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芷仰
摘要:现如今活动于中国海域的濒危海洋动物生存环境差,因受重视程度不高,在保护措施上并未全面、有效、系统地开展保护工作。如果政府、野生动物保护机构、民众不引起重视、关注与保护濒危海洋动物,濒危海洋动物的生存状况将愈加恶劣最终走向灭绝。因此针对濒危海洋动物大数据可视化研究,向社会各界科普濒危海洋生物,将有利于社会各界关注到濒危动物的状态与采取正确的措施与决策,维护海洋生态平衡。
关键词:濒危海洋动物;信息可视化;保护;科普
一、濒危海洋动物物种的溯源与现状
中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与绵长的海岸线,管辖海域面积更是到达了300万平方千米。中国海域除台湾岛东岸濒临太平洋外,均属封闭程度不同的陆缘海,且受第四纪冰期影响较小。海洋生物物种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不仅有很多世界海洋的生物物种,而且还保存了许多在北半球其他海域早已灭绝的古老孑遗物种。[1]伴随着人们对于海洋开发利用的强度增加,很多海洋动物已经面临濒危状态。如中华鲎在二十一世纪初仍是沿海地区人家餐桌上一道常见的佳肴,近几年由于鲎极高的食用价值与药用价值遭到了滥杀滥捕,加上中华鲎的繁殖生长周期较长需要13年才可繁殖完成,中华鲎赖以生存的浅海沙滩也因填海造地、滩涂开发等项目被侵占,近几年中华鲎的身影已经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在2019年7月,中华鲎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状态为濒危(EN)。其他濒危种类还有长江江豚、玳瑁龟、黄唇鱼、白腹军舰鸟等大量海洋动物正在灭绝的边缘徘徊,而与之相关紧密相连的地球生态系统最重要的部分——海洋生态系统也正遭受的严重威胁。每个物种都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员,通过食物链的关系,物种之间起互相依存、互相牵制的作用。一旦食物链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就会受到影响。[2]海洋动物作为海洋中必不可缺的链接部分,如果中断,对于生态环境,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都是致命的打击。
二、濒危海洋动物可视化的必要性
现今活动于中国海域的濒危海洋动物生存环境差,因受重视程度不高,没有得到全面、有效、系统的保护工作。开展濒危海洋动物可视化科普设计研究是能够实现濒危海洋动物全新的传播科普方式,是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宣传措施之一。
国内濒危海洋动物科普可视化状况,在濒危海洋动物科普上内容匮乏、形式单一、互动感低,参与感差,忽略大众的理解吸收效率,忽视形式与内容统一的重要性。在积累了各种海洋生物信息之后,这些数据种类繁多、数量庞大,而其背后的价值更是展现着血淋淋的事实。通过传统数据展现方式,如图表、文字等,难以表现出濒危动物的危机状态。针对濒危海洋生物大数据等可视化研究,将有利于社会各界关注到濒危动物的状态与采取正确的措施与决策,维护海洋生态平衡。
综上所述,信息可视化科普设计在濒危海洋动物保护方面是非常必要的。
(一)濒危海洋动物的种类分布繁多
海洋动物作为地球生态圈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保持生态系统正常运作的关键部分。根据IUCN濒危物种名录与《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的内容,人类已知的当前濒危海洋动物主要包括:一是海鸟或生活环境与海洋密切相关的鸟类,二是与海洋密切相关的哺乳类,三是海洋爬行类,四是部分濒危海洋动物与海洋相关或生活史中一部分时间在海洋中度过的鱼类,五是生活在海洋中的一些无脊椎动物,例如鹦鹉螺、部分珊瑚虫等。它们是海洋生态变化的见证者,是与人类同样经历了“物竞天择”的生命体。然而美妙生命体的生长过程、经过自然筛选流线型身体在可视化呈现过程中常常被过分夸张、缺乏事实依据与现代科技的整合提升,信息数据的整理、呈现和科普形式单一陈旧,影响力和感染力得不到完整的发挥,针对民众尤其是生活在滨海区域的民众(直接或间接影响海洋动物的人类)科普方式还未形成系统的完整体。
(二)信息可视化对于树立保护濒危海洋动物意识的促进作用
我国已经出台针对危在旦夕的海洋物种的政策,如迁地保护、离体保存、人工增殖放流措施、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然而大部分民众对于海洋生物严峻状态了解的并不多,我国全民海洋资源鱼濒危海洋动物的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都较为淡薄,对待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与生命也是为了发展和追求经济效益先破坏再保护。在开发海洋资源,利用海洋谋求发展时,应该首先具备对于保护濒危海洋生物重要性的认识,强化捕捞者珍惜保护资源的意识,以此来达到人类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加上,现如今对于动物保护的研究多停留在学术研究领域,客观且科学的论文信息对于大众来说却是晦涩难懂不容易理解的。
