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量电影学分析“后舌尖”时代陈晓卿纪录片作品风格

2019-10-12 12:51薛羽佳
艺术大观 2019年23期

薛羽佳

摘要:本文以陈晓卿的《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为研究对象,二者在拍摄题材和制作阵容相同的情况下,呈现了不同的叙事方式,但都获得了大量的关注,成为纪录片导演陈晓卿的代表性作品。本文运用CINEMETRICS开放式影片形式元素测量与统计大数据库对陈晓卿导演的纪录片影像作品进行计量学分析,分析影片各元素与传播平台变迁是否有关,提高对导演风格描述的客观性,尝试发现其创作规律,为认识影片形式特征变化提供新的观点。

关键词:计量电影学;CINEMETRICS;后舌尖;纪录片风格

一、引言

计量电影学分析是“电影批评”的系统化版本,是“电影镜头批评”。计量分析是一种非常精确的统计工具,相比于经典的电影研究方法,计量电影学的优势在于通过测量和统计检验,从而提供了一种更加独立、系统、明确的分析模式。将统计学引入电影研究,用量化的方式分析镜头出现的频率来区分电影导演的风格引起很大的争议,有学者指出导演在创作的过程中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些镜头的功能性。但是学者A.Q.莫顿(Morton)正认为这些符号的使用提供了比较作者之间的共同点,每个人都以自己的频率使用这些符号,是区别他人的风格体现。(Morton, in Farringdon 1996: 274)对于文学作者的作品文本的词频分析和对于电影作者的镜头速度分析是一样的。安东尼·肯尼(Anthony Kenny)认为这些细节如同是人的指纹,虽然对于人的整体形象没有任何影响,也不会引人注目,但是这些指纹能确定人的独特性,他将其称之为风格指纹(stylistic fingerprint)。在电影学研究中,计量电影学通过描述平均镜头长度,镜头比例分布,镜头移动等分析电影的组合方式,确定导演格的稳定性和样式变化。

根据学者杨世真对计量电影学发展阶段的分期介绍,目前计量电影学已经经历了萌发期、形成期,目前正处于发展期,电影史学家尤里·齊维安(Yuri Tsivian)、统计学家戈内斯·塞维杨(Gunars Civjans)2005年创建开放式影片形式元素测量与统计大数据库CINEMETRICS,目前汇集了全球几百部影片的形式元素参数,是电影研究的重要语料库。

艺术创作固然不应该被简化为公式,但艺术创作的结果——客观存在的作品形式,是有规律可循的。纪录片导演陈晓卿称“8 分钟定律”几乎是所有视觉产品的普遍规律,《舌尖上的中国》视觉“兴奋点”安插和布局便是如此。《舌尖》开启了中国纪录片品牌,以其为参照的美食类纪录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为工业纪录片建立了技术标准与美学范式,[1]可谓推动中国纪录片进入“后舌尖”时代,因此对陈晓卿的作品分析其结果具有统计意义。《舌尖上的中国》和《风味人间》在拍摄题材和制作阵容相同的情况下,呈现了不同的叙事方式,同样获得了受众的关注。本文以陈晓卿的《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风味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计量学分析陈晓卿导演的纪录片影像作品,为认识影片形式特征变化提供新的观点。

二、研究方法

本文基于计量电影学方法认识理解影片,分析陈晓卿导演从先台后网到网台同步,从《舌尖》到《风味人间》纪录片整体风格呈现出哪些变化,运用CINEMETRICS电影计量学工具,分析影片各元素与传播平台变迁是否有关,提高对导演风格描述对客观性,尝试发现其创作规律。

为便于对比分析,本文选择内容题材相近的两集影片:《舌尖》第五集《厨房的秘密》、和《风味人间》第七集《万家灯火》,从画面内容、镜头数量、情节点、镜头运动、解说词、音乐与构成等影像元素进行分析。遵循巴瑞·索特发表的《统计方法与导演风格研究》(1974)一文,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电影形式参数的数据确定导演的个人风格,包括:

(一)镜头时长(包括平均时长ASL的计算)。

(二)景别:景别划分为7个类属:一是大特写镜头(BCU):画面中只有头部;二是特写镜头(CU):肩部以上;三是中近景镜头(MCU):包含演员腰部以上;四是中景镜头(MS):包含站立的演员臀部以上部分,五是(MLS)中远景镜头:包含演员从膝盖往上的部分,六是远景镜头(LS):包括演员全身的镜头,七是大远景镜头(VLS):演员只占据景框的一小部分。

