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楚芬
摘要:在现行的音乐教材中,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相对比较少,有关于本土民间文艺的内容则更少。一些优秀的地方文艺文化正慢慢地流失,且受当地方言等局限,我们的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甚少,也没有兴趣学习,使得许多地方的优秀文化艺术面临“后继无人”的危机。现在我们要认识到地方文化艺术对音乐教育的重要作用,所以传承地方优秀文化应从小抓起,从小学抓起。
关键词:本土文化艺术;小学音乐;途径
潮州是座历史文化古城,其民间文化艺术源远流长,积淀丰厚,而潮州饶平于明代以前为潮州府海阳县域,毗邻福建省,是广东省东大门。饶平的乡土文化既有闽南古朴淳厚的风韵,又有粤东的儒雅秀丽之气质,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金漆木雕、三饶彩瓷、章树纸花堪称艺苑奇葩;饶平的潮剧、汉剧、话剧、木偶戏、皮影戏也极富地域性地方特色;还有舞狮、鹤舞由春节游神赛会兴起,热闹非凡;饶平民间布马舞更是驰名海内外,成为民间文艺和风俗的精华。
但是当地这么多丰富优秀的民俗民间文化艺术,对于我们青少年一代来说却是日渐生疏,大部分潮州音乐佳作变成了只有辉煌的过去。在倡导多元文化教育的当下,丢失自己本土的文化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长此以往,还不仅是音乐文化的问题,更容易造成学生轻视本土文化艺术,同时也不利于他们三观的培养。所以,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本土文化艺术教育资源已经刻不容缓!在平时的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以下途径把本土文化艺术融入课堂。
一、积累素材,编写本土校本教材
把本土文化艺术融入音乐课堂,首先要解决好教材问题。教科书是主要的课程资源,设计本土校本教材则作为原有教材的有益补充。根据当地传统民间音乐资源,选择内容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与孩子们生活接近的作品。为了让学生对自己的本土音乐文化感兴趣,我跑图书馆、文化馆,到各个乡下文化站深入生活,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有关资料,对于收集到的资源做筛选和探究,加以创编,如把收集到的一些地方传统戏曲花繁为简,且自己尽可能地先学会唱;并结合我校的艺术特色课程——民族乐器琵琶先后编写出《琵琶入门教程》《趣味潮汕童谣》《简易潮曲潮剧》这几本校本教材。在教学中运用地方校本教材,可以使学生对民族民间艺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把一些有较高艺术性的民族民间艺术为素材创作的作品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认识到民族民间艺术是当地文化的组成部分,培养他们热爱本土文化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这对继承和发展本土文化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通过学习本土艺术校本教材,加深了学生对家乡的风土民俗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怀。
二、结合教材,上有本土气息的课
我在教学花城版一年级下册音乐《落雨大》,这一课本来是广东粤语童谣,在还没有学习粤语歌词之前我先让学生尝试用潮语歌词来唱,鼓励说得最地道潮州话的学生,之后再让他们用潮语与粤语进行对比,加深对歌曲的理解以及体会用本土方言演唱歌曲的韵味。在课上有意识地加强介绍潮乐,潮曲特色和技巧。这样下来,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致颇高,有时还会进行即兴表演。课堂上我还经常选择一些有吸引力的潮曲、潮剧让学生欣赏,如《天顶一粒星》《天乌乌》等,尽可能让学生多接触本地方音乐素材的歌曲。让教学内容渗透本土文化艺术,使音乐课堂更为生动。
三、不断创新,又不脱离本土传统