一图胜千言。这句谚语告诉我们:一张图像传达的信息等同于相当多文字的堆积描述。所以人们通过视觉能比其他感官组合获得更多的信息。[3]信息可视化系统传播效率高、容易解读、可在多种媒介呈现的优点可以进一步唤起民众对于濒危海洋生物生存嚴峻状况的关注度,产生共情,树立保护濒危海洋生物的意识。因此,提高民众的动物保护意识是关键,市场上缺少了购买者的需求,有利于从根本上断绝滥捕滥渔。
三、濒危海洋动物信息可视化科普设计方法
(一)数据采集与信息整合
将通过现有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发布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进行区域划分、数量趋势变化记录、多方位图片影像记录整理与相对应的物种所匹配,建立中国濒危海洋物种信息库,对各类图片、数据等进行整理、分类,建立可视化数据集合,作为之后的可视化科普设计研究的基础工作。
(二)视觉呈现与数字展示
对濒危海洋动物信息模式构建和信息设计方式进行多方位尝试,利用新媒体图形制作技术,解决传统科普上的不精确、过于拟人化的科普问题,为科普呈现寻求新的表达方式。加之电子互动操作,提升与濒危动物的交互体验,使得观者能够感同身受,全方位提升民众对于濒危海洋动物境遇的认知,从而自发性地关注濒危动物问题。
四、濒危海洋动物信息可视化科普设计策略
对于中国濒危海洋动物信息的科普传播、图形化表现,以中国濒危海洋动物信息可视化设计为核心,探索信息可视化不同方式的可能,对濒危海洋动物的信息数据可视化科普设计,提出以下设计策略:
(一)濒危海洋物种濒危状态图
将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发布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并结合国家保护等级,并结合BBC、亚洲动物基金AAF、WWF近期推送,选定了儒艮、中华白海豚、中华鲟、库氏砗磲、鹦鹉螺、白鲟、长江江豚、短尾信天翁、东亚江豚、北海狮、座头鲸、红海龟、绿海龟、玳瑁、太平洋麗龟、棱皮龟、黄唇鱼、中华鲎、克氏海马、丹顶鹤、白腹军舰鸟、抹香鲸、勺嘴鹬、及达尖犁头鳐、海狗等二十五种濒危动物进行可视化研究设计。根据濒危程度限定大小,濒危程度越严重则对应的动物形态越大,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并且按照濒危等级灭绝(EX)、野外灭绝(EW)、极危(CR)、濒危(EN)和易危(VU),近危(NT)无危(LC)、数据缺乏(DD)、未评估(NE)九个濒危等级,用系统性却又相互区别颜色来标记,在配色上使用红、紫等浓重热烈的颜色,表现种群状态之危急,需要得到关注的必要性。这样的图例可以更加直观明确地表现濒危物种之间濒危状态的对比,可以使关注清晰地看出濒危海洋动物的状态。
(二)濒危海洋动物动态栖息地分析图
由于海洋动物的生物特性,常伴随洋流迁徙,不连续分布于各个海域。现有的数据报告,大多数文字性的描述,不可以直观地得到信息。海域附近的居民、海员在设立自然保护区之前,都不了解濒危海洋动物的状况,造成了滥捕滥食等情况。针对这个现象,用动态栖息地分析图来呈现可以得到直接明显的效果。该区域海洋动物已经处于濒危状态却未设立自然保护区为红色,濒危海洋动物处于濒危状态受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为绿色。点击每一块地图区域时,可以看到濒危海洋动物的生长过程以及种群在设立自然保护区以后的数量变化以及未来的种群数量发展趋势。民众可以在互动中快速了解他们生活区域附近海域的濒危海洋动物,犹如生活在附近邻里一般产生共情。
(三)濒危海洋动物信息图
将濒危海洋动物的生存栖息地、濒危原因、灭绝后果、现存数量、针对型保护政策与措施等一系列与濒危海洋动物相关的信息,创作出各动物单幅详细介绍图,通过图形插画直观展现,达到科普目的。将图形与数据、图标、文字结合,按照系统地排版和整理,使得图表更具说服力。
(四)濒危海洋动物衍生品设计
制作濒危海洋物种信息可视化的研究所连带的一系列衍生品,如抱枕、帆布包、立体模型等对濒危海洋动物的进行实体传播,改变少年儿童对于海洋动物湿漉漉滑溜溜的印象。从电子屏幕到实体物品,使得民众接收信息方式更加广泛,提高民众对于濒危海洋物种的关注度、参与度,使得濒危海洋动物的可视化应用更加立体。
五、结语
在流量时代,濒危海洋生物由于没有较高的曝光度与关注度,正在渐渐消亡悄然退出人们的视线,就如“白鲟灭绝事件”登上微博热搜,网友感叹:从未遇见,听闻已是永别。说明了濒危海洋动物缺少关注度的社会问题。建立中国濒危海洋动物可视化研究体系,对于唤起民众对于海洋生物的关注,提高保护濒危海洋生物的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以斌,缪锦来,臧家业.中国濒危海洋生物现状及其保护[J].自然杂志,2011,33(03):137-142+187.
[2]马英杰.我国珍贵濒危海洋动物保护法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
[3]刘芳.信息可视化技术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