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新庆
汉代东方朔在历史上的影响很大,《汉书》单独列出一卷来说他。东方朔在汉武帝身边,一直很受宠爱,他做过太中大夫,掌议论。在汉代这是一个散官,有官名但无固定的职事。
东方朔一生只是汉武帝身边一个持戈的近身卫士,对此,《汉书·东方朔传》有描述说“朔陛戟殿下”(即持戟站在汉武帝的旁边),每当汉武帝向他询问事情时,他就“辟(旁侧)戟而前曰”。因为东方朔整日混迹于侏儒和媚臣之间,历来都把他当成弄臣来看,司马迁的《史记》把他列在《滑稽列传》里。其实东方朔与那些帝王身边靠狎玩取乐媚人的侏儒和弄臣不是一路人。《汉书·东方朔传》说他自述出身:“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十九学孙、吴兵法……已诵四十四万言。”《史记·东方朔传》说他:“好古传书,爱经术,多所博观外家之语。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公车”是汉代官署的名,掌管宫殿司马门的警卫,臣民上书、征召,也都由公车接待。那时纸张还没有发明,记事是用刀刻在木板或竹片上。东方朔上书的“三千奏牍”要两个人才能抬起来,汉武帝用了两个月才读完,因喜其才诏拜为郎,把他留在自己的身边。
古时有才能的人往往行为奇异,《史记·东方朔传》记载了这样几件事:说汉武帝赐食,饭后东方朔把剩余的肉放在怀里带走,衣服都弄脏了;赐给他绢绸,他抱起来就走;赐给他钱帛,他用来娶漂亮的女人,还一年换一个。周围的人都叫他“狂人”,也就是疯子。其为人有些玩世不恭的味道,而汉武帝听说后却对身边的人说:假使东方朔当官做事没有这等行为的话,你们也不能和他在一起了。东方朔虽一直遭人非难,汉武帝还是把他留在身边,这不是滑稽小丑和媚臣所能做到的。对此,东方朔说:“古之人,乃避世于深山中。而我这是避世于朝廷啊!”
东方朔曰:“往者不可及兮,来者不可待。”过去的追不回来了,未来又不知道会是什么样,能否等到也不知道。这是贤能者之叹。此种感叹孔子和唐代陈子昂都曾发过。东方朔是一个文学家,他善辞赋,以文章出名,著有《答客难》《非有先生论》《七谏》等。东方朔精通经史,善言《易》书。东方朔嘲戏逗笑,“观察颜色”,是为了寻机“直言切谏”;汉武帝“常用之”,不只是喜欢东方朔嘲戏逗笑,更看重他的“直言切谏”。东方朔傲弄时弊,嘲戏佞人,“无所为屈”。这才是史书背后真实的东方朔。《汉书·东方朔传》载:“时天下侈靡趋末,百姓多离农亩。上从容问朔:‘吾欲化民,岂有道乎?”东方朔上引尧舜,下指汉武帝,直斥其声色犬马、俳优歌舞。并直言说:“上(汉武帝)为淫侈如此,而欲使民独不奢侈失农,事之难者也。”如“能用臣朔之计”,则与尧舜相比可治也。东方朔还用《易经》比论此事,他说:“《易》曰:‘正其本,万事理;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愿陛下留意察之。”东方朔敢当面对汉武帝说这样一些话,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如此诤言,《汉书》多有记述,这些都绝非滑稽小丑和媚臣所能做到的。
《史记》载,博士、媚臣常聚在一起向东方朔发难,说:“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可你“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旷日持久,积数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意者尚有遗行邪?其故何也?”东方朔笑着说:这不是我没有能力,而是“时异事异”,此一时彼一时也。苏秦、张仪只不过“是遇其时也”。先秦之时,周室大坏,群雄争霸,得士者得天下,“失士者亡”。这时读书人的作用显现出来了。而今大汉一统,读书人遍天下,他们“困于衣食,或失门户”,连穿衣吃饭都难,还说什么为卿为相。就是苏秦、张仪生于今世,恐怕也不敢觊望我这样的郎位。在战国时代,为士可以周游列国,当时君可择臣,臣亦可择君。而东方朔所处的汉代不同了,天下一统,读书人离开朝廷不可能再有别的选择。这种无奈,是天下一统后读书人怀才不遇的时代特征。他怒斥非难他的人说:“今世之处士,时虽不用,崛然(突起)独立,块然(安然自得的样子)独处……天下和平,与义相扶,寡偶少徒,固其常也。子何疑于余哉!”说得那些媚臣小人哑口无言。“东方朔是有胆量、有气概的刚毅之士”(刘大杰语)。
东方朔的博学和见识的高远不是那些奸佞和媚臣小人可比的。《史记·东方朔传》有这样一段记载,说长安西北二十里故城中的建章宫后阁重栎出现像麋鹿一样的东西。汉武帝听说后,就去看了,“问左右群臣习事通经术者,莫能知。诏东方朔视之”。东方朔说:“臣知之,愿赐美酒粱饭大飱臣,臣乃言。”诏曰:“可。”东方朔又说:“某所有公田鱼池蒲苇数顷,陛下以賜臣,臣朔乃言。”诏曰:“可。”于是东方朔说:“所谓驺牙者也。远方当来归义,而驺牙先见(现)。”东方朔说,麋兽有九颗形式大小都一样的牙,好像骑马的仪仗队。他说这种征兆是预示远方有人要归顺啊!结果,其后一年,元狩二年(前121),“匈奴混邪王果将十万众来降汉。(汉武帝)乃复赐东方生(东方朔)钱财甚多”。此说看来奇异,其实是东方朔对当时边战形势的推演:当年霍去病屡破混邪王,致其损伤数万,此时匈奴单于又正在觊觎他,混邪王降汉避害是必然的。汉武帝迷信,东方朔正好借此事,顺势说了这样的话。这种大谋略、大智慧却被史书掩盖了,好像东方朔在说阴阳五行之事。
东方朔(前154—前93)和汉武帝(前156—前87),两人的生平相当。究其一生,东方朔一直陪侍在汉武帝身边。“至老,朔且死时,谏曰:‘……愿陛下远巧佞,退谗言。”这是东方朔一直埋在心底里的话,可汉武帝听后却有些不适应了。“帝曰:‘今顾东方朔多善言?怪之。”在皇权社会,东方朔能在滑稽玩笑中以戏说进言,这是要有大智慧和大学问的。东方朔用他不一样的人生,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奇异的一笔。
(摘自《文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