背景向学生讲解,以便学生更好的阅读,此诗为诗人婚后所作,重阳已至,而丈夫求学未归,深深的思念久久不散。学生通过对创作背景的了解,更加能够感知诗歌表达的情感,深入诗人的内心发掘诗人心中所思所想,从而引发共鸣,以增强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语文老师在教学时,可根据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情况,体会不同诗歌中不同的感情,最终领悟是各种所蕴含的思想情感,让学生置身其中体会作者的情感,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感,培养其丰谷而高尚的感情。

总而言之,诗歌在我国文化史上源远流长,主要是因为诗歌深入人心,较为含蓄的语言风格赋予着不同的情感,对学生进行诗歌教学时,让学生体会诗歌的美,与诗人产生共鸣,从而达到陶冶情操、滋润学生心灵的作用,让学生提高杜宇诗歌学习的兴趣,强化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诗歌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忍冬
我的诗歌
第六届中国当代诗歌奖评选启动
谁是“俄罗斯诗歌的太阳”
七月诗歌
我是小诗人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90后”诗歌小辑
小小诗歌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