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当代雕塑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在中国近现代雕塑教学体系上建立与发展起来的,而中国的近现代雕塑教学方法最初来自20世纪初向西方近现代雕塑艺术的学习借鉴。我们每一位雕塑教育工作者都应当在教学中努力的继承、发展和完善我们本民族的雕塑教学体系。正确认识我们的民族雕塑艺术,坚定地走我们独立自主的民族雕塑教学之路是我们当下雕塑教学的争取途径。本文就中国当代雕塑的发展与教学展开探讨。
关键词:雕塑;教学;发展
一、引言
在当代,雕塑家热切地表达个人声音的内心冲动是不可遏制的,于是雕塑家的当代情感和传统雕塑样式的冲突不可避免。雕塑家们基于当代的个人内心体验所产生的表达欲望,是传统雕塑表现形式无法承载的,于是雕塑的解构就这样开始了。
二、中国当代雕塑的发展与教学
在处理传统基础训练与当代雕塑创作潮流之间的关系时,中国的美术院校基本坚持的是在培养学生基础造型能力的前提下适时地激发创作意识与潜能。常规的雕塑课程设置中,在本科一、二年级时会开设素描和泥塑课程,依然沿用最初建立的,以素描和泥塑,写生人物、临摹古希腊石膏模型的方法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造型能力。从三年级开始会开设材料教学课程,尝试木材、金属等材料,让学生熟悉泥塑之外的各种材料特性,便于学生在以后的个人创作媒介选择上有更多的路径。本科四、五年级时开设创作课程,激发学生的自主独立创作思维,同时将当代艺术的理念引入教学。在前期打下坚实造型基础、熟悉材料特性、了解当代艺术潮流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和创作优势,以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由的个人创作。但是在学院之外的当代雕塑在中国的发展之路并不像当代艺术在西方土壤中的发展那般如鱼得水,中国当代雕塑直到九十年代都是一种在摸索中快节奏、曲折发展的状态。快节奏的社会发展和潮流更迭使西方当代雕塑在进入中国之后没有及时地完成身份转换,所以导致了西方当代雕塑在不能被完全吸收转化的冲突中与中国本土雕塑逐渐建立起了一种二元对立的状态,学院派教学与社会发展也有一定的脱节。近几年,部分艺术院校雕塑专业从五年制改为四年制,面对这种状态,中国的高等学校雕塑教学也在努力地消除这种滞后性,通过从民族传统雕塑中吸收资源和养分,将外来的雕塑本土化,创建中国式的当代雕塑教学体系。
三、发展与完善雕塑教学的措施
(一)立足地域文化,走独立自主雕塑教学发展道路
从艺术起源的角度来看,艺术史起源于生活,起源于游戏,起源于巫术和人与人思想与情感的交流,这也就形成了每个地方的地域文化。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同时也造就了一方艺术特色。从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自然闲适的苏州林园到雄伟恢宏的兵马俑,汉阳陵。都离不开生生相惜的地域文化。历史悠远的民间雕塑艺术被埋没,雕塑艺术教育必需熔合地域特色立足本土,立足当地。所以我们的教学要重视地域文化的发展,开展各种各样的民族文化鉴赏课程,使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在博物馆中体悟我们丰富多彩的地域性雕塑艺术。我们的雕塑教学的发展离不开地域文化。教学体制的发展是使学生不断地体验生活,感受自然。这生活、自然,是地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走独立自主雕塑教学发展道路的坚实基础。
(二)一切事物都具有双面性,以辩证方法来审视雕塑的解构与整合后形成的艺术范畴才是客观的
纵观我们几千年的雕塑发展史,我们丰富的雕塑艺术遗存,我们有生動的雕塑教学内容,我们就有理由在当下的雕塑教学过程中充分认识和深入研究我们的民族雕塑艺术体系,我们当代的雕塑教学模式要坚定立足传统,弘扬民族文化。只有立足于本民族的雕塑艺术,才能使我们当代雕塑系教学不断焕发出符合时代之需的崭新的面貌。
(三)校企的积极互动与合作
具体环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企业定期为学生提供参观和实习岗位,让学生切身体验到企业的实际感受也是对学生学习目标最好的确立。参观和实习一个是感受一个是体验,它能够给学生一个立体的实践,为学生未来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二)企业也同样面临着人才的需求,企业的发展需要解决人才的问题,很多学生在企业实习的过程中也是企业选择人才的过程,人才对于企业应该是具有非凡的意义,所以校企合作是一项对于企业、学校和学生“三赢”的好事,当然这需要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建设,同样对于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就是“双师型”教师的要求,所以校企的积极互动与合作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较为有效率的手段。
四、结语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使我们的雕塑教学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从如下方面促进雕塑教学的发展就成为我们的必由之路,重建中国高等美术教育自己独立的系统,真正走“自主创新”的当代民族美术教育与民族美术创造之路,是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界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梦佳.走向整合的雕塑和设计教育[J].雕塑,2018(2):83-85.
[2]高超.构建公共艺术设计教学体系的新思路[J].教育导刊,2018(5):49-51.
[3]刘锚锚.浅谈公共艺术设计教学体系的新思路[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9(7):181.
作者简介:王琳,上海视觉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