对于本土音乐,在开展改编创编的期间,不仅要保留歌曲原有的风格,还应在这个前提下,结合小学音乐教育的实际,有效地把控改编的尺度,这样才能够彰显本土音乐独有的特色。例如,我在教《拍手谣》这首歌曲时,让学生互动,拍手对歌,“你拍一,我拍一,黄雀落在树当西……”刚好歌词是从一拍到十。之后我让他们找一找校本教材哪一首本土童谣最接近这首歌?让学生现场进行创编,并把动作做出来。他们很快找到了“一罗一飞飞,二罗走脚皮,三罗有米煮,四罗有米炊,五罗五田庄,六罗百心肠,七罗七驿驿, 八罗做乞食,九罗九安安,十罗做大官.无罗十畚箕,免赚就有钱。”这些类似的童谣,并成功地进行了动作创编,既保持了原教材歌曲原有的风格,又针对本土音乐对歌词和动作进行了改编,对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已达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而且这样的课堂把他们学习的兴趣也充分地调动起来了。
四、实践感受,体验本土艺术精髓
饶平是布马舞之乡,其艺术形式独特,集民间舞蹈,民间音乐和民间工艺于一体,被誉为民间艺术一朵绚丽璀璨的艺术之花。小学生好动、喜于动作的模仿,喜欢舞蹈。把本土民间舞蹈融入音乐课堂推动了音乐课堂的创新发展。我们应注重认识本土民间舞融入音乐课堂,为本土民间舞蹈的开展开辟专门的时间。平时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条件,多让学生实践。我把布马舞拓展引入音乐课堂,除了传授学生布马舞的基本动作“踏跳转身”“扬鞭策马”及独特的队形“并驾齐奔”“双龙摆尾”之外,更多从布马舞的发展历史和思想核心出发来进行教育,特别是开学初,孩子们经过了漫长的假期回到课堂,难免会有难以适应的现象,而布马舞中马奔腾向上的精神正好激发他们,让学生认识布马舞的来龙去脉和参与学习实践的重要性。
课上,我非常注重实践操练,除了把民间舞融入音乐课堂,也会借助一些本土乐器、孩子们熟悉的乐器,如:大锣鼓、钹、琵琶等带进课堂,让孩子们用体验和探究的方法感受领略本土文艺独特的韵味。
五、特征培养,生动演绎本土文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潮州饶平人热情好客,重义气;潮州女子更是美丽贤惠会持家,而潮州本土文化艺术则点点透出独具的潮人特色。如潮汕功夫茶也是把精神、礼仪、技艺融为一体的民俗文化;潮绣、彩瓷、木雕等潮州工艺也把潮州人的独具匠心尽显无遗;潮剧则用着独特的潮语方言把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课堂上我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大气、大方的品质以及轻松良好的心态,经常设计搭建多种平台锻炼他们,如在学潮曲时与他们做“动物声势”“接力舞台”等游戏,做“八点眼神”等游戏训练他们动作的协调性;在本土乐器的排练上,我更是变着戏法,变复杂为简单,与他们做“鼓点与琴声的对话”“弹弹挑挑轮轮”等或轻松或严格的游戏,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熟练、自然松弛的演奏技巧,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尽可能多地把属于自己的本土文化艺术传承传播。
六、彰顯特色,重视课外本土艺术
饶平县是广东省艺术实验县之一,本土音乐资源充足,重视本土文化资源的教育作用,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延伸和拓展音乐课堂教学外的教育资源,开展课外的艺术活动。最好的教学课堂是民间表演。教师要充分开发课外的音乐活动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多参加民间的表演和比赛,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和技巧。积极地将地方优秀文艺引入学校课外兴趣活动,也是让地方本土艺术资源得到传承的最好方式之一。从小学开始,从现在开始,让更多的少年认识了解传统本土文化,让本土文化艺术发扬光大!不再流失!
本土文艺既是中华文化的有机构成,又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把它们加以继承和延续,对于保存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愿祖祖辈辈创造和流传下来优秀本土文化艺术资源生生不息地传递下去!愿今后,只要有潮人的地方就能听到锵锵的锣鼓,优美的丝竹,悠扬的潮剧。让本土文艺历久不衰!
参考文献:
[1]黄琳雅.挖掘乡村田园资源提高学生音乐素养——浅议乡土文化资源走进小学音乐课堂[J].文理导航,2019(6):90.
[2]饶平风物志[Z].饶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
[3]李婉芬.失传的31条潮汕童谣终于找到了![EB/OL].https://www.sohu.com/a/142671960_210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