(三)镜头运动:镜头运动分为推拉、摇移、升降、跟、固定。

(四)镜头剪辑强度(以一个镜头到下一个镜头的时空位移来衡量)。

三、研究发现

不计入开篇和结尾,《舌尖》第五集《厨房的秘密》总计镜头数量901个,镜头的平均时长(ASL)为3.1秒,出现10个主体人物,共7个情节点。《风味人间》第七集《万家灯火》正片部分总计镜头数量1077个,镜头的平均时长(ASL)为2.6秒,出现14个人,展现了10个情节点,相比于在传统媒体播出的《舌尖》系列,在相同的影片时长内,《风味人间》涵盖情节点更多,平均镜头时长更短,镜头剪辑率高,通过一系列镜头的切换,减少受众在同一画面视觉停留的时间,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一)画面内容分析

分别对两部影片画面内容所占时长进行统计,发现陈晓卿的两部纪录片在传播内容上主要包括原始食材、制作过程、成品展示、享用美食、人物故事、空镜头。

《万家灯火》对食物加工处理部分所占比例最高,占据了总体比例的39%,其他内容分布较为均匀,所占比例其次是人物故事和原始材料,而《厨房的秘密》画面内容的主要以人物故事为主,大幅连续的段落讲述了人物生活状态和情感,占总体比例的38%,对中国菜品的展示和食品享用次之,例如:在讲述厨艺老师周赛群时,画面不仅展示了她与学生们的互动,还讲述了课后,周赛群的家庭生活,以及对湘菜的情感。《舌尖》纪录片以人为主体,讲述了对人的关注,对中国式菜肴的关注,并且在讲人的过程中不是讲单个的人,在拍摄中注重人情,注重人与食物、人与外在环境的展现,使得《舌尖》相比《风味人间》更具故事化。网台同步播出的《风味人间》给受众碎片化奇观大于故事。叙述世界美食和中国美食时方式不同,其每集涵盖的情节点较多,包含人物情感不同于《舌尖》中的细致,观察世界其他国家美食时,陈晓卿通过人类学的视角,试图发现和探究饮食文化背后的宗教、信仰、民族等文化元素。《风味人间》用食材勾连不同地域的情节,例如开篇讲述内蒙古的特殊谷物夜麦,通过食物的相似性将视野转换到埃塞俄比亚瑟伯塔的苔麸,之后又回到内蒙古高原讲述一家人团聚,故事因食物串联,同时也被食物打散,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在节奏上,呈现出世界美食节奏快,情节短,后现代式的碎片化感受被放大,中华美食节奏慢,情节长,故事性足的特点,从节奏和变换的取材上吸引观众。

从画面内容上总体而言,《舌尖》以人为主体,《风味人间》将镜头转移至对全球各地美食原材料以及制作,满足人们对审美快感的需求。如果说《万家灯火》在全球视野里审视中国美食的独特性,《厨房的秘密》即以美食和厨艺为点,折射中国家庭与食物的情感面。

(二)景别分析

直方图代表每个胶片中每种镜头类型的数量。通过对镜头的统计分析发现,两部纪录片基本上呈现出基本相同的景别分布,特写镜头居多,近景、中景镜头次之,无论是展现制作过程还是展示当地人的生活细节,两部纪录片都会“捕捉”大量食材或成品的特写镜头,加强视觉冲击力使得画面充实,色彩鲜明饱满。陈晓卿常用特写镜头来记录人们的吃相,通过一系列特写短镜头的不断切换,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增强节奏感的同时,展现人物在尽享美食时的满足感。近景和中景的运用也是帮助受众贴近画面内容,使得镜头语言上富于变化,通过中近景来表现人物在聚餐时的亲密关系,展示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展现更多细节部分。不同的是2018年出品的《风味人间》在技术上使用了超微观摄影、显微摄影等新方式,在镜头下将食材无限放大成了影片的特色,这些特写镜头常用于长镜头展示食物在时间的作用下,食材内部“分子级”的化学变化,其平均时长仅次于大远景(min=0.8s)。大远景、远景镜头通过地域文化符号进行场景转换,在展现地域风貌的同时,使得食物贯穿于民族历史和环境中,超越了食物本身果腹的基本功能,强化饮食文化在地域、民族方面的作用,启发受众透过食物关注人生的终极问题“我们从哪里来”,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纪录片的厚重感。

通过景别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对比分析,两部影片镜头速度最小值基本持平,但《厨房的秘密》最大值大于《万家灯火》2秒以上,《舌尖》在影片主体部分整体节奏上相比《风味人间》较慢。

在两集影片的開篇和结尾处理方式上有较大的不同。《万家灯火》开篇49个镜头,平均时长1.1秒,最长3.5秒,最短0.2秒。《厨房的秘密》开篇41个镜头,平均时长0.8秒,最长2.5秒,最短0.2秒,镜头剪辑率较高,通过下方右侧图片可以看出,其时长变化幅度围绕移动平均线(红色直线)起伏较大,可见镜头时长变化大,长短交错,在开篇迅速调动观众的注意力。

