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茹 杨欣诺 刘晴川
【人物简介】
林乐明先生,万通保险国际有限公司资深区域总经理,入行保险十六年,不怕吃苦且勤於钻研。他以优異的业绩多次获公司奖励出遊欧洲等地的机会。並以独特的驭“心”之道、“家庭”理念管理团队,成员多达100餘人,成为澳门地区保险行业中最年轻的区域管理者之一。
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达。身为万通保险国际有限公司资深区域总经理,林乐明先生的奋斗历程可谓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家境贫寒使得他性格内向,从业保险後他为了生存逼迫自己不断挑战,用成功人士的习惯要求、激励和鞭策自己。
成功不负有心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经历过碰壁、迷茫和痛苦的磨練之後,林乐明先生从底层逐步蜕变成业界销售冠军,连续多年享受公司待遇出遊欧洲等地,並以最年轻的资历带出100多人的团队,完成了自己人生的逆袭。
不惧吃苦做保险终得蜕变
谁能想到,今日之业界精英曾经也是个自闭的孩子。说起童年经历,林乐明先生笑言,因为家境不好,儿时的自己和弟弟都有点内向和自闭,这样的性格让他在生活中遭遇到不少的尴尬。比如去餐厅吃饭,他不会自己点菜,永远都是让服务员代点;去商场买鞋,相中的不好意思问价钱,与弟弟相互推脱不成,最後只得放棄回家。
林乐明先生是从大三开始从业保险的,那时的他刚二十出头,对工作和职业充满了憧憬,为了出单,他积极动员自己的髪小、朋友,並最终靠着自己的执著完成了第一份保单。然而仅仅6年之後,引他入行的朋友和两度跟随的老闆都纷纷离开保险业另谋他路,他也犹豫过要不要继续待在这个行业。孤单和无助一度让他感到迷茫。
林先生说,那时候澳门市民对保险的认知还是很保守的,经济条件也不如现在优越,行业的培训也不像现在这麽多,基本只能靠自己。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虽然没有优渥的家庭背景,但林乐明先生心里是宁愿自己辛苦也不愿爸妈辛苦。所以,从进入保险行业的那一刻起,他就是不怕吃苦的。艰难的时候一想到自己的家庭,想要改变的心就激励着他。也许在别人看来这是“可怜”,甚至他自己也这麽想过,但过後再看,这种难得的经历俨然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能力锻炼了,自己成长了,这是金钱所买不到的。
如今,他已然可以镇定地站在台上,面对几百人演讲而毫不怯场。他已是澳门最年轻的保险区域管理者,以他的年纪也是带团队人数最多的。逼迫越痛苦,进步之後就会越满足。林先生说,“我现在经常跟我的同事说,你们还没成功,是因为你们太舒服了!”因为业务达标,他每年都有机会跟随公司去欧洲旅遊。这是他儿时从未想过的,而保险给了他这个机会,就像他说的“越努力越幸运”。
回想曾经遭遇低谷时,林先生几乎準备退出保险行业。好在2007年,他有机会参加每年7月在深圳举行的中国保险精英圆桌大会,与内地同行进行交流。这次接触,林乐明先生对保险有了新的感觉,原本自认为还不错的业绩相比很多同行,其实相差甚远,这令林乐明先生瞬间觉得无所遁形。他开始认识到自己的差距,也开始觉察到这个行业的潛力和机遇。
2007年底,林先生受同学所邀加入其所在的新公司,面谈中他才知道,比自己迟入行两年的同学,收入竟高出他一倍。这些激发了他的斗志和决心,他告诉自己,不能放棄!从那时起,林乐明先生废掉了以前不规律的工作生活作息,照着成功人士的标準来要求自己。不去酒吧,不12点後晚睡,每天早8点起床9点半之前到公司开会,他给自己定下目标,每天见客户不到5个人不回家。没有那麽多客人可见,甚至不知道做什麽才好的时候,他就去小卖店,找一些老太太聊天,锻炼自己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最初的坚持是不习惯且痛苦的,但从看似琐碎的过程卻能总结出很多经验和教训。林乐明先生说,那也算是一段难忘的日子。从準备离开这个行业,到突然间转变成另外一个人,这是他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
以“家”之名建团队温馨团结
0到1的转变,是从2010年林乐明先生升级经理开始的。林先生说,起初的想法就是想扩大团队,但因为年轻,自己並没有想好招聘之後该如何培训,如何带人,如何去做这好个行业,所以後来虽招了18个人进来,卻因种种原因都陆续离开。
林乐明先生说,那两年自己也曾怀疑,是否不适合做保险。因此经常失眠,虽然每天按时早起,但睡下脑子就不停地想,怎麽招人怎麽留人,糟糕的睡眠一度让他想去就医。为了缓解不适,林乐明先生培养了自己读书的习惯,希望通过阅读培养优质的睡眠。读书是给了自己一些启发,可並未解决实际问题。那段时间,他每到周末就开车去海边放空自己,一待就是三四个小时。林先生笑言,那时海边的餐厅老闆还以为他要自杀,因为他总是一个人待着。
面朝大海的反思,让林乐明先生不断地检讨自己。他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想自己应该怎麽做。慢慢他意识到,助人者自助,要让下属称心如意地赚钱,人家才会愿意脚踏实地地帮你。他想到世上永远不变的关係就是“血缘”,“如果我把自己的下属都当‘家人,把团队当‘家庭来培养,会不会更好呢?”
