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化时代下秦腔的保护

2019-10-14 21:13张雨菲邢悦丁天宇刘莉影张皓月邱鑫洋
丝路视野 2019年14期
关键词:秦腔陕西省文化

张雨菲 邢悦 丁天宇 刘莉影 张皓月 邱鑫洋

摘 要:秦腔在网络化的大背景下,不断受到各种现代文化甚至外来文化的冲击,其传播与继承的艰难性让这门精湛的工艺渐渐远离受众的视野面临着生存困境,加之其内容创新不足、剧团生存状况较差、受众有地域局限、宣传缺乏与群众的有效互动等。政府及相关的组织机构,为了让秦腔能够重新焕发生机而采取了一些措施,如新编秦腔剧目、建立秦腔博物馆、将秦腔与动画以及互联网结合创新宣传方式等。

关键词:秦腔 陕西省 文化

一、秦腔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内容陈旧缺乏创新

目前,活跃在秦腔舞台上的主要是相对传统的秦腔戏曲, 一是重新对原作进行编排,二是对原作适度改编。拘泥于传统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缺少娱乐性,未能与现代娱乐方式相融合,难以引起群众的共鸣,与民众生活没有做到紧密结合。虽然秦腔辉煌的过去培养了无数的秦腔爱好者,但如今却不得不面临老龄化的现状。在老龄化趋势的影响下,缺少新生观众,就会逐渐地失去市场。

(二)秦腔剧团的生存状况较差

这些年,随着秦腔艺术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也对其市场化前景开始越发重视起来,然而政府所做的也只是为其提供差额补助而已。在观众不断减少的情况下,这点政府补助根本不足以支撑秦腔剧团的日常运作。其次,秦腔的艺术市场没有竞争力,也致使秦腔从业者收入偏低。因此,许多秦腔工作者最终选择去从事其他行业。一边是缺乏人才,一边是没有优秀的剧本,秦腔剧团的负担就愈发沉重。加之没有更多的资金来更新演出设备,就导致演出市场不断缩小,由此产生恶性循环。

(三)受众群体小

一方面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各种艺术和文化已经融入大众生活中其强大的网络交互性和详细的教程讲解使公众的休闲娱乐需求得到了极大程度地满足。秦腔成为偏居一隅的高雅艺术,令大部分人难以融入其中。坚持传统的表演形式,缺乏娱乐性,未能与现代的娱乐形式相融合,难以与群众产生共鸣,也没有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结合。

“秦腔起源于西北这块土地,表现着西北人民独特的风土人情,深深地扎根于此,其表演形式多为当地方言,不熟悉的人很难理解”。因此,秦腔的发展同时也受到了地域的限制,难以更广泛的传播。

(四)在宣传方面缺乏与受众的有效互动

为使公众深入了解和接触秦腔戏曲的历史, 陕西省、文化厅联合西安交通大学共同建成了全国第一个秦腔戏曲博物馆,并在其中设立了一个秦腔欣赏的小剧场,以展示秦腔戏曲的历史简介、面部化妆、乐器、服装和道具、音频和视频材料等内容。然而,博物馆位置偏远,距市中心有一定距离,再加上没有任何宣传,甚至就连本地人对这个博物馆都不了解。在馆藏方面,由于空间有限,馆藏数量较少,而且大部分都只是静态的展出,剧本等手稿全部保存于展柜中,根本无法翻阅查看其详细内容;也未展示录像影音资料的具体内容;其余展品的电子解说屏并没有开启使用;秦腔小剧场也未能充分使用,多数情况下都处于闲置状态。

二、当前为秦腔的发展作出的尝试

(一)秦腔新编剧目

首先,应从秦腔本身的内容进行创新。编排新的秦腔曲目是当前吸引观众的最有效果的方式。

2019年新编的大型秦腔历史剧《大将郭子仪》在剧院顺利演出,精彩的唱腔、精美的戏剧场景、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深深震撼了现场的观众。这是一个较为成功的尝试,也为之后的秦腔艺术创新开创了道路。

秦腔需要有新的曲目的出现,来取代在舞台上活跃了太久的传统曲目,故事情节也要有所创新,要做到能够吸引观众。

(二)秦腔与动漫

与动画的结合确实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此举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青少年对秦腔艺术的兴趣,从而吸引到更多年轻的秦腔爱好者。同时,将秦腔艺术引入到动漫中,也可以使动漫拥有一种新的艺术表达形式,赋予其发扬传统艺术的责任。

这样一个与秦腔艺术相结合的动漫的播出,不仅有利于增进青少年对秦腔这一传统的艺术表演形式的认识,还有利于弘扬民间传统的秦腔艺术,为秦腔带来更多的活力,使之重新焕发生机。

(三)秦腔与互联网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与互联网的结合就是秦腔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早期,有中国秦腔网、中国戏剧网等多个网站用来宣传推广秦腔艺术,随后微信、微博的出现,为秦腔艺术的传播提供了更加多样的途径。

三、结语

秦腔与互联网的结合仍旧存在许多问题,比如,网站部分链接无法打开,详细介绍秦腔的板块较少;官方微博关注的粉丝较少,娱乐互动性不强;很多公众号传播的内容杂乱无章,原创内容少之又少,娱乐化内容占据主流。

由此看来,秦腔与互联网的结合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参考文献

[1]严雪莹.秦腔在信息化时代的传承与发展[J].大众文艺,2014(04):166.

[2]姜丽.微信公众号中戏曲文化的传播研究——以秦腔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8(09):39—40.

[3]李博.新媒體环境下秦腔的发展探究——以手机APP直播为例[J].当代戏剧,2019(04):30—32.

[4]刘睿园,张欣.互联网时代下秦腔的传承与发展对策研究[J].戏剧之家,2017(12):19—21.

猜你喜欢
秦腔陕西省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太阳第一家
我的秦腔半生缘
互联网时代下秦腔的传承与发展对策探索
谁远谁近?
123的几种说法
陕西省国土资源厅总工杨建军被调查
群众自发组织演唱秦腔悼念陈忠实先生
父亲的秦腔
似“定”而非巧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