在结尾部分,《万家灯火》回顾了10个情节点,仅用了24个镜头,人物固定,慢速镜头居多,节奏较慢,平均镜头长度2.6秒,最长4.8秒,最短1.2秒,速度变化较小,用人物的故事和情感进行收尾,给受众一种与家人共享美食,宁静闲适之感。《厨房的秘密》结尾处起伏落伏略缓,中间暂留,其余用快速剪辑的手段,场景变化频繁,画面以固定的食物以及人物烹饪、享用美食的动作为主,在1分钟32秒的时间内,镜头切换了90次,平均镜头长度1秒,最长5秒,最短0.2秒,节奏快,速度变化较大,跟随镜头穿越家庭、饭店和厨房,随着镜头的不断变化,观众看见了中国的万千菜肴,展现中国厨房里的“秘密”,令人应接不暇。从整体上看,《舌尖》纪录片呈现出前后短促有力,中间细致静谧的特点,而《风味人间》纪录片呈现出前后回归人情,中间丰富多元的特点。

(三)镜头运动分析

因为摄影师会自动进行一些微小的镜头运动以使主题在略微改变位置时保持良好的画面构架,这些运动通常不需要考虑与导演的想法的关系,所以本文仅计入超过10度的平移或倾斜动作。

如图推拉镜头为黄色,摇移镜头为橙色,升降镜头为红色,跟镜头为粉色,《万家灯火》固定镜头为蓝色,《厨房的秘密》固定镜头为绿色以做区分。通过图片中线条的颜色的变化可见,运动镜头和固定镜头结合在一起,各种镜头穿插变换,减少了传统纪录片在镜头语言上的冗长感。两集纪录片正片部分都是固定镜头数量最多,《万家灯火》共964个,《厨房的秘密》共765个。《万家灯火》摇移和推拉次之,跟镜头和升降镜头最少,其中升降镜头只有1个。《厨房的秘密》跟镜头相较推拉镜头多,其推拉镜头平均时长为5.2秒,以航拍为主,展现地域风貌,摇移的平均时长为4.1秒。《厨房的秘密》推拉镜头平均时长为4.3秒,摇移的平均时长为5.4秒。利用中近景展示人与食物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导演利用摇镜头逐渐将人物的情感从画面中传递出来,这些镜头展现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属性,例如:桐寨杨玉清作为新生儿的外婆,在新生儿与外公初见的酒席上要拿出腌制了五年的酸鸭子作为礼品送给亲家,酸鸭子味道的好坏决定了这场庆典是否成功,强调了食物与家族甚至是民族的关系,以及食物与社会关系的维系,使得纪录片更具历史和民族的厚重感。两集纪录片推拉镜头以及摇移镜头分布较为均匀,可以通过推拉摇移镜头密集区分割纪录片的情节点。如上文所述,导演以大远景、远景为主进行镜头的切换,《万家灯火》通过推拉、摇移配合大景别切换情节点,《厨房的秘密》超过平均时长的固定镜头较为密集,其主要通过长时间的固定镜头进行空间切换,其中包含变速摄影,以展现时间与食物和劳动者的关系。在表达节奏美感的同时,又迎合了当下人们快节奏的观影习惯。

(四)解说词特征

解说词作为抽象的语言符号,与画面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纪录片的内容表达。本文利用Nvivo软件,以句为单位,对两集纪录片解说词进行分析,将这些解说词划分为5个方面:地点、食材与加工工具(食材、工具)、制作过程(食材获得、食材处理、加工制作、评价)、历史传统(风俗、历史、仪式)、人物属性(关系、身份),各项分类占比如下图所示。

食物虽然作为美食类纪录片的主角,本应在解说词中所占比例最高,在陈晓卿的两集纪录片解说词中人物属性却占比最大,《厨房的秘密》人物属性占比34%,《万家灯火》人物属性占比35%,其中包含人物与自然、人物与食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厨房的秘密》其次关注于历史传统(占比26%),对于民族风俗(占比15%)、仪式(占比7%)、历史(占比5%)等内容给予了更充分的关注,《万家灯火》包含国家地域广阔,因此对于历史纵深的把握不比《舌尖》系列,主要从横向上展现了美食的制作过程(占比31%),不同地理位置的国家饮食习惯不同,如何获取食材(3%)、处理食材(7%)、制作食材(13%)成了这集纪录片表达的重点,通过不同国家民族饮食文化的展现,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再关注于饮食文化与民族传统、地方文化之间的关联,凸显中华美食传统的悠久历史。