於是他的团队里出现了“妈妈”“女儿”“儿子”,而他就像一个“家长”,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他衷心地希望“家庭成员”都富有。对於这样的理念,起初下属们是怀疑的,他们不相信自己的上司会放棄自身利益帮助自己,甚至认为他在吹牛。为了将想法落实到位,在之後的招聘中,林先生逐步转变自己的工作作风。白天专心帮下属聊客户,谈业绩,讲经验,到了晚上才忙自己的事。一段时间後,“家人”们真切感受到了他的诚意,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工作积极性大幅提升!初见成效的他,看在眼里乐在心里,接着又把身边一些对未来迷惘的朋友邀请进来,以同样的模式帮助他们,直到现在。
从最初的扩大团队,到後来的大家共同致富。主体变了,钱没少赚,人心还凝聚了。林先生坦言,看到下属比自己赚得还多时,确实会有点不是滋味,但他对自己说,那是“家人”过得比自己好,理应开心才是。心态调整好後,心境也开阔了许多,在他看来,通过自己的付出,得到世上哪怕一个人的用心感受,都是值得的。
管“心”又讲理感恩成就事业
从单枪匹马到百来人的大团队,林乐明先生对员工职业生涯的发展有自己的看法。他说,入行保险的门坎並不高,但是想要做得长久不容易。底层很多人业绩很好,经济环境的向暖也让业绩达标变得简单,但有业绩並不代表他真的懂怎麽做。对管理者来说,要想培养员工的稳定性,一方面要有诱导性,另一方面就要专业。没有专业固然不影响业绩,但走不长远,一年赚二年平,往後就没办法了,不得不重新再来。如今保险行业的发展和竞爭日趋激烈,客户的选择不再单一,只有专业度提升和服务到位,别人才可能选你。
为了让每一位“家人”都感觉到“家”的价值,林乐明先生在管理方面有自己的一套想法。他说,老前辈们的管理比较像是劳资关係,按规定办事。而自己更喜欢管“心”。因为世界上没有人喜欢被逼着做事情,逼迫总有一天会引起反感,爆发和离开,而管“心”的效果则不一样。他经常跟自己的下属聊天,了解到他们心里想做的,他就全力以赴去帮。他希望下属是从心而发地要做好这个行业,即便有做得不好或不对的地方,他也从不骂人,只讲道理,让下属从心底服气。在他看来,由心而发的动力,是最好的激励。如此,管理也就遊刃有餘了。
说到保险理赔,林乐明先生坦言自己是幸运的,从业16年来,他所接待的理赔方面都是小病,许是自己的客群比较年轻。唯一一个重大的死亡赔偿,竟是刚发生不久的自己的表姐因交通意外过世。事出突然,林先生至今都还不太愿意相信。表姐離开後,所有的亲戚都会问他所买保险的额度,然而在追踪表姐的保单时他卻发现,保额並不高。这让他感觉,保险对於很多人来说,还是买一份安心,很少有人会买保额很高的保险。没有事情发生的时候,永远会觉得没有事情,一旦身边有事情发生,才会感觉到保险的重要性。
林先生说,自己做保险这麽多年,正是身边有同学或朋友因疾病需要理赔,让他看到了保险的重要性。他会定期调整家人的保险类目,也会定期给予朋友建议。他希望做保险不仅是自己的事业,也是对友人和家庭成员的一种保障,毕竟“家人”平安幸福就是他最大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