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更多的家长认识到了,除了走文化学习升学考试这条发展道路之外,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能够让学生在毕业后拥有更高的竞争力。而其中音乐特长生的培养,也随着这种教学理念的转变而逐渐兴起。本文阐述了音乐特长生培养的重要性,并针对其训练的有效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音乐特长;培养策略;有效性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国民对于艺术文化喜爱程度越来越高,音乐教育受到了社会各界以及诸多家长的广泛重视,培养孩子的音乐特长,训练音乐特长生也成了小学生在课余时间最为流行的一种教学趋势。和传统文化课相比音乐特长生的训练有着其独特的规律和要点,为了能够更好地为高校音乐专业储备人才并尽早地发现学生音乐天赋,就需要相关人员能够细致研究其有效训练方案。
二、音乐特长生培养的重要性
想要认知音乐特长生培养的重要性,就需要了解在我国传统试教育体系下对于小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和音乐天赋的发掘是非常不利的。受到巨大学习压力的影响,我国学生从很小就开始学习大量的基础文化知识,根本没有时间提高自身音乐学科的教学素养。课余时间大多数家长会选择让孩子进行文化補习,这种教育理念极为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小学生音乐天赋的发挥。和很多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小学生的音乐起步专业性不够,同时启蒙时间较晚,很难在大学期间具备相同的音乐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
我国小学生在进行音乐专业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更多情况下是由教师完成课堂的主导工作,带领学生进行音乐认知,缺乏对音乐体系的完整了解和多样文化的充分认知,这种教学方式同样严重阻碍了我国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以及对音乐多样性的吸收,最为重要的是我国小学音乐教材的编撰是基于西方音乐体系完成的,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和继承十分不利,这就导致了大面积小学生对西方音乐推崇,而对中国传统音乐不够重视。
三、音乐特长生训练的有效策略
(一)乐理和鉴赏的有机结合
为了提高音乐特长生训练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师能够重视专业素养的训练,从乐理知识学习和音乐鉴赏练习两个方面进行提高。在乐理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能够将基础理论知识融于音乐情感体验当中,同时也可以对其灵活运用。以当下我国最为主流的乐器学习项目为例,在钢琴的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小学生能够对不同作品的曲风、曲调、节拍进行了解,同时还需要让学生学会分析不同和弦知识和旋律情感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更加专业且细致的来深入了解每一个音乐作品的特殊性。尤其是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如交响乐,歌剧戏曲等不同音乐形式的音乐特点。
而在音乐赏析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一个观点,每一个学生都有着不同水平、不同偏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并非是这些能力有差异,而是每个学生的侧重点不同。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一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一边发掘学生的音乐天赋,比如有些学生对于音乐的认知在音色和音域方面,有些学生的潜力在音准,而有些学生其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要远超于常人,非常适合成为音乐鉴赏家。可以说音乐特长生的培养之所以叫特长,一定是挖掘出的学生身上所具有的其他人不具备的特质,为此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特长,善于利用这种特长发掘学生和其他人之间的差异性,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有效训练。
(二)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
音乐教师还需要注重音乐特长生的文化素养,心理素养提高。目前我国很多音乐特长生,都存在文化学科成绩较差,文化素养普遍较低的情况,甚至还有很多音乐特长生是由于文化课不过关才被家长送到了音乐学校进行特长补习。这些学生在某些程度上都会出现过度自我或自卑自闭的心理,而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音乐教师能够重视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将音乐知识体系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如多媒体教学,信息化教学来传授给学生。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建立心理辅导制度,提供心理锻炼机会。让小学生能够在音乐学习和演出过程中不断优化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抗压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提高自身音乐专业素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艺术特长也会成为每个学生实现自我差异化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为了提高音乐特长生训练的有效性,既需要教师能够深入了解每个学生音乐天赋和音乐能力的不同,又需要着重强调学生文化素养,专业素养。心理素养的提高。让其能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建立敏锐的感知,丰富的经历和文化视野,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训练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玉才.浅谈特长生的辅导与训练[J].课程教育研究,2014(2):200.
[2]陈俊怀.音乐特长生训练有效策略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09(S4):332.
作者简介:郑景东(1977.6-),东莞市大岭山镇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