(五)音乐分析

两集纪录片在风格上的区别在音乐的使用最为凸显,《万家灯火》针对不同民族,表达不同情绪时,随之不断变换音乐风格。统计发现,其音乐转换共48次,平均间隔11.12秒,最小间隔为1秒,最长间隔为31秒,其中音乐最短为12秒,最长为2分11秒,音乐风格变化较大展现不同民族特色,富有节奏感的画面能够迅速将受众带入不同的美食空间中,再现原始环境,例如:在展现冰岛斯奈菲尔半岛人在发酵格陵鲨鱼肉的过程中,低沉的嗡鸣声伴随着鲸鲨的叫声,能够瞬间将受众带入到凛冽的寒风中,起到渲染氛围的作用。配乐为主,同期声为辅,有4部分为现场同期声,1部分是佩族外婆的歌谣,2部分为展现东北乡民的日常活动秧歌,1部分通过视频里孩子的钢琴声展现海外务工人员对故土的思念之情,以补充说明解说词和画面内容无法描述的民族文化。《舌尖》的音乐使用较为含蓄,运用写意音响,更是在故事化的叙述中传达一种优雅的艺术感受。音乐转换共35次,音乐之间间隔时间较长,平均间隔25.2秒,最小间隔为1秒,最长间隔为2分5秒,通常在展示食材的处理时会选择节奏比较轻快的配乐,有力地调动了观众的情绪。大多时候浅浅地铺陈在画面之中,节奏轻缓深沉,时而只能听见单一短促的钟声,给受众一种静谧质感,配合着意味深长的解说词,让观众潜移默化地与纪录片融为一体,享受美食传达出的艺术美与情怀美。

三、研究总结

通过计量学的手段关注导演使用镜头的风格参数的频率,对陈晓卿的两部纪录作品进行影像分析。因为先台后网,网台同步的播出平台不同,两部作品面向的受众有所区别,因此在具体呈现上也存在区别,《风味人间》无论是从情节点、镜头数量、镜头运动、解说词还是音乐都呈现除了碎片化的风格,情节点根据食物的相似性相互贯连,使得原本完整的场景被分为几个段落,在国外食材的取材上呈现奇观化视觉效果,在国内美食的取材上凸显心理感受,相互穿插,将原本完整的场景人为分割成几个段落,使观众意犹未尽,对故事充满新意,同时自发将段落重组排列形成合理的逻辑,增添了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体现了平台特征,带给受众不同寻常的审美享受。《舌尖》相比之下,更为完整连贯,受众在观影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到一气呵成的舒适感,能够沉浸在中华美食文化隐藏的人类智慧和情感中。《风味人间》虽然在画面的表达上更为丰富,但其内涵相对《舌尖》的挖掘却不够深刻,仅是对中国美食的独特性,对于其背后深厚文化的内涵表达甚少,能够满足受众的视觉,能够带动受众的情绪,却不易引起情感的共鸣是这部纪录片在更换首播平台后呈现出不足之处。虽然从宏观上对两部影片进行分析,会发现较大差异,但是根据与镜头相关参数的组合来考虑导演的风格发现,影片都是呈现出总分总的结构,呈现出一定的传播规律,在景别上也保持着极为相似的使用数量,通过统计学分析可以看到导演的风格,同时也可以发现在“后舌尖”时代,为了顺应平台受众喜好,导演的镜头特征也融入了时代的特色。

本文还存在不足之处待进行深入思考。虽然本文已经能够发现一些陈晓卿导演的创作风格以及针对不同平台的改变,但只对陈晓卿两部系列纪录片中的其中两集进行了电影计量学分析,不足以证明两部系列纪录片的整体风格,还应该在一系列纪录片中多次抽样进行分析,分析比當前数量多几倍的影片,在探究一部纪录片的创作规律后,再进行比较。将《风味人间》的超微观摄影、显微摄影等新方式被分类为大特写并不准确,通过电影计量学分析应该使得对影像作品的分析更加严谨、系统和明确。在分析影片的过程中发现,除以上类属,影片中的高角度和低角度、客观镜头和主观镜头对考察导演的风格也有进行统计的必要。不过目前通过计量统计得到的结论已经比以往关于电影风格的评论要客观,且对日后美食类影片创作更具实践指导的启发性。

参考文献:

[1]张同道.“后舌尖”时代的中国纪录片产业图景[J].当代电影,2015(05):111-113.

[2]大卫·鲍德韦尔,诺埃尔·卡罗尔.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3]刘亭.实践理性:大卫·波德维尔电影理论研究.[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

[4]杨世真.计量电影学的理论、方法与应用[J].当代电影,2019(11):32-38.

[5]尤里·齐维安,许迪声.Cinemetrics:面向计量电影学的人文赛博平台[J].当代电影,2019(11):44-47.

[6]加里·金,黄建军,杨文辉.重构社会科学:基于哈佛定量社会科学研究院的反思[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6(05):125-135.

[7]朱晓军.“后”时代:如何重建电影研究[J].当代电影,2009(11):115-118.

[8]陈旭光,苏涛.影像本体、认知经验与实证研究——大卫·波德维尔的电影理论及其当下意义[J].电影艺术,2013(03):8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