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石榴作为陶瓷器物的装饰纹样,最早的产生时代目前尚难确知,但在宋代瓷器的装饰中已多见石榴纹,且石榴常与童子相伴,组成“童子戏石榴”的图案。如江西永吉宋代墓葬中曾经出土一件耀州窑青釉盘,盘内即刻划二童子嬉戏石榴枝的纹饰图案。此盘即寓意多子多福,因而其所具有的民俗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图案中童子形象刻画生动可爱,而石榴纹饰的表现则汲取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单线描的技法,线条刻于胎体上,后施以色釉,只是取其大意而已,因而此一时期的石榴纹也可以看作其在陶瓷器中作为装饰的初始阶段。
关键词:纹饰;图案;多样
一、纹饰造型多样
明代瓷器的制作工艺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器物本身的造型也趋于多样化,纹饰也更加丰富。同时,以石榴作为喜庆吉祥图案装饰的作品也大量出现,但它已经明显地区别于宋代具有绘画形式的纹饰特点,而是逐渐采用折枝花卉的形式与其他花果一起出现在瓷器的纹饰中。如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代永乐时期青花梅瓶即是一例。此器腹体丰润洁白,上以青花描绘石榴、仙桃、苹果、枇杷、佛手等果实,作上下错落的散点式排列。其中石榴折枝花画花叶一枝,石榴果二枚,蓝色深沉浓艳,但又不是平涂一层,而是在单色调的基础上借鉴画中墨分五色的用墨特征,将枝叶的浓淡向背、果实上的凸凹感均以用色的浓淡加以表现,使花枝在莹白的底色衬托下,显得格外清逸明丽。另外,故宫博物院还收藏有一件十分罕见的成化黄地青花折枝华果盘,盘内外为黄地,也就是在明代称著一时的成化鹅黄。此盘内青花绘石榴、樱桃、莲蓬、杨梅,其中石榴折枝的画法较永乐青花梅瓶略显拘谨,更具有图案化的性质。
二、多种纹饰蓬勃发展
清代以石榴纹为瓷器装饰的作品仍沿袭明代传统,在所选取的石榴与其他花卉品种的搭配上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大部分仍是与一些具有吉祥寓意的植物共同组合成器物的主要图案。如故宫博物院所藏康熙素三彩折枝果纹盘,即是绘石榴、仙桃于刻有龙纹的白色地上,石榴与仙桃对应伸展,两相呼应。石榴绽开,露出果中百子,以黄绿紫三色表现,素雅高洁,别具特色。此盘图案绘制精美,寓多子多寿之意。另外还有一种以石榴与佛手、仙桃为纹饰者,其寓意为多子、多福、多寿,俗称“三多”纹。此种纹饰多出现在青花、粉彩瓷器上,如清乾隆款粉彩折枝三果纹灯笼尊,以蓝釉描金为地,加开光粉彩,器面会石榴、佛手和仙桃。三种植物各取一折枝相互穿插组合而成,其图案的绘制具有十分明显的写实特征,绽开的石榴,露出红白相间的石榴子,色泽鲜明亮丽,画法工细,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三、制瓷业的高度发展
石榴纹饰在瓷器的平面上加以表现,相对来说应该是比较容易的,而且在明代及以前器物中石榴纹饰的表现也是比较粗糙的,只是取其大致的形体特征而已,及至清代粉彩器中,石榴纹饰方以真实生动的面目出现,因此可以说石榴纹是在清代才得到完美的表现。清代制瓷业的高度发展,在乾隆年間达到了极高的程度,所制瓷器不仅器型丰富多样,画工精美,而且在仿生器物的制作方面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故宫博物院所藏粉彩塑果品蟹盘就是这一时期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此盘以白色瓷盘为依托,盘内塑石榴、花生、螃蟹、枣、栗子、核桃、菱角等果品,配置巧妙,安排合理,色彩鲜艳,若不仔细观察很难分辨,几可乱真。特别是其中的一块石榴果,晶莹剔透,仿佛注满了汁液一般,让人看后馋涎欲滴,叹为观止。此盘是用于婚礼的陈设瓷,寓早生贵子、多子多福之意。充分体现了清代乾隆时期制瓷工艺水平。不仅如此,在清代雍正、乾隆两朝的极盛时期还出现了以石榴形象为主题的仿生器。如故宫博物院所藏清雍正时期官窑烧制的窑变釉石榴尊,瓣口绽开,形似石榴,它以红蓝浸润,光彩可鉴的釉层覆罩,犹如一枚熟透了的石榴果,色泽艳丽,鲜美诱人。另一件雍正白釉暗花石榴尊,其造型本身就是一个浑圆丰硕的石榴果形,口为五瓣花口,釉色洁白滋润,既是一件实用器,也是一件难得的陈设瓷器。
参考文献:
[1]李曼.明清时期陶瓷石榴纹装饰特征演变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0.
[2]李丹.陶艺石榴纹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3.
作者简介:李继来,山东省济南市博